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是一种对活动执行过程和成果进行有条理梳理和反思的活动,对活动总结书写我们能够发现其中的漏洞和改进的空间,为下一次活动提供经验借鉴,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秋活动的活动总结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秋活动的活动总结篇1
这次在我园举办的中秋节活动现在也结束了,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是想让幼儿园的孩子们更全面的了解中秋节,活动进行的整个过程是比较顺利的,在活动当中参与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孩子们在主持人王老师的带动下,都积极的参与了进去,这次活动举办的非常有气氛,孩子们也从中学习到了不少,参与度可观,试一次不错的活动,活动结束到现在也应该客观的看待一些问题,我也总结一下这次活动。
第一就是前期工作,这次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我就一直在想着怎么做好这么一件事情,活动的整个策划是由我准备的,在策划活动的时候我考虑了很多,包括一些在活动进行道中的一些细节,这次在活动进行当中,发挥的还是不错的,这次活动的前期工作也做的很充分,以中秋节为主题,早早的通知孩子们,让孩子们知道哪一天是中秋节,并且在事先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对于孩子们的问题,都一一的解答,整个前期工作还是做的很到位的,不是很多维问题。
在一个就是活动的过程,在活动进行当中,活跃气氛是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在主持人的安排方面,让王老师主持再合适不过,幽默的主持气氛让孩子们也能感受到很大的乐趣,当然在这次活动的过程当中孩子们的参与度很意外,现场的气氛高涨,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很是配合,这次活动最直接的就是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活动的中一些才艺表演也是经过很多次的排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当然也会有部分的孩子不是很放的开在,这也是一个问题,但是气氛渲染的很足够,这个过程整体来讲是很不错的。
活动是一个非常有必要做好的一件事情,在这次活动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对活动表示满意,活动结束后调查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当然这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的知道中秋节的意义,还有一些关于中秋节的故事,跟知识,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在今后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中秋节是什么,这次的整个活动是一个非常顺利的过程,但是在这次活动中,不是什么都很很顺利,问题当然是有,但是这次也是可以吸取教训的,这次活动的问题,就是一些时间把控的不够精准,时间方面让延迟了整个活动的,当然这些都会纠正的,在今后的活动中也会完善。
中秋活动的活动总结篇2
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知悉有关中秋节的一些习俗和文化知识,我园在中秋节的前一天举办了本年度的中秋节活动。之所以选在这一天,是因为中秋是团圆的日子,中秋节应该让幼儿跟家里人一起过。现在活动也已经结束了,为了明年的活动能够办得更好,所以在活动结束之后对今年的活动做一个总结。
今年的活动一共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知中秋,第二个部分是画中秋,第三个部分是贺中秋。第一个部分和第二个部分是幼儿独立进行的,第三个部分是和家长一起进行的。从活动的整体效果来看,这三个活动都很受幼儿和家长的欢迎,家长对我园举办的活动也给了很大的支持。今年的这一次活动,我觉得是非常的成功了,到达了我们的活动目的。
知中秋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的,给幼儿播放我们收集到的一些在动画片中出现过的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的片段。原本是打算播放中秋节的纪录片的,但幼儿的年龄太小了,可能会看不懂,所以借用幼儿喜欢的动画片,来宣传和介绍中秋节。在这一活动中,不仅向幼儿介绍了节日的一些习俗,也展示了一些与中秋节有关的诗歌。老师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了跟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比如耳熟能详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还有“玉兔捣药”和“吴刚伐桂”。幼儿们听的都非常的认真,也提出了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这一个部分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画中秋是让幼儿根据上一个知中秋的环节中老师讲的故事或诗歌来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月亮上的场景。幼儿的年纪都比较的小,所以绘画的能力都不是很好。这一个部分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场景,从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有困难的幼儿老师会加以引导,帮助他画出自己心中想象出来的场景。
贺中秋则是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做月饼。幼儿园会提前准备好做月饼需要的材料和模具,在动手之前先指导幼儿洗手。这一步能够帮助幼儿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也能够学会自己独立的洗手。在活动开始之后,家长们和幼儿齐心协力的做好一个个月饼,这一步可以锻炼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后活动结束的时候,幼儿们都把自己做的月饼带回了家。当老师问他们月饼好不好吃的时候,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吃,因为是自己做的。
我园今年举办的活动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其中也有着教育意义。从结果来看,这一次的活动是很成功的.。明年会在今年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中秋活动的活动总结篇3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至唐朝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到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每当中秋时节,金桂飘香,花好月圆,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寄托情怀,更多地赋予了情感色彩,给人以甜美至纯的心灵感受。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秋节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作为民族文化展现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亲人团圆、社会和谐、感恩自然和家国情怀,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是中华民族渴望统一、团结的历史见证,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认同、沟通、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亲人团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银色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节以圆月为标志,寄寓着中华儿女团圆的梦想,积淀着中华儿女团圆的心理诉求。花好月圆之夜,就是亲人团圆之时。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尽管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习俗异趣纷呈,然而家庭团圆、亲友相聚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主旨,它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心愿,熔铸着中华儿女的魂魄。
花好月圆人团圆,“圆”对中国人有特殊的含义。从器物层面上讲,人们崇尚圆的东西:敬拜的月亮是圆的,吃的月饼是圆的,祭祀的水果是圆的。从心里愿望上看,家人团聚叫“团圆家”,喝的酒叫“团圆酒”,吃的饭叫“团圆饭”,过的节叫“团圆节”。天上月圆时,合家团圆分食月饼,这是一种温馨的仪式。家制月饼、分享月饼、馈赠月饼的过程,就是表达爱、传递爱、感受爱的过程。亲人团圆,家庭和睦,安享天伦,那种心理意义上的圆满、圆合、圆润、圆和之意,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灵魂中,展现在行动里,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
2、社会和谐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之一。每逢中秋佳节,人们期待阖家团圆、邻里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彰显其乐融融。团圆的本意就包括和谐的成份在内,将团圆予以延伸,就有了家庭的和谐,朋友的和谐,亲戚的和谐,亲属的和谐,社区的和谐,村镇的和谐,民族的和谐,国家的和谐,世界的和谐。
传统节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们的先辈非常善于利用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消除误解,去除隔阂,密切关系,促进和谐。例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巡游、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增进不同地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人们希望我们的国家“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国与国之间“和而不同”,干事创业“和衷共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做生意“和气生财”,待人“和蔼可亲”,说话“和颜悦色”,批评“和风细雨”等等,不一而足。
3、感恩自然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古代人们看来,月亮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灵,一直是人们重要的崇拜对象。《礼记·祭法》中记载:“夜明,祭月也。”根据史籍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的活动。在收获的季节,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拜月神。因为古人认为五谷丰收离不开月亮,如果没有月亮赐予露水,没有月亮圆缺以计农时,丰收也是不可能的。
在传统的中秋夜,家里要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月亮、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敬畏中又满含对月亮、对自然的亲近与喜爱之情。同时,阖家男女老少,暂时放却劳作,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这图景看似普通平淡,却可体味到平民生活的趣味与甜美,体味到中国的人情之美。
4、家国情?
中秋节是中华文明的产物,流传千百年来,为中华儿女所共享,它所增进的是所有华夏儿女的民族情感。每当中秋夜,只要是中国人,心灵都是相通的。在这个日子里,中华儿女共祝愿、祖国好,盼民族好、人人好,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早已融进血液里,融合在骨髓里。这个传统节日激发出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祖国大家庭的热望,传承着民族自豪感和浓浓的爱国之情。
在中国,明月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负载着悠久的神话传说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明月夜,短松岗”的追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期盼,“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情怀,在游子的心目中,在华夏儿女的思维里,月是父母,是兄弟,是儿女,是爱人,是千山万水无法阻隔的浓浓亲情,是期望国家强大、民族昌盛的赤子情怀和盼望幸福的追求。
以中秋节等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的凝聚与集结。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也是构成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依然拥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我们一定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持、保护与挖掘,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中秋活动的活动总结篇4
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团圆、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襄州区池阳小学开展了“月圆家圆国圆,传承经典文化”主题文化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低年级组(1-3年级)观看了《我们的节日-20xx中秋》视频栏目,了解了中秋节的由来,并通过《寄乡愁》、《家乡味》两大篇章,了解了普通百姓的中秋故事。
高年级组(4-6年级)开展了“月儿圆圆画中秋”活动,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图书查阅等途径,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制作手抄报,供同学间交流学习。
二是开展“迎中秋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活动。
以班队会的形式,组织同学互相交流、讨论,以诵读传统经典诗句,齐唱名谣的方式来欢庆中秋佳节。
三是组织了亲子活动,帮父母做一样家务、与家人一起吃月饼、与家人一起在家赏明月,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此次活动让学生在充满欢乐、竞争、和谐的氛围中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了学生高尚的爱国品质,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中秋活动的活动总结篇5
为了让幼儿能在幼儿园中渡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迎中秋活动,在活动前由x主任给孩子们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激发幼儿对其有深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
随着快乐的歌声响起,快乐自助餐活动正式开始啦!厨房的叔叔阿姨们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看得大家口水直流。每位幼儿拿着碟子自行选择食物,在进餐过程中,小朋友们自由的与同伴交流着好吃的美食,享受着自助餐的乐趣。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圆圆的月饼诠释了每个人心中追求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望。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为了丰富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祥和、甜蜜的的节日,20xx年xx月xx日,xx幼儿园的师生们开展了“我做月饼迎中秋”的主题活动。
中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先了解了月饼的来历,随后熟悉了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序。接下来,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热火朝天的制作月饼啦!团面、压饼、包馅、揉圆、再压模……经过孩子们的小巧手,一个个像模像样的月饼新鲜出炉了。看到自己动手做出来的月饼,孩子们都非常高兴,纷纷拿起自己做的月饼兴奋的向家长、老师“炫耀”。
大班孩子们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首先老师讲述了一个唯美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小朋友们在听故事中了解到有关中秋节的寓意以及吃月饼习俗的来历。随后在“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歌声中,老师给大家分发月饼面和馅料,和孩子们一起做起月饼来,孩子们在制作中不仅感受节日的快乐,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团圆快乐过中秋的宗旨,利用传统的节日习俗,向孩子们传递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寓意,让孩子们深刻感受中秋节的节日气氛和浓浓的和乐亲情。活动中老师们不仅给孩子们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还和孩子们约定在中秋节的那天家里吃团圆饭的时候祝福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身体安康,并约定中秋节的晚上大家一定要赏月,“看看月亮上面都有什么?”
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热闹气氛,明白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与人分享,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在幼儿园提前过了一个别样的中秋节!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