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范文网 >教案大全

12台阶教案6篇

通过教案的书写,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系统化的教案,教师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易于学生理解,下面是述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12台阶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12台阶教案6篇

12台阶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方法:

复述法和研讨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这个家是你避风的港湾,是你生活的根。随着我们渐渐的长大,我们的家也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我想都与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成为了你美好的回忆。那下面哪位同学能够打开你的心扉给我们讲讲你的家的故事呢?

二、展示课标及基础训练

1.在大屏幕展示本课课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感情。

(2)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2.检查生字词。(多媒体投放)

三、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学生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快速自读课文

(1)父亲为什么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子?

(2)父亲是怎么造成的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的?

(3)新屋子造好了父亲发生怎么的变化?

2.学生读后思考、讨论、明确以上三个问题。

四、合作探究,感知文章

1.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并就文中内容提出问题。

2.学生将提出的问题拿到班级同学中进行讨论,并得出答案。

3.教师就同学提出的问题及其解答进行指导总结。

4.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在提出相应的问题加以补充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文章时解决。)

五、合作研讨,把握父亲形象

小组研讨,后把结果在全班交流。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六、深入品读,体会写法

同学找出本文中关于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并朗读,说说它们的作用。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节。

七、问题研究,把握

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八、拓展延伸

说一说我们自己的父亲。

12台阶教案篇2

课堂活动目标:

1. 知识活动目标:把握小说要素。

2. 能力活动目标:学习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 情感活动目标:理解、尊敬、热爱父辈。

课堂活动重难点:

1. 重点:课堂活动目标之1、

2. 难点:课堂活动目标之3

课堂活动时间安排: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台阶

由《背影》一文的导入。

二、走近台阶 了解作者李森祥

学生交流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后进入浙江省广电局从事专业影视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现已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有我们熟悉的《天下粮仓》等。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生活中的他同样保持着朴实无华的风格 。

三、用三分钟的时间速读课文。

1、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的内容。

四、走上台阶,认识父亲

为建造九级台阶父亲做了哪些事情?

五、离开台阶,感悟父亲

1.以“父亲是一个————的农民”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2.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

六、联系生活,感恩父母

我心中的父母

七、板书设计

12台阶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

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情感目标:

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自渎课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投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

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情感目标:

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一):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后进入浙江省广电局从事专业影视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现已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有我们熟悉的《天下粮仓》等。

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生活中的'他同样保持着朴实无华的风格。

2、检测字词

字词略,详见投影

三、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吗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幸劳,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2、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几十级,自己家的台阶只有3级,被人家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觉得自己没有地位”,想有地位却没有地位,所以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

3、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师: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的尊重。也是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

4、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造台阶、赢得尊重)父亲做了些什么?

师: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而现实可能性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它必须经过漫长的、艰辛的奋斗。

事件详见投影

四、走进人物

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个性表达1、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个性表达2、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个性表达3、敢想敢做、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朴实厚道、和善谦卑、倔强。

个性表达4、请以“台阶是父亲的xx”来谈谈。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台阶是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阶是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表达5、请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xxx”来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

2、读懂作者。

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你能感悟出作为农民儿子的作者对父亲的那种浓浓深情吗

师:歌颂了父亲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那不变的追求、但在文章中,我们更可感悟到的是一种凄楚、辛酸与同情。

五、佳句赏析: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明确: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第一人称叙事,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样的外貌描写有什么特色?

明确: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父亲,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了,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作者抓住了他的个性特点微妙的写出了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

六、比较分析:《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异同之处。(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同:都是表现父亲的文章,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异:《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地感受父爱。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七、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八、拓展延伸

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

投影图文

九、布置作业

想想你的父亲,学完这篇文章,你一定有许话想对你的父亲说,请用笔记下你最想对你父亲说的话!

12台阶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部分词语。

2、能谈谈父亲形象的含义。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2、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

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和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认真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下已安排了朗读,课堂上在阅读中诵读,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研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合作探究,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的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父亲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父亲鼓励你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在人生的风雨面前,父亲的坚韧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强大,他用行动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一读、整体感知】

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课下已经安排了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扫除了文字障碍,熟悉了课文。为了能对文章有更明晰的认识,我给大家提供了三个要点,作为复述这篇文章的提示,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用几句较完整的话,包括这三个要点,来概括、复述本文。

(通过复述,学生再次熟悉了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通过课下、课上两次不同要求的读,特别是在复述过程中抓住重点的读,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读、读懂人物】

通过复述,我们再次熟悉了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接下来的问题研讨环节中,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让父亲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1、台阶在父亲心中意味着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吗?

明确:地位,受人尊重,“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明确了这个问题,找到了这句话,我们也就抓住了本文的“文眼”,这对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和任务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大家对抓关键句理解全文这个方法有更深的体会,我们将全文分成几个小问题来研讨,在研讨中体会文章的情感。

①、父亲为什么觉得我家的台阶低?

[明确:因为家乡有个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从这一点,你能勾勒出父亲的什么形象?

[明确:自尊、不甘人后、上进??]

②、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亲付出了哪些努力来准备?请找到文中具体句子流畅的读出来,如果可能,请同时谈谈由此感知的父亲形象。以下几个问题要求相同。

[明确:节俭、勤劳、有远大目标、吃苦耐劳、用劳动兴家立业、坚忍不拔、辛苦]

③、艰苦的准备后,新屋开工了,父亲无疑是兴奋的、幸福的,尤其对于造台阶,文中如何描写的?父亲是什么形象?

[明确:描写略。为梦想而努力,不怕吃苦,谦卑]

④、造好高台阶,父亲心愿达成,父亲坐在上面什么感受?为什么?

[明确:描写略。极不自在:长期无地位,不受重视,形成的自卑心理,难以消除]

小结: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梳理,相信刚才模糊的父亲形象在你心目中,应该已经是清晰、生动、立体了起来,谁能用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来总结一下父亲的形象?

[明确: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父亲老实厚道,吃苦耐劳,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小结:看来,要想很好的阅读一篇文章,先抓住关键句,然后再细细感知,会比较顺利。这个方法看来同学们有所掌握。

(此环节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掌握这种阅读方法。另外对人物形象进行总结展示是考虑到学生在表达时不是很完整、连贯的情况,引导他们会完整、流畅表达。)

?三读,读出技巧】

读书还有一境界:读出作者的写作技巧。我们就从中借鉴本文写作技巧的几个方面,为了便于大家体会,我们通过分析几个问题来学习。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台阶上费了大段笔墨?

2、为什么造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

3、父亲的脚的'细节描写与有关吗?文章较详细的写了父亲的脚板的泥沙以及洗脚一节,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无关,可以删除吗?写作技巧:围绕中心选材、安排详略、巧于铺垫

(学生自发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此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系统、完整的印象。

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注意对问题分层次整理,给每个学生机会,以提高其自信心。)

?拓展延伸】交流——读懂自己

这正是读书之境界:读懂人物、读出技巧,当然,还应该读出自己。那么,谁能聊一聊你自己的父亲,或你知道的父亲的品格或胸怀?(引导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的父亲或所知道的父亲,要求抓住父亲的特点,叙述清楚、生动、突出重点。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结】

今天文内的父亲形象让我们多少有些沉重,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让我们心潮难平。是啊,他们的愿望在我们看来可能并不精彩,但他们活的实实在在,他们血管中流淌的那份自尊与坚韧,恰恰是构

建人生重要的支柱。让我们在这一首深情的颂歌中、在内心深处衷心的道一声:辛苦了,我的父辈们,谢谢你们!

(视频播放歌曲《父亲》)

(继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感动之中,更深刻的理解父辈人,为本课画上一个感性而圆满的句号。)

?附板书设计】:

台阶

心愿准备建造熬不住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要强尊重坚韧谦卑

12台阶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小说。塑造了一个父亲的形象,一个用大半辈子建一座高台阶的房子的农民,因为他觉得台阶高,地位就高。所以他不怕辛苦,以坚韧的毅力来实现他的愿望,学习这篇小说,要引导学生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去感受父亲的内心,以理解父亲,尊重父亲。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难重点:

1、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投影仪 录音机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导语: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凹( ) 凼( ) 门槛 ( ) 涎( )水 揩( )

嘎 ( ) 筹( )划 黏( ) 尴尬 ( ) 撬(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要求学生在书上圈点勾画,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讨论、理解、了解人物形象。思考题:①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②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③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将自己的理解和疑难问题,通过四人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然后进行课堂发言。提示:a.“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b.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c.父亲为此付出的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三、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教师导学:下面我们思考讨论一下,父亲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最受感动和最能表现父亲形象特点的情节,读一读,议一议。思考题:①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②“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段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③为什么失去了一部分劳动能力的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④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提示:教师可指导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第1、2、5、12、14、20、22、25、28段,概括父亲这一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引发想像,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合乎情理。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理解突出重点,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四、质疑问难

思考题:①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②“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同时,这一形象还告诉我们,农民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根源在于经济落后。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五、拓展延伸

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六、课堂总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七、布置作业

写作练习:请自选角度,选取一件事,写出父亲的一种性格。字数在300字以上

八、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线索:台阶

父亲:勤劳 善良 谦卑 顽强

九、课后反思

12台阶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

2、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3、抓住全文线索,学习如何选材。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三、策略和方法:

教师,学生合作探究。(析读法、讨论法)

四、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字词,思考课后问题,了解课文内容。

老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语:我们学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深深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看到了在困顿中前行的身影,在我们的眼中,父亲是含蓄的、坚韧的,默默承担家庭的重任,

压弯了腰板……今天我们学习一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位父亲。

简介作者,明确学习目标。

李森祥(1956??

):衢州人。作家。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小学老师》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编剧之一,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二)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速读课文,简略概述故事内容(提示:谁干什么?)

2.提示思考:

a、父亲为何要造一间有台阶的房子?

b、父亲是如何造起一间有台阶的新屋?

c、新屋造好后,父亲变得怎样了?

3、学生表述:讲述的是一个……的故事。

(三)研读赏析,领悟人物形象

1.再读课文,看看作者还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父亲,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分析一下。

学生细读、思考、交流。

2.提示思考:

a、造屋原因的关键一句话是什么?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文眼)。(分析本句,感知父亲形象。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我们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b、从那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

c、作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

d、品味下列语句,谈出你的感受:

①“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感情?

②“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e、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3、学生表述:在我心中父亲是一个……的人。

4、主旨: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了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学生表述:台阶是父亲的……

为了台阶,父亲……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父亲是这样一个老实厚道、谦卑而又要强的农民,那么你认为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房子仅仅是为了显示地位吗?若不是,那又是为了什么?(生:a、实现自我价值

b、追求人生目标c、为了子孙后代……)

2、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宏愿劳苦了一生,但是,当新屋真的建成了,父亲却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吗?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学生表述:父亲,我想对你说……

(五)、布置作业

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选一个角度写下来。

*教师

同学们,这文章通过描写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感人故事,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但文章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楚与辛酸。我们在探究的文学魅力的同时,更应关注一下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现状。我们应将亿万农民的希望铭记在心,发愤图强才是!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课后记:

本教案的设计旨在通过教师的,学生的自主探究,完成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人物形象的分析。本教案的特点在于通过问题组,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故事的特色,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学法的指导贯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之中。

板书设计:

台阶高, 老屋:三级台阶 拼命硬干

主人的地位 父亲 坚韧不拔

就 相应的 高 新屋:九级台阶 艰苦创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双12充值活动方案5篇

小班12安全工作计划优质7篇

的12岁生日演讲稿5篇

小班12安全工作计划推荐5篇

12·9演讲稿推荐8篇

12月工作心得体会7篇

12月的计划工作计划5篇

12·9演讲稿优质8篇

12岁生日父演讲稿7篇

12月的计划工作计划最新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764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