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来设计,确保教学效果,在编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引导和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以下是述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米的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米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激发幼儿想象,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创编叶子飞舞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参观植物园或附近的公园,收集落叶。
2、录音机、音乐磁带,线、纸条、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接触各种植物的叶子:
(把幼儿分成三组,每组摆放一篮叶子供幼儿自由选择)
1、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叶子都一样吗?”给幼儿自由谈论的时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叶子的形状像什么?同时让幼儿在白板上用线条画出叶子的轮廓,进一步熟悉叶子的外型。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串叶子,做挂饰。每个幼儿拿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固定在纸条或线上,挂在脖子上。
二、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
教师交代游戏的规则:游戏开始,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进行时,幼儿可拍手自由动作,去寻找与自己有同形状叶子挂饰的同伴,当音乐停止时,相同叶子挂饰的幼儿要站在一块,可两人一组,也可三人、四人一组,游戏进行2—3次,每次可鼓励幼儿寻找更多的同伴。
三、创设情境,随音乐的旋律,表现叶子的飞舞:
1、 教师:“一部分树木和植物在秋天时,叶子会伴着秋风渐渐的飘落,你们见过飘落着的树叶吗?那是什么样的?”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来模仿被风吹起的'落叶。
2、 欣赏音乐《秋》,感受其旋律的优美,幼儿自由表现。
根据幼儿的能力教师可用语言情境随机启发幼儿表现各种动态的叶子(如:轻轻用手或身体的摆动表现叶子随微风忽忽悠悠的飘落,急速的扭动或打圈表现叶子被大风吹的乱舞,静止的造型表现叶子静静的躺在地上……)
3、 听音乐《秋》进行角色表演。一部分幼儿做风,一部分幼儿做叶子,随音乐的起伏,鼓励幼儿有创造性的表演。可交换角色。教师评价。
四、延伸活动:百变叶子画。
大班米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练习单手肩上用力的投掷,发展全身协调力。
活动准备:
投掷用的沙包,场地一端画一起点线,距起点线5、6、7米处各画三条线,在起点线前2米处系一高1.5米左右的绳子。
玩法:
(一)幼儿集体练习投掷,要求幼儿按操作要领做,用上蹬腿、转身挥臂的`综合能力,将沙包从前面的绳上投过。
(二)幼儿分组比赛,可同时五六个儿童一起投,投到5米线得一分,投到6米得二分,投到7米得三分,没有投到线的不得分,投到后把三次所得的分加在一起为总分。最后比赛谁得分最多谁为优胜者。
(三)顶沙包走。
游戏讨论:沙包不掉下来还要走得快应该怎么办?
1、保持头部不动腿要快走。
2、练习头顶沙包。
3、几个人一起比赛,从起点到5米处返回来看谁快。(沙包掉了必须捡起来顶上。)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幼儿及家长的共同参与,完成了基本教具沙包的准备工作,即弥补了园内玩具不足的现状,又在某种程度上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的一些活动,有助于促进家园交流。
活动一开始,材料的投放工作(在安全有序的条件下)也让孩子参与,,符合“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到活动结束的“打扫战场”也都有孩子参与其中,他们愿意干而且快乐着。
教育工作也是一份良心工作,与能力有多高关系不很大,只要你愿意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事。
大班米的教案篇3
活动意图:奥运会上刘翔获得了110米栏的冠军,并且平了世界最好成绩。小朋友对这个高大英勇的大哥哥钦佩不已,爱屋及乌对跨栏项目也印象深刻。当我提议也来学刘翔跨栏时,立刻得到了全班的一致赞成。跨栏是个竞技径赛,可以训练腿部肌肉、跨跳能力,锻炼胆量,对幼儿而言较枯燥,对体能也是个较大的挑战。记得以前要进行助跑跨跳练习,总要告诉小朋友我们来学学小鹿,它们要跳过这条小水沟,要……之类。其实小鹿是怎么跳的,没有几个人亲眼见过,孩子的动作也总是扭扭捏捏的。这次可不同了,大家主动提出要学习跨栏,而且要设计自己的小跨栏,真是运动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同时我们也进入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学习阶段。
一、活动目标:
1、习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障碍物,提高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
a、连续助跑跨跳两个高50cm的'障碍物,动作有力、连贯。
b、能连续助跑跨跳两个以上高40cm的障碍物,动作灵活,较连贯。
c、能助跑跨跳过障碍物,动作规范、起跳有力。
2、培养与同伴友好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纸棒若干根。小椅子,红花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大圆——四个小圆——开花——大圆
2、念儿歌活动身体的腿部,脚踝处。
小朋友,起得早,迎着太阳练身体。东跑跑,西跑跑,跑到草地做早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练练腿,练练腿,踩呀踩,踩呀踩,转呀转,转呀转,变短了,长高了,天天锻炼身体好。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探索。
(1)教师:奥运冠军刘翔大哥哥真棒,为我们国家争光,你们知道他是在什么项目上得到金牌?(跨栏)你们想学这个本领吗?
(2)椅子和纸棍,引导幼儿设计小跨栏。
(3)两人一组自由探索,教师指导。
(4)说一说自己的玩法,并做示范。
教师重点示范动作要领:起跑速度快、跨跳要有力,
(5)引导幼儿尝试更高一点的跨栏。
(6)教师:刘翔大哥哥是不是只跨一个栏呢?怎样才能跨很多呢?让幼儿自己将小跨栏组合在一起,进行练习。
2、游戏“我是跨栏小冠军”
(1)教师:你们想做冠军吗?想得奖牌吗?在比赛中动作要规范,有力,不能犯规。
(2)儿分成四组比赛,为获胜组贴红花。
(3)高跨栏的高度,幼儿再次比赛,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坐在椅子上做放松运动。
2、收拾场地。
大班米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查找资料、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
2、初步了解蚯蚓。
3、会按节奏行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蚯蚓的相关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物质准备:家长与幼儿查找并收集蚯蚓的相关资料;音乐《找朋友》、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论蚯蚓的话题,导入活动
(1)幼儿自由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
(2)教师与幼儿集中分享交流。
提问:你收集了蚯蚓的哪些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关于蚯蚓的哪些知识。
2、引导幼儿了解并交流查找、收集资料的方法。
3、引导幼儿观看操作材料《蚯蚓》,并将自己收集的材料粘贴或画在空白处,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布置是"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1)引导幼儿分类整理资料
(2)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4、邀请同年段的幼儿参观、分享"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区角活动:
重点指导幼儿在科学角绘制自己收集到的蚯蚓的资料。
大班米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亲情之《哈哈哈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前倚音的演唱技巧,并知道装饰音对于歌曲表达情感的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演唱,感受作品中所蕴涵的母爱,进一步体会母亲浓浓的爱。
3、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深情、委婉的声音演唱《哈哈哈吻》,表达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
用深情、委婉的声音演唱《哈哈哈吻》,在歌声中体验“母爱”的温暖。
教学难点:
前倚音的演唱技巧,知道装饰音对于歌曲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材内容分析:
歌曲《哈哈哈吻》由付林作词,谷建芬作曲,是80年代流行于大江南北的通俗歌曲。其词句简明,曲调通俗,饱含着浓浓的亲情,抒发了儿女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歌曲的旋律轻柔、甜美、略有起伏的,大多在偏低的音区中间进行着,给人以深情、亲切之感,很适合中学生演唱。孩子们在母爱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母爱就像空气一样环绕着孩子,又像空气一样容易被忽略。因此,这节课以“母爱”为主题,通过学唱歌曲《哈哈哈吻》以及“母爱”相关主题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他们对母爱的关注。
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发育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已经脱离了儿童时期对母亲的依赖,渐渐地与父母亲疏远了,有什么心事更愿意与同龄人讲,面对父母时却避而不谈。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理自己的父母,而这节音乐课,通过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运用了图片、古诗、优美的语言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大信息量地在导课、欣赏、歌唱、探究、延伸等教学环节中紧扣“母爱”,使学生在欣赏中震撼、思考、感动和升华。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口风琴、古筝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巧妙过渡
1、出示课件,同学们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几幅图片,这些图片向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生:母爱)
2、欣赏古诗《游子吟》。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五十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生:《游子吟》)这位诗人是谁?(生:孟郊) (师:播放诗朗诵flash课件《游子吟》)
师:这首诗还写了诗人对母亲的什么情?(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让学生说说有关母爱的歌曲。 (学生说出歌名)
(设计意图:图片、经典诗文课件导入新课让“诗”、“乐”融会,润物细无声。合理运用多媒体,巧妙创设情境,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
二、循序渐进,展开教学
1、(出示曲谱播放歌曲伴奏)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思考问题:
①、《哈哈哈吻》按照情绪划分属于那种体裁的歌曲?
a、咏叹调 b、抒情歌曲 c、歌舞曲
②、歌曲有什么风格特点?老师总结:这是一首抒情歌曲,4/4拍子,速度缓慢,节奏自然,旋律轻柔、甜美。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提问、点拨、引导法,让学生从音乐的体裁、拍子、速度、节奏等方面初步熟悉旋律感受音乐。)
2、了解作曲家
师:刚才我们听到这么温馨的歌曲大家知道出自那位作曲家的杰作吗? (师:上节课后,我建议大家上网去收集有关作曲家的资料,现在你们能展示一下吗?)(学生纷纷呈出自己在网上收集的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现在我校很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学校也开设了电脑课,学生有能力上网,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共同研究,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提前做好了预习,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开阔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胆量。)
三、层层深入,积极体验
1、再听歌曲(出示曲谱课件)
要求:用心默默跟唱曲谱,在跟唱的过程中找出这首歌曲中一些比较难唱的地方。
2、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出示课件:我在制作课件时点击录音功能用电子琴弹奏第一次有“倚音”,第二次没有“倚音”然后播放让学生自己去区分、去感受倚音的作用。最后经过学习和比较得出结论:有倚音演唱比较委婉、深情能更好表达歌曲意境美。)
3、轻声用“啦”音跟琴哼唱曲谱。(教师用口风琴吹奏旋律,学生唱曲谱,唱的不好的地方教师及时纠正。)
4、歌词理解。(抒发了儿女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5、对歌曲演唱声音的要求。
师:我们用什么样声音更能把这首歌曲唱好呢?(勿大声喊叫,声音要统一、柔美连贯。)
6、全班唱一遍。(师:请大家按照刚才的要求唱一遍)
7、歌曲处理
师:歌曲可用什么力度、什么情绪去演唱更能体现母亲那种浓浓的爱?(前部分甜美温和、速度徐缓,因此力度上要求较弱些,适合用mp。后部分充满深情适合用f力度演唱。)
8、分角色演唱,教师用古筝为歌曲伴奏。(可以分男女、小组等不同角色演唱)
师:中国有件极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古筝,古筝的音色古朴典雅,恬静柔美。下面老师用古筝给大家做歌曲伴奏,古香古色的演绎也能流露出歌曲所蕴含的母爱。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设疑、指导、演奏和放手让学生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学习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有感而发
师: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你现在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也让我们一起分享你所感受到的那份深切的母爱。(学生举手发言)
2、“爱心”计划
师:父母精心地把我们养育大,他们对我们没有过高的要求,也不索取什么回报,只希望得到儿女的理解和关爱。而我们青少年对待父母缺少的恰恰就是这些。尽管父母身体很好,尽管我们的年龄还小,但我们对父母的爱却不受年龄、时间的限制,理解、关心、照顾、体贴父母,正是我们感恩父母的真情体现。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制订一个“爱心”计划。(学生发言)
生1:送节日礼物。(生日、母亲节、父亲节等)
生2: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
生3:每月亲情对话一两次,可以发e-mail给父母。(告诉父母自己在成长中的烦恼以及希望父母帮助解决的一些问题。)
生4:了解父母的工作。(听听父母的心里话,了解父母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和苦恼?我们可以为父母分担些什么?)
……
3、温馨提醒
师:母爱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温馨,在这里请大家记住一个特殊的日子: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呢?(母亲节)这一天,请大家别忘了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祝福与感谢。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情感创设,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操与情感。并且愿意用这种亲情方式进行情感表达、思想交流,理解和感恩母亲)
五、情感升华
母爱是沙漠里的甘泉,是旷野上的绿荫,是雏鸟的窝巢,最后让我们把最美的歌献给我们最亲爱的母亲!(全体同学一起演唱《哈哈哈吻》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再次用深情、委婉的声音演唱《哈哈哈吻》,表达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深厚感情。)
六、布置作业
1、反复咏唱,体验歌中的情,背唱下来,铭记在心中,作为你的保留曲吧!
2、成长感言:请同学们给父母写一封信。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父母应该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和理解。你曾经与父母有过误会吗?你有什么话要对父母说吗?请同学们给父母写一封信,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愿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