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老师上课的重要依据,也是为了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案是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文本,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中班逛超市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逛超市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饮料色彩。
2、学习按颜色给饮料分类。
3、通过自制饮料体验到自己动手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布置饮料超市,榨汁机三台,洗净切成小块的新鲜水果三盆,各色皱纸每组一份,胶水每组一盒,抹布,音乐磁带两盒。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饮料色彩。
1、(带幼儿到室外)师:“今天天气真好,宝宝们,我们一起到饮料超市去玩吧,现在我们出发吧。”(开火车,放音乐)
2、“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饮料,宝宝们看看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指导幼儿说出苹果汁、橙汁,红色、黄色……)
3、“请每个宝宝挑选一瓶自己喜欢的饮料坐好,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饮料。”(幼儿相互交流)
4、“哪个宝宝愿意来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饮料?宝宝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把饮料送到他们家里去吧。”
(二)学习按颜色给饮料分类1、“快看,哇、这些饮料真漂亮,它们是五颜六色的,宝宝们,你们能不能把一样颜色的饮料放在一起呢?(能)那我们来摆摆好吧。”
2、“呀,宝宝们真能干。你们把饮料排得这么整齐,而且还把一样颜色的饮料放在一起。我们来说说看,这些是什么颜色的饮料?(幼儿说)
3、“你们想不想给这些不同颜色的饮料做标记?(想)(贴上水果卡)这些标记没有颜色,今天就请宝宝们来给这些标记贴上颜色。(教师出示一张纸)这是什么颜色?(红色)红色的标记送给那种饮料?(红饮料)我们可以用手撕、用小剪刀剪,哪个宝宝来试试?(某某真能干,大家鼓鼓掌)我们一起来给饮料做标记吧。(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宝宝真能干,给红饮料做了红标记,给蓝饮料做了什么?(蓝标记)给橙色饮料做了什么标记?(橘红色标记),给绿色饮料做了什么?(绿标记)”
(三)自制饮料,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1、师:“饮料可以买,也可以做。水果还可以变成饮料,你们看,妈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水果块。这是什么呀?(出示三种水果)什么颜色的?呆会儿来看,这些水果回变成什么颜色的饮料?(同时榨黄瓜、西瓜、桔子)放音乐。
2、宝宝真能干,我们一起做好了饮料。你们看,刚才超市里的饮料老师已经给倒出来了,我们每人拿一根吸管去喝不同的饮料,看看什么颜色?尝尝什么味道?(一边问一边说)我们再把这些饮料带给其他的小朋友尝尝。
幼儿园中班逛超市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白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
2、通过水果逛超市,让幼儿清楚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卡片、自制好的“钱”、水彩笔、图纸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1、师生互动、问好。
2、引入语:小朋友都有去过逛超市的经验把,那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说你们在逛超市时所遇见看见以及你们是怎么排队和付款的。
3、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引导,让幼儿懂得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拆商品、付款时要排队,做一名文明的小顾客。
情景表演
1、“今天老师要开一个水果超市,要请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当营业员和小顾客,好不好。”
把幼儿按人数分成3组,一组当营业员,其他2组当小顾客。
2、把水果卡片和“钱”按人数分给幼儿,开始进行,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角色说“请……”
“请用……”
二、结束活动
1、“小朋友们今天都买到自己喜欢的水果,那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把你们喜欢的水果画下拉送给老师好不好。”
2、把水彩笔和图纸按人数分给幼儿自由绘画。
幼儿园中班逛超市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2、学具:超市售货员(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2、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有重点的介绍“超市售货员”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第一、二组:超市售货员(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第三、四组:给一样多的发花(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第五、六组:一样多的放一起(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超市售货员”的活动。
3、活动评价。
幼儿园中班逛超市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购物过程中交流、选择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能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争做文明顾客。
3、引导幼儿学习选择商品等超时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购物篮、代币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宝宝超市开业了,我们一起去购物吧!
二、展??
1、参观超市。
带领幼儿参观超市,感受商品丰富的种类,观察商品的摆放的位置。
2、在实践中体验购物的乐趣,学习超市购物的基本常识。
(1)交流超市购物的程序。
提问:我们在超市里应该怎样买东西?怎样挑选商品呢?
小结:要想好自己需要什么;先看好物品的价格,觉得价钱合适再买;
买东西的时候仔细对比挑选,选完后到收银台结账。
(2)鼓励幼儿做文明顾客。
提问: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呢?
小结:要轻拿轻放物品,选好物品如果不想要了,要放回原处或者指定位置。
(3)请幼儿自由购物。
(4)引导孩子到收银台结账。
3、讨论、交流,讲述超市购物的感受。
(1)展示并并讲述自己买到的商品,体验购物的快乐。
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自己买到了喜欢的东西,高兴吗?
(2)引导幼儿回忆买东西的过程。
4、进行品德、安全等教育。
提问:
(1)你是怎样做文明顾客的?
(2)如果碰到喜欢但是并不需要的物品怎么办?
(3)如果和家长走散了怎么办?
三、结束
1、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
2、在区域活动中布置小超市。
幼儿园中班逛超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与同伴合作购物,体验与同伴一同购物、合作分享的快乐。
2、了解超市里物品的摆放规则,感知超市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遵守外出时的注意事项,做文明宝宝。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
2、请家长为每位幼儿准备一元钱。
3、教师事先与附近的超市取得联系,商量好参观事宜。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商品,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
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里买来的吗?超市中人们是如何选购物品的?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去超市参观和购物的注意事项。
提问:
(1)去超市购物要提前做好什么准备?
(2)超市购物的顺序是怎样的?(拿购物筐-选择需要的物品-看清楚价格-去收银台结帐)
(3)如果你选择的物品价格超出了一元钱怎么办?(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如只选择一元钱的物品、和同伴合作购买、和商家商量拆零出售等)
3、教师与幼儿共同参观超市并自由购物,体验参观和购物的快乐。
(1)引导幼儿认识超市的标志,向超市的叔叔阿姨问好。
(2)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有哪些商品以及商品的摆放规律。
(3)引导幼儿观察商品上的标签,知道其用处。
(4)幼儿自由购买物品,了解购物过程以及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
(5)和同伴分享所购物品。
4、教师组织回班,引导幼儿反思在超市购物的情况,增加对超市结构和布局的'了解,进一步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提示:
1、如果幼儿园附近没超市,也可以选择参观商店、菜市场等。有此活动可以在多个领域中进行。可以将它与语言、美术、数学活动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幼儿相关的经验。如结合数学活动学习分类、了解生活中数字的更多含义等;结合美术活动设计超市标志、制作各种商品等。
2、将美术活动中制作出来的各种商品,或者请家长帮忙收集到的各种物品投放到活动区角,师幼共同布置超市,开展超市游戏。
3、建议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购物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认识超市的商品和设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