通过不断创新,老师们写教案时一定有着完整的思路,教案是我们备课的文字体现,也是检查我们是否认真备课的证据,下面是述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设计的书教案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设计的书教案篇1
形式(中班组):
1、歌咏会
2、分组活动赠送感恩卡
活动名称:
感恩节——老师老师感谢您
活动目标
1、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及其习俗,理解其意义,懂得感谢、尊重他人
2、通过观看幼儿园各部门老师的工作,让幼儿了解老师辛苦的劳动使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体会成人的辛苦。
3、通过给老师们送感恩卡,表演节目,说一句感谢的话,培养幼儿尊重劳动,懂得感恩的情感。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幼儿学说一些感恩的话语小朋友们亲手制作的感恩贺卡
活动流程
一、感知感恩节(集中)
1、老师介绍感恩节的由来。
2、集体唱歌曲并表演手语《感恩的心》
3、各班表演节目——(1)中一班歌曲《丫丫》
(2)中二班摘果子舞4、交流::我的感恩卡是怎么制成的,有些什么图案表达怎样的感恩之心。
二、表达感恩情
(1)保健老师校车老师财务老师进场,幼儿主动用语言表达、赠送感恩卡。
(2)走出教室,主动用语言表达、赠送感恩卡向为小朋友健康成长,每天辛勤工作的人——幼儿园的老师表达谢意。
全体幼儿分成六组,每组各有一个老师带领,向幼儿园各岗位的教职工赠送感恩卡,说一句“爱你、感谢你”之类的话。
中一班:
第一组慰问感谢托班老师。
第二组慰问感谢小班老师。
第三组慰问感谢大班老师。
中二班第四组慰问感谢厨房老师
第五组慰问感谢办公室的各位老师
第六组慰问感谢钢琴老师
活动延伸、
反思今年的感恩节活动,一个年级组为单位。我们中班班积极筹划准备。感恩节这周对幼儿进行感恩的教育:讲感恩节的来历、唱《感恩的心》歌曲及手语表演、对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或一个吻等。努力营造“感恩”的良好气氛。在园活动当天,中班组幼儿齐聚一堂并邀请保健老师、财务老师、校车老师等活动,唱歌、跳舞、送感恩卡等活动热烈,孩子潜移默化地受教育,受鼓舞。从“走进来,送出去”两个活动环节上看,此次我们班组开展的活动是比较成功的!通过这些活动,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让孩子们尝试着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我们的周围也必会因“爱”而更加和谐、更加温馨,更加美好!
我设计的书教案篇2
一、教学背景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是郭沫若早期诗歌代表作。诗人由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街市,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使我们感受到诗人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七年级学生还完全不具备欣赏诗歌的能力,对诗歌所蕴涵的情感还不能准确把握,深层次的赏析更欠缺。因此,需要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②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诗歌的主题思想。
难点:学习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查阅郭沫若的生平简介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教学方法:
多媒体,朗读法,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境
课件屏幕出现文字,教师口述引出“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让我们跟随着郭沫若先生一起步入那《天上的街市》,去感受那份美丽、那份新奇吧!”
二、明确目标
课件屏幕出现,学生读,明确“学习任务: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②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师解说:这首诗很美,“美是需要发现的”请同学们从学习任务入手,带上三个问题去发现诗中的“美”,问题是a、如何有感情地朗读?b、怎样联想和想像?c、诗歌表现的是怎样的情感?
三、指导朗读
1请一位同学试读课文。大屏幕显示诗
2请同学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你认为这句应该怎么读?读给大家听。
3教师明确:诗歌的朗读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从而过渡到诗歌“朗读要求”的讲解,)
(1)注意节奏缓急、音量大小和速度快慢,做到轻松、柔和、舒缓。(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3)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
4进入朗读诗歌的环节.划分朗读节奏,用“/”标出(教师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划分的情况,等划得差不多后作进一步要求)。(等大家划完后作要求)请同座的相互交换,读一读,看看与自己的有什么区别?对你的同座划的重读音作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看大屏幕,看你划的朗读节奏是否正确。
5根据刚才划分的节奏和重音,把诗再读一遍,要读出音乐美。
朗读,交流感受
6老师配乐朗诵。
四、提问探究并质疑,分三步。
(一)探究内容、写法
a由题目“天上的街市”引导学生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1)题目是“天上的街市”,是否直接从“天上的街市”写起?
(不是)那是从什么写起,(街灯)请学生朗读这一句,由街灯想到了什么(明星)
(2)于是作者继续发挥想象,请大家继续往下读,读完之后再回答,他还想到了什么?
(3)总结:作者从“地上的街灯”想到了“天上的明星”,从“天上的明星”想到了“天上的街灯”这一过程就叫“联想”。然后作者发挥自己特有的想象,从“美丽的街市”想到了“陈列的物品”想到了“牛郎和织女在天街闲游”。(并板书)
街灯
(联↓↑想)→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想象)(教师明确: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似事物的过程。由甲想到乙。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探究情感。
小组合作交流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探究过程中提醒学生利用好课前准备的资料,并根据需要提供有关“作者简介”“诗歌背景”“联想和想像”“牛郎织女图片”等。巡视指导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代表发??
明确:a在诗人的想象中,天河不再成为阻隔牛郎织女的障碍,他们自由来往,无拘无束,过着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
b描绘了美丽的街市及牛郎织女幸福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表现诗人执著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诗人用肯定的词语,给人鼓励、信心。
(三)探究语??
a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那里?如:诗句押韵、和谐;语气亲切;用词准确等。
b引导学生赏析第一节
1第一节中的“闪着明星”和“点着街灯”中的“闪”和“点”字,能否互换?
为什么?
明确:“闪”形象生动而又准确地写出了明星若隐若现的状态。“点”很有表现力。既是“点”着灯,也就有点灯人,既有人,天上也就有一个世界。“点着无数的街灯”,既渲染出一派神秘奇丽的色彩,又为以后各节描写作好了铺垫。小组讨论,代表发??
(四)质疑,拓展延读
对于这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
今天,作者的理想实现吗?你读了这首诗有何感想?
五、小结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老师作结:
这是一首极美的诗。首先,全诗语言优美亲切,节奏舒缓,极具音韵美;其次,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又具意境美;还有,就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情感非常的美。”
六、练习提高
联想训练:
任何两个词语,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都可以建立联系,如钢笔—月亮可以作如下联想:钢笔—作文—题目—中秋—月亮。请你也试一试就下面的词语进行训练。(任选一组均可)
大海—小狗;田野—汽车;人—木星;电脑—垃圾。
七、本课总结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虚实结合,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今天,我们过上的诗人当年理想的生活,让我们感恩吧,珍惜当下,为振兴中华继续努力!
八、作业
1、课外读读郭沫若诗集《星空》;
2、背诵并默写《天上的街市》。
3、发挥联想、想象写句子:牵牛花开了……
笼中的小鹦鹉……
月光照在地上……
形成性测评学习任务单
姓名:班级:
一、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②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自学准备和疑问
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查阅郭沫若的生平简介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就诗歌内容、主旨和写法、具体语句的理解等方面提出存在疑问的地方。
三、学习过程
(一)朗读诗歌
(1)认真听同学试读或主动试读
(2)评价试读效果
(3)划分朗读节奏,并对照老师示例修改
(4)根据刚才划分的节奏和重音,把诗再读一遍,要读出音乐美。
(5)听老师配乐朗诵。
(二)体会诗歌丰富的思想内涵
探究内容、写法
a由题目“天上的街市”,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1)题目是“天上的街市”,是否直接从“天上的街市”写起?
(不是)那是从什么写起,(街灯)由街灯想到了什么(明星)
(2)读二三四节,他还想到了什么?
(3)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
探究情感
小组合作交流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探究过程中利用好课前准备的资料,有关“作者简介”“诗歌背景”“牛郎织女传说”等。小组代表发??
探究语??
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那里?如:诗句押韵、和谐;语气亲切;用词准确等。
赏析第一节
1第一节中的“闪着明星”和“点着街灯”中的“闪”和“点”字,能否互换?为什么?
(三)质疑,拓展延读
对于这首诗,我还有什么疑问?
今天,作者的理想实现吗?我读了这首诗有何感想?
(四)练习提高
联想训练:
任何两个词语,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都可以建立联系,如钢笔—月亮可以作如下联想:钢笔—作文—题目—中秋—月亮。请你也试一试就下面的词语进行训练。(任选一组均可)
大海—小狗;田野—汽车;人—木星;电脑—垃圾。
(五)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阅读方法和得到的启示上谈谈)
我设计的书教案篇3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课时 第3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 标 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复习
1、4×7-28= 34-5×6= 4×8-24=
2、在( )里最大能填几?
( )×6 < 57 ( )×7 < 43 ( )×5 < 38 4×< 31 8 ×( )< 26 9×( )< 60
1、 根据题意写出横式。
(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
(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二、练习
1、用竖式计算。
37÷4 49÷6 32÷5 25÷7
2、完成教材第54页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
(1)48÷5=9……3 ( )
(2)33÷7=5……2 ( )
(3)63÷8=7……7 ( )
(4)5×6+4=34
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检验方法。
3、当师傅。(完成教材第54页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
4、把计算卡片分一分。(第54页第7题)
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明确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5、求彩带的长度。
一个8边形,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看图明确题目中求彩带的长就是求“3×8+2=?”,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从而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三、 全课总结。(略)新课标第一网
四、补充思考。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枝?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作
业
布
置
10月18日
?课堂》p18 《特训》p35-37第1-5
教学整体反思
我设计的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进行暑假安全教育。重点是出行和交通安全、防溺水防中暑安全、防雷电与用电安全、防疾病与饮食安全、远离黄赌毒与网络安全等。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与暑假相关的安全知识,牢记安全要点与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使同学们过一个平安、祥和、健康、安全的暑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配合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同学们,通过一学期的每周一课安全教育,大家掌握了丰富的安全知识,树立了牢固的安全意识。一个学年紧张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已经圆满完成,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大家即将进入假期。同学们一定想彻底放松一下身心吧,都希望拥有一个愉快而又祥和的假期生活,对吧?但我们要记住虽然我们大家放假了,但安全教育不能松懈。因为“多一份防范,少一份危险”。为保证大家过一个平安、祥和、健康、安全的暑假,今天我们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对大家进行一次假期安全教育。
?讲授新课】
接下来就谈谈暑假安全要注意什么吧
一句话,希望大家在暑假里能记住暑假安全“三个三”!即:
“第一个三”是遵守“三个禁止”:禁止违反交通规则,禁止单独擅自下河游泳,禁止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
“第二个三”是告诫“三个严防”:严防中暑、触电、雷击和火灾事件发生,严防食物中毒、煤气中毒,严防暑期打工出意外;
“第三个三”是提醒“三个远离”:远离网吧、游戏机房,远离毒品、烟酒,远离不良青少年。
现在我来给大家分别解释一下。
一、要遵守“三个禁止”。
(一)禁止违反交通规则,就是要大家注意交通安全。不管在回家的路上还是外出社会实践,算出打工。
(列出图片、惨痛的教训,一系列数字……)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5)不横穿马路,不翻越栏杆,不在公路上玩耍。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准骑自行车搭载人员上街。
3、严禁无证驾驶机动车辆。
4、学生和家长不乘坐超载车辆,不坐非法营运车辆。在乘车、转车途中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行李安全,加强防盗意识,“财不露眼”啊。如有学生假期外出旅游更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伤害。在旅游区遇地势险峻或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地方不得前往。外出要告诉家里联络的各种信息。
5、熟记警句:(先让学生讲讲自己熟悉的,再学习新的警句)
(1)抢行痛快一阵子,出事悔恨一辈子。
(2)实线、虚线斑马线,都是安全生命线。
(3)红灯绿灯警示灯,幸福安全红绿灯。
(二)禁止单独擅自下河游泳,就是要注意防溺水。
暑期天气炎热,不要到水底情况不清的小河或者禁止游泳的地方游泳。
游泳时要注意的安全: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三)禁止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就是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不要长时间沉迷于电视或电脑。要保护好眼睛。不随意模仿电视或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二、告诫“三个严防”,利用假期学一些自救自护小知识,过一个安全、健康、有意义的暑假。
(一)严防中暑事件发生。
不要在太阳底下长时间暴晒和活动。
(二)严防食物中毒、煤气中毒。
要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不吃腐烂、霉变、有毒、变质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做到饮食平衡;不买街头或小店“三无”食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以免食物中毒。
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三)严防暑期打工出意外
暑期到来,有很大部分同学会参加社会实践,有的外出打暑期工。这样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假期生活,增长见识和才干,但一定要注意下面这些安全:
(1)上班安全
(2)下班后的治安安全
(3)到外地打工,要防走失、防拐卖
三、提醒“三个远离”:
(1)远离网吧、游戏机房,远离毒品、烟酒,远离不良青少年。
(2)暑假期间,大家要遵纪守法,不到网吧、游戏厅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不结交不良青少年,不打架斗殴。不欺负比自己小的同学和比自己弱的同学,如有不良青少年向自己要钱要物,要及时告诉家长或向警察求救。
(3)假期安全要注意,提醒大家要牢记的电话号码:火警119,匪警110,急救中心120。一旦遇到困难,我们就可以快速求助。
教师总结
同学们,暑假是美好的、愉快的!暑假里我们可以得到好好的休息,可以融入社会和大自然,可以体验社会、挑战自我。但是,我们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我们的健康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我设计的书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利用课件让幼儿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让幼儿感受到祖国各地四季的不同美景。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难点是让幼儿学习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录音机、磁带,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出示背景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
(一)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二)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交流互动学习: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师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2、教师用图片梳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支持幼儿学习诗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看图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四)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学习朗诵诗歌。(初步学习用动作表达诗歌意境)
2、多形式朗诵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3、配乐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诗歌优美的意境。)
四、结束环节
教师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
我设计的书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体会儿歌短小精练、词汇丰富的特点。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儿歌的重复结构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儿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二、活动准备 布置“圆圆”的家,里面有各种圆形的物体。儿歌范文、投影仪、画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以玩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邀请幼儿到“圆圆”家玩,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体会圆的特点和用途。可以看有关圆形物体的图书和图片,和同伴玩球,玩车轮,玩其他圆形玩具。
(二)集体讲述,交流玩法和经验。“圆圆”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玩的,“圆圆”家里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些什么特点。
(三)欣赏儿歌,谈谈自己的体会。指导语:“儿歌里说了几样圆的东西?他们是什么?圆的车轮怎样动?儿歌里用了哪些动词来形容它的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词形容车轮的动作。”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儿歌里新运用的动词,进一步认识儿歌的结构特点。
(四)学习朗读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
(五)续编儿歌,扩展想像力,发展创造力。
1.请幼儿把所看、所想到的有关圆形的物体画出来。指导语:“还有什么物体是圆的,儿歌没有提到的?我们把它画下来,编成一首儿歌,看谁想得多,编得好!”
2.请幼儿依据自己观察得来的经验和画好的作品尝试续编儿歌的后半段。鼓励幼儿用形象、生动、贴切的动词来描述这些图形的物体,掌握儿歌的句式特点,要讲清楚:圆的什么,它能怎样动起来。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小物体做仿编的示范。
3.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
鼓励幼儿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内或“圆圆”的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大胆想像,创编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诗句。
(六)结束 让幼儿把自己续编的部分大声地在集体面前朗读出来,让每个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老师把幼儿的朗读录下来,最后放出来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增强自信心。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教幼儿认识圆柱体和球体,了解圆形物体的用途。
艺术:用圆形的色纸拼贴各种物体,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
语言:进行动词归类,看看在这首儿歌里我们用了哪些动词,还可以怎样运用。听故事《圆圆和方方》,了解圆形和方形的作用,懂得骄傲、居功是不可取的。
健康:开展“我和圆圆做朋友”的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圆形的体育器械创造各种玩法。
五、生活中渗透 在乎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区分圆形、球体、圆柱体、半圆形、椭圆形,并学习归类,增长知识,积累经验。
六、环境中渗透 在室内墙面提供各种圆形纸片,供幼儿拼贴图画和续编儿歌。
七、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周围的事物,继续创编儿歌。
八、活动评价
我设计的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深情地朗读。
2、细腻地感受。
3、诗意地仿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背景地导入。
1、今天我们一首现代诗《天上的街市》。这是一首寄托了作者郭沫若的理想的诗。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是(见上)。
2、我们读诗,要知道作者是什么样的人,还要知道作者写诗时的情境,这就是读诗的背景。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其诗集《女神》融入了大胆的想象,奇特的构思,保持了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一些诗作流露出诗人积极的探寻与追求光明的心情。作品还有诗集《星空》;剧本《屈原》、《高渐离》、《棠棣之花》等。
本诗写于1921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社会“冷酷如铁!黑暗如漆!星秽如血!”诗人对祖国的憧憬被黑暗社会击得粉碎。他陷入了苦闷感伤中,但他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搜索和追求理想世界。
?天上的街市》是作者根据我国古代神话“牛郎织女”的传说,加以再创造,并借助丰富奇特的联想与想象,描绘了天街美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3、这段文字向我们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中国正处于社会最黑暗时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首诗是作者改编神化传说“牛郎织女”而成的,作者是想借诗歌表达自己追求自由幸福的理想。
二、深情地朗读。
1、读诗的第一个要点:要随着诗情,进入诗境,每一个字都要
饱含情感。听读一二节。
2、生自读,齐读。提示要有韵味。
3、第二个要点:要把握基调,就本诗而言,要读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幸福与自由度渴望。范读第三节。重点提示“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中“牛儿”升调。(语气、语调)
4、要点三:要读出语音轻重,音节快慢,语气强弱。(提示重音、节奏,重点范读第四节及末一句(“灯笼”延长音;“在走”用升调)。
5、整首诗齐读后,采用“自由朗读”的方式:“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朗读者……”
6、实践了这三点朗读的要求,读诗时表现的韵味就不同了。请看,又来一首写“牛郎织女”的诗了: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进入诗境,深情地朗读,注意强弱、停顿、轻重,自读后齐读。再点名读。
8、这两首同一内容的诗,“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一写的是牛郎织女被无情的天河的痛苦的心情。织布机札札地响着,织女的泪水如雨,她只能永远寂寞地织布,隔着一条天河,有情人只能遥遥相望而不能说话,这是对封建礼教的不满。一个写的是牛郎织女不再被天河隔开,而且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天天在街市上逛街呢!
三、细腻地感受。
1、作者为什么要对“牛郎织女”的传说作改动呢?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细腻地感受。
有这样一个话题需要我们从课文中找内容来完成:
我从中感受到。
横线上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字眼,一个词,一句诗,或是一节诗、全诗。感受的内容可以是动作、心情、形态、情景、画面,或者是诗的结构、情感、手法……一句话你们的发言是自由的。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什么就说什么。
举例:我从“请看那多流星”中的“朵”感受到:“朵”,常用于花,而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
2、师生交流。备疑:
(1)“现了”不可改为“亮了”:天上的星星都亮着,白天被太阳的光芒掩饰了。明星就是“亮”的意思。
(2)“远远”叠词,有音乐感。“点”只有人才能办到,而诗写的就是“天上的街市”,有街市就有人,扣题了。
(3)“定然”“定”坚信这个美丽的街市是存在的。
(4)“陈列”是说物品放了很长的时间,和下文“世上没有的珍奇”呼应。
(5)“你看,那浅浅的天河”,这里加了逗号,可使读者感到亲切,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宽广”与“来往”押韵。
3、若把第三节改为“你看,那茫茫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我觉得改了,更加符合传说,好不好呢?不符合作者心中的美好的想象,美好的向往:向往美好的生活,向往人间能够像天上一样美满,自由。
4、再次齐读全诗,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生活)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全诗并背下来。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检查。
1、生字词。
2、背诵。
二、诗意地仿写
1、这节课我们主要进行第三环节的学习:诗意地仿写。
2、仿写什么呢?看诗的第一节,一起齐读一遍,就仿写这一节。你们看这节:如果改为:“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行吗?为什么?用了什么手法?(联想、想象)
(作者由人间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明星联想到了天上的街灯,然后想到了天上的街市。由街市想到了物品(珍奇),想到了人——牛郎织女—天街闲游
这是由实到虚的过程。首先是联想,然后是想象。板书:
街灯明星(天上的)(天上的)牛郎织女
街灯街市天街闲游
联想想象
(实)———————————————————(虚)
3、生仿写,并朗读。
三、放飞地想象。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古诗,先请大家自由朗读,然后分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来发挥想象力的?
梦天
唐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碧天色。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鸟。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首诗歌中,诗人梦中上天,天上众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里,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而下望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诗歌寄予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现实的态度。文艺评论家说:“艺术想象是创造诗美的生命力。”可见艺术想象在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了,而这些年,研究者们有了惊人的发现,“文人的艺术想象常常成为未来科学的发现”。(板书)
2、宋代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有“高处不胜寒”之说,这种大胆的猜测,今天的科技已经印证了。
“科学源于幻想”这已成为新格言,不少科学发明便是最好的例证。可举例。
3、富有创造力,离不开想象,下面我们进行思维训练,看看哪些同学最富有创造力。请看一则材料。
景泰蓝的纱质灯罩。灯罩透出淡黄的光圈,微微颤动着,把我所住的小屋染成一片朦胧的海,这时我正在观看窗外的波形浪影,海,却骤然扑了进来。
清凉的海水浸泡着我,好像我已不是用嘴呵气,而是用腮,带着土腥味的水草缠着我,紫菜,海参,随手可摘,红珊瑚,白珊瑚,玲珑剔透,。
我,发现我已不复存在!
我是在鼓鳍寻诗,畅游心海……
(1)请写出上文中与课文第一节相类似的联想和想象链。
光圈
海
我
鱼
(2)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加写一个句子,使前后文一气呵成。(应写海洋生物)
4、根据提供的词语,请你们经过四五步的联想,使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联系起来。
示例:木质
树林
田野
足球场
足球。
(1)雪花
茶
(2
钢笔
月亮
(3)沙滩
啤酒
(4)夏夜
鲜花
三、作业。
1、根据提供的情景,编一则小故事。
月光树影笛声
海豹高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