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时,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明了,有助于快速理解,教案分享可以激励教师们不断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下面是述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上册《画》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3、复习巩固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教学过程:
一、看拼音写词语:
第一单元wànyīquánshuǐ dīng dōngbǎi huā qífàng zhī zú( )( )shuō huàgāo dàdepéngyǒuchūnfēngsuì yuè( )( )nǐ men hóng huā lǜcǎo yé yeqīnrénxíngzǒu( )( )( )( )( )gǔrénshuǐshēngduōshǎochùchùzhī shí bānɡ máng( ) ( )( )( )( ) ( )
第二单元xǐ shǒurènzhēnsǎo dìfù mǔ bàbɑ quán jiā( ) ( )( ) ( )( ) ( )ɡuān mén wán quán kàn zhehuàhuà xiào huànǎi nɑi( ) ( )( ) ( )( ) ( )shànɡ wǔshōu kàn nǚháitài duō shēnɡqìchū qù( ) ( )( ) ( )( ) ( )mínɡ liànɡtīnɡxiěhuí jiājiā xiānɡ xuéhuì( ) ( )( ) ( )( ) ( )hé chànɡxǐliǎnkāi huì( ) ( )( )
第三单元hé qìyǔ wén lǐzǐxiùqìxiānɡshuǐtīnɡ jiàn( )( )( )( )( )lián mánɡ ɡāo yuǎn yídìnɡ fānɡxiànɡyǐhòumínɡtiān( )( )( )niǎoyǔ huā xiānɡ zhǔyìzǒnɡhuìxiān shēnɡ( )( )( )( )ɡān jìnɡ ɡǎn kuài yìqǐ tónɡxuéɡōnɡrénzhuān xīn( )( )( )niánjíxiānjìntīnɡhuà shàoxiān duì( )( )( )( )mínɡ báiɡènɡduō shān qīnɡ shuǐ xiù( )( )
第四单元mǎ yǐ fáng qiánkōngfánggǔshīshùlínértónghuáng niú( )( ) ( )()()()()ɡuānbìqǐlìkěshìshìfēihuāduǒ lǜ yèfēijī( )( )( ) ( )( )shíjiān rànɡkāichónɡzihěnduōxiǎohéjiějie( )( ) ( )( )jiè shūjiānɡ hé jièyònɡ shū fánɡɡuò qù( )( )() (( )( )
第五单元kě pàɡēnqiánliánɡfēnɡlìliànɡzuìzǎoɡuǒ yuán( ) ( ) ( )( )yīn wèixiàoliǎn yánɡɡuānɡkěkǒukě yǐshítou( )( )( )bànfǎxǔduōzhǎorénbiéréndàochùnàlǐ dōu shì( )( )
( )xià zhù jiào shēnɡ zàijiàn dàxiànɡ liǎnshànɡ zuòɡōnɡ( )( ) ( )()()()zhàopiànɡōnɡyuánqiánmiànhuàxiànɡdiǎn tóu( )( ) ( )
第六单元shāzihǎijūnshíqiáozhúzishù miáo jǐnɡ kǒu( )( )xiānɡqīn shànɡmiàn wànɡjìxiǎnɡniànzhè biān( )( )( )( )( )pínɡyuánnánháixiǎoxiāfēipǎocǎo dì( )( )( ) ( )( )lǎo shīyuánláizhīdàokuài lè( )( )( )( )
第七单元cháng duǎnmiàn duì lěngdànrè qínglā chē sǎodì( )( )sòng gěishēnɡhuóɡànhuózhònɡhuāliàn xí( )( )kǔ tóu fēi chánɡxuéwènzhōnɡjiānhuǒbàn( )qìchēɡònɡtónɡshífēn yào shì méiyǒuhái zi( )( )rén xuǎndìwèiɡōnɡ ɡònɡqìchē( )( )
第八单元nán běi jiānɡnánhúshuǐ qiū tiānzhǐyǒu xīngxing( )( )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高楼、
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小鸟、
个数是8的有……小树
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上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空间关系;
2、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况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重点难点:
能确定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空间观念的培养,倾听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教学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师:(出示一棵大树图)今天是树爷爷的生日,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给树爷爷过生日,小鸟和小兔最先来,(出示小鸟贴在树梢,小兔贴在树下)
师:你能描述一下小鸟和小兔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可能只说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
师引导学生规范地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课题:上下 学生齐读。再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充分的描述小鸟和小兔的上下位置关系。
2、教学三个物体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师:小松鼠也赶来了(把小松鼠贴在小鸟和小兔的中间)现在你能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三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吗?
(学生任意选一只小动物来说,也要引导学生语言完整、规范)
3、教学一个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师:你能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小松树的位置吗?
师:小松树的位置还可以怎么说?
二、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1、摆一摆,说一说:在文具盒上放数学书,说说文具盒和数学书的上下位置关系;在数学书上放一个橡皮,说说数学书和橡皮的上下位置关系。
2、看图说一说
教师出示摆放的三个物体,让学生说说三个物体间上下相对位置关系。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1--2题
四、动手实践、深化新知
1、引导学生看书,动物园里建了一座新楼房,你认为这些小动物应该住那一层,请给它们分房子。
(学生动手贴动物头像)
说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及顺序。
2、找宝物
引导学生推理,根据第一句话推出宝物可能在号、号哪个盒内
根据第二句话,确定宝物在第号盒内。
3、教师把小朋友的头像做成小卡片,让学生操作,贴出它们在楼房的位置,再说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
五、总结收获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复习巩固11个生字;会写1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学生喜欢的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
在朗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在田字格中写好“方”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2、认识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指名读课题,读准儿化音。
二、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这课书里的11个汉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还记得它们吗
1、依次出示词语:
⑴数不清
指名读;数不清是什么意思 想想什么可以说是数不清的
⑵飘落
指名读;飘落什么样,用你的动作演示一下。
⑶云彩
指名读;
⑷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把这三个词放到句子中朗读句子。
⑸半空 回答 地方
指名朗读
三、初读
1、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句子都通顺,读完后标出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请五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得准确吗
四、细读
1、出示图片,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问:你看到了什么
2、指导读句子,读清楚雨点多,雨点是从哪儿来的,怎么落下来的。
3、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他们还聊起天来,他们都说什么了,请你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
⑴小雨点儿要去哪儿谁能读清楚。
有花有草的地方什么样,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图片。
小雨点儿,你们为什么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⑵大雨点要去哪儿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什么样,你们见过吗出示图片。
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
大雨点儿,你们为什么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⑶分角色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的话。
同桌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4、在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合作下,大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让我们快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⑴眼前的景色你喜欢吗
⑵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你想怎么读这段话,自己试着读读。
⑶指导朗读这段话。
5、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们喜欢雨点儿吗
6、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
7、雨点儿听了你们的话,高兴极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读课文吧!
五、课中操
六、指导书写“方”
1、笔顺。
2、要想把这个字写漂亮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
4、生写。
【板书设计】
12 雨点儿
小雨点图花更红草更绿图
大雨点图长出红的花绿的草图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5
一、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一年级下册第二章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 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五、教学过程 分析:
(一) 揭示课题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四) 课堂独立练习
六、教学困难分析及媒体
1、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运用flash动画及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演示掌握规律。
2、 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对复习的内容已基本掌握,相对于新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达到熟练巩固知识的目的。为此引用动画《十几减几》,将练习内容融入适当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算法。
七、课堂实施:
(一) 揭示课题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找规律,填表。
出示图片。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
(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出示动画: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
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
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4.小组活动,动手操作,重排退位减法表。(见课本第23页。)
(提供每组一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
小组合作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地排成一个表。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课本第24页的第1题。)
a.差是6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这个问题并没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范围。所以一开始学生会说出原来学过的10以内差是6的算式,个别学生还可能由14-8=6、15-9=6类推出16-10=6、17-11=6等尚未学习的减法算式。对此,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类,然后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节课复习的退位减法上来。]
学生可能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b.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
c.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四) 课堂独立练习
1.看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方格图小球图)
2.口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动画:十几减几)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6
第一单元 测量
1、学科数学课题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课型新授课时
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用手比出的1分米去量一量自己身体上哪两个部位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
学科数学课题千 米 的 认 识课型新授课时
学科数学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课型新授课时
板书设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学科数学课题吨 的 认 识课型新授课时
平均每人体重25千克,多少人重1吨呢
板书设计吨 的 认 识
1吨=1000千克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生活中的数学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
三、全课总结
要学生记下一些典型的物体的质量:
1个1角硬币重1克;
李老师重75千克;
一个同学重25千克;
一般的小汽车重1吨。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数学
1个1角硬币重1克;
李老师重75千克;
一个同学重25千克;
一般的小汽车重1吨。
教后反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