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考虑讲授内容要点,只有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经验才能写出优质的教案,下面是述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
妈 妈,您别说我小,
我会穿衣和洗澡。
爸爸,您别说我小,
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您别说我小,
我会给花把水浇。
爸爸妈 妈工作忙,
我会做的事真不少!
一、活动课题:别说我小(语言)
二、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幼儿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配适当的动作。
三、活动准备:
1、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情。
2、准备一些劳动工具。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会做的事。
1、小朋友都长大了,变能干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你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会穿衣服,会自己穿鞋子,会擦桌子、椅子,会浇花,会拖地等)
2、鼓励幼儿分组讲述。
(让幼儿学会交流,把自己会做的事情讲给好朋友听听,通过交流知道自己很了不起,会做很多事情。)
3、请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在别人讲述的时候,要求幼儿能安静地倾听。
二、学习儿歌:别说我小
1、今天我们学习的儿歌是《别说我小》。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3、让幼儿说说,你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鼓励孩子用儿歌里的句式讲述。
4、幼儿跟着老师朗诵儿歌2遍。
三、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出示劳动工具,让幼儿认一认。
2、你会使用这些劳动工具吗?
3、请部分幼儿使用这些工具,根据幼儿操作的情况,老师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幼儿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4、鼓励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仿编儿歌
1、幼儿分组朗诵儿歌。
2、鼓励孩子把自己会做的事情编成新的儿歌。
3、幼儿分组学编儿歌,老师进行及时的指导。
4、让幼儿把在小组里编的儿歌到集体面前讲述。
5、根据幼儿仿编的情况,给予鼓励。
五、活动延伸:
1、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阿姨,你别说我小,我会刷牙和洗脸。
爷爷,你别说我小,我会洗碗和拣菜。
妈 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孩子的话:
我以前都不会穿衣服,现在我会了,我还会自己穿裤子、穿鞋子,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还会浇花,每天早上和老师一起打扫卫生。
孩子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并使用劳动工具。
老师的话:
通过谈话,进一步了解幼儿都会做写什么事,同时激励那些还不愿意自己动手做事的孩子赶快动手,做能干的孩子。
幼儿学习儿歌速度很快,都很积极。
让幼儿在集体中学习使用一些劳动工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意识。
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感性生活经验,大胆的仿编。
教后感:
1、幼儿对自己长大了、变能干了感觉特别高兴,所以在一开始的谈话部分幼儿都很愿意说自己的优点,讲自己会做的.事情,在学习儿歌时用的时间很短,朗诵两遍就会了。
2、在仿编部分如果能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更能体现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2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探究更加深入,他们有时候会和同伴探讨:小动物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它们的家又在哪里?诗歌《小鱼睡在哪里》语言优美、朗朗上口,分别描述了狐狸、小狗、松鼠、老鼠等动物的家,描绘了一幅动物回家后静谧的夜间景象。本活动通过游戏“熊动物回家”,激发幼儿兴趣,了解动物的不同生活环境;借助故事挂图,启发幼儿用“××的家在××”句式表达;最后在音乐和朗诵中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
2、能按照动物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
3、喜欢倾听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分组游戏“送动物回家”,激发兴趣。
(1)每组一张画有动物不同生活环境的背景图,教师可设计相关的游戏情境,请幼儿把“动物”送到“家”中。
(2)幼儿互相检验,然后将动物图片固定在背景图适当的位置。
(3)展示交流各组的操作结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结。
2、请幼儿仔细观看《小鱼睡在哪里》挂图,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3、游戏“看谁说得对又快”。
(1)教师说出动物的名字,幼儿快速举手按“××的家在××”的句式完整说出。如蚯蚓、田鼠、蚂蚁的家在泥土里;熊猫的家在竹林里;啄木鸟、松鼠的家在树洞里等。
(2)在游戏中教师注意创造机会,鼓励和帮助不爱发言的幼儿。
4、结合挂图,欣赏诗歌《小鱼睡在哪里》,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狐狸、小狗、松鼠、老鼠的家在哪儿?为什么小鱼的脚印哪儿也没有?
5、幼儿学习朗诵诗歌,引导幼儿朗诵诗歌时,注意用语气表现诗歌中静谧的意境。
附诗歌
小鱼睡在哪里
夜里很黑,夜里很静,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狐狸的脚印通向洞里,小狗的脚印通向窝里。
松鼠的脚印通向树洞,老鼠的脚印通向地洞,河里没有,水里没有,你的脚印,哪儿也没有。黑糊糊的,静悄悄的,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
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图画书内容。
2.用语言、动作表现小蛇帮助小动物过水坑的情节。
3.自主阅读中体验图画书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
2.故事书人手一本。
3.平衡木。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封面上有谁?它在干什么?
(二)集体阅读。
1.观察画面,共同讲述故事内容。
2.讨论、交流第六页单页多图的阅读方法。
能看懂这幅画面吗?你是怎么看的?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说一说。
3.幼儿猜测并讲故事。
谁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4.讲述第九页单页多图的画面。
这幅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三)自主阅读,交流图画书内容。
1.以儿歌的形式提出阅读要求。
图画书,手中拿,一页一页轻轻翻,哪些动物来过桥,请你仔细找一找。
2.幼儿自主阅读。
3.阅读后交流。
你看到哪些动物也要过桥?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画面?
(四)集体完整阅读图画书。
(五)阅读拓展。
?好饿的小蛇》也是发生在小蛇身上的趣事。
活动延伸:
语言区:续编故事《小蛇散步》。
表演区:表演小蛇帮助动物过水坑的情节。
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唱歌曲跳跃的乐句。
2、学习切分音节及衬词“哎呀”的演唱方法。
3、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仿编歌词。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好朋友》、《我来请你跳个舞》《我来教你跳个舞》、《萤火虫》、《蝴蝶》、《摘果子》、《夏天的雷雨》。
二、练声:《学年醒来了》、《泥娃娃》《只要妈妈露笑脸》、《小鸟起来了》、《泥娃娃》、《蝴蝶》。
三、继续学习歌曲《庆祝六一》。
1、教师弹奏歌曲过门,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吗?请一个小朋友来问答,然后引导全班小朋友回答一遍。
2、那我们跟着钢琴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吧。
3、我们除了合唱以外,我们还可以用那种方式来演唱呢?(分声为男声部和女声部演唱。)
带领幼儿分别用小组唱、男女声唱、接唱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来进一步掌握歌曲的内容和节奏。
孩子们唱得可真好,那现在老师要请刚才唱的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演唱了。
4、请部分幼儿到前面来演唱。
四、引导幼儿根据旋律仿编新的歌词。
1、请幼儿想一想,“六一”到了除了“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一的花是香香、六一的小朋友是美美的外“,还可以怎么唱。
2、请幼儿想一想,并仿编新歌曲。
4、老师引导幼儿仿编歌曲。
5、请幼儿把自己创编的新歌唱一遍。
老师:孩子们真棒,真是爱动脑筋的宝宝,那现在我们把刚才小朋友自己编的歌曲来唱一遍吧!
6、带领幼儿练习创编的比较好的新歌。
五、复习舞蹈《快乐舞》
今天我们学习了庆祝六一,马上我们的六一儿歌节就要到了,小朋友们可以把新学会的这首歌曲,在六一儿歌节的时候演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听,他们一定会很喜欢你们的。活动结束。
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初步感受诗歌表现的育种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机。
2、 借助幼儿用书上的图画以及教师的语言线索,建构诗歌。
3、 体验建构活动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采用提问的方式直切主题
1、师:春天到了,你们听"滴答滴答,怎么啦?"(下小雨啦)引导幼儿回答。
2、师:春天的雨,我们叫做《春雨》,春雨会落到哪里?
幼儿回答,会落到。
二、播放课件,教师朗诵诗歌《春雨》
1、 教师完整朗诵诗歌《春雨》
2、 师:种子说了什么?梨树说了什么?麦苗说了什么?小朋友说了什么?
在幼儿欣赏过程中,老师采用等待方式暗示幼儿与老师一起讲述诗歌中"对话"部分,例如:下吧,下吧,我要xx。"
三、幼儿看课件,完整地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1、 师引导幼儿看图,教师念诗歌的前半句,幼儿念诗歌的后半句,如师念:滴答滴答,幼儿念:下小雨啦!
2、 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四、幼儿纺编诗歌
1、 师:除了种子、麦苗、梨树说要发芽、长大、开花,还有哪些植物会说这样的话呢?
2、 让幼儿纺编诗歌第五段
师:小朋友看见下雨,除了要种瓜,还要干什么呢?
让幼儿在完整的朗诵诗歌的基础上,纺编诗歌第五段。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以儿歌的形式锻炼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幼儿在念儿歌时有节奏感,能够对儿歌进行合理创编。
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运用“摘、爬、驮”等动词大胆讲述小动物们摘苹果的过程。
2.运用多种方法创造地解决问题,并大胆清楚地表述。
3.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背景图及操作卡片。
2.积累一定的讲述经验。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果园里,果园里有什么?谁会用好听的词语来说?
二、仔细观察画面,运用一些基本词汇大胆讲述小动物摘苹果的过程。
1.播放(画面一)。
教师:小乌龟是怎么过来的?(运用词汇“爬”)
教师:小乌龟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
2.播放(画面二)。
教师:小兔子是怎么过来的?(运用词汇“跳”。)小兔子怎样帮助小乌龟呢?
3 . 播放(画面三)
教师:小猪来了,它们会想什么办法呢?(运用词汇“驮”。)它们摘到苹果了吗?为什么?小朋友帮它们想想该怎么办?
4 . 播放(画面四)
教师:小熊来了,它们又会想什么办法?
5 . 讨论: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帮助小动物摘到苹果。
三、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摘苹果的多种方法。
1.幼儿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
2.幼儿讲述摘苹果的办法。
3.播放(画面五)
四、完整欣赏故事。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把摘苹果的办法编到故事里去。
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学习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自制梧桐树爷爷、水杉树爷爷、松树爷爷的同时各一个,小鸟的`头饰若干。
2.幼儿用书册第4第27~32页。
3.挂图《松树爷爷的帽子》。
4.语言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在优美、柔和的背景音乐中,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天气冷了我们就要戴上帽子来保护自己的头。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一个关于帽子的故事,听一听故事中的帽子到底什么?
2.教师讲述,幼儿听第一遍故事。
二、讨论故事,理解内容。
1.故事中的“帽子”指什么?(引导幼儿回答出是树叶)
2.小鸟在找家时遇到了谁?(引导幼儿回答出先遇到了梧桐树爷爷,在遇到水杉树爷爷,最后遇到了松树爷爷)
3.他是怎样求树爷爷帮助的?
4.树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5.就在小鸟快要冻僵的时候,小鸟遇到了谁?(松树爷爷)他有没有帮助小鸟?
6.为什么其他树爷爷帮不了小鸟?(引导幼儿说出其他树的叶子都掉光了,只有松树爷爷的叶子还是长的满满的)
三、再听一遍故事,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
1.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大概内容,在听老师来讲一遍,听完这一遍,请你想想,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其中一个角色,当你碰到这种事情后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2.幼儿边看挂图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3.引导幼儿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
师:
①如果你是小鸟,找不到家了,心里会怎么想?
②如果你是梧桐树爷爷,当你不能帮助小鸟时,你的心里又会怎么想?
③如果你是水杉树爷爷,当你不能帮助小鸟时,你的心里又会怎么想?
④如果你是松树爷爷,你帮助了小鸟找到了家,你的心里会觉得怎么样?
⑤小鸟找到家后,心情怎么样?
四、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跟读,注意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幼儿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延伸活动:
提供落叶、树枝、干草、纸盒等材料,幼儿动手为小鸟制作一个“家”。
附故事:
松树爷爷的帽子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天气很冷很冷。
有一只小鸟真可怜,站在树枝上冻得直发抖,因为他的家被北风吹走了。小鸟想,我得马上再去找个家才行!
小鸟在森林里飞啊飞,找啊找,看见了一棵梧桐树。咦!原来大片大片的树叶怎么都不见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呢?小鸟对梧桐树爷爷说:“梧桐树爷爷,您好,风把我的家吹走了,我没有了家,冻得直发抖,您能帮帮我吗?”梧桐树爷爷说:“北风把我的帽子也吹走了,瞧,一片也不剩。对不起,我帮不了你的忙,你再去别处看看吧!”
小鸟飞啊飞,找啊找,看见一颗水杉树。咦!原来又软又密的树叶都不见了,也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小鸟对水杉树爷爷说:“水杉树爷爷,您好,风把我的家吹走了,我没有了家,冻得直发抖,您能帮帮我吗?” 水杉树爷爷说:“北风把我的帽子也吹走了,瞧,一片也不剩。对不起,我帮不了你的忙,你再去别处看看吧!”
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学会愉快而有表情地朗读这首游戏儿歌。
2、丰富词汇:引导幼儿学习“游、走、飞、钻、横冲直撞”等动词,认读汉字“鱼”。
3、帮助幼儿巩固认识“鱼、鸭”等动物的外形特征。
4、培养幼儿语音清晰。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初步认识小动物们的外貌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小鱼、小鸭、蝴蝶、小猫、螃蟹、蜈蚣)图片各一张,幼儿用书《动物王国》,汉字“鱼”卡片。
活动过程
1、引入依次展示准备好的活动图片,吸引幼儿对儿歌中主要角色的注意。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里的动物吗?
2、欣赏儿歌《小脚》,幼儿倾听儿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操作活动教具、提问:
(1)小鱼有脚吗?小鱼怎样走?让幼儿学鱼游,认读汉字“鱼”。
(2)小鸭有几只脚?走起路来会怎样?请个男孩学小鸭走,摇摇摆摆的样子。(3)小猫有几只脚?小猫怎样走?请个小女孩来学小猫走。
(4)小小蝴蝶有几只脚?蝴蝶怎样飞?请全体幼儿起来学蝴蝶飞的动作、
(5)螃蟹有几只脚?它是怎样走路的?解释“横冲直撞”就是乱冲乱闯的意思,教育幼儿平时走路不要学螃蟹。
(6)谁的脚最多?蜈蚣喜欢钻到哪里去玩?让幼儿想想钻的样子,学钻的动作。
4、情境表演《小脚》
幼儿与教师边朗诵边按照儿歌内容进行表演,使幼儿愉快而有表情地朗读儿歌。
5、拓展与思考
还有哪些动物是两只、四只、六只、八只脚的?它们是怎样走路的?请大家回去后注意观察,不懂的可以问爸爸妈妈,学会了记得来告诉老师和同伴哦。
6、活动结束,教师简单小结本次活动情况,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活动课就是让幼儿们感受到儿歌的韵律美,难点是让幼儿认识鱼、鸭、猫、蝴蝶、螃蟹、蜈蚣这些动物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一边朗读儿歌,一边动作表演小动物们走的样子,使孩子们懂得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走法,比如“横冲直撞”这个词在解释时兼有安全教育。这节活动课动静结合,孩子们学得很愉快。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