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案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案的写作内容是包含教学重点和教学过程的,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幼儿的音乐教案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幼儿的音乐教案篇1
课堂游戏:
泥娃娃
活动目的:
1.感受音乐的旋律,在初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做动作。
2.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模仿泥人动作,并能进行大胆改编。
活动准备:
不同动作的泥人(玩偶)、动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泥人,引发小朋友兴趣.老师:瞧老师这儿有一个什么?你们看它好玩吗?它是怎样来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好吗?
2.听音乐,熟悉乐曲旋律,模仿木偶的动作。老师:说了这么长时间,泥人着急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一起来跳舞,我们看看泥人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
3.老师:小朋友想不想和泥人一起跳舞啊?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听音乐,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出泥人的动作来。
4.引导幼儿选卡片,做动作。
关于幼儿的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帮助老人的快乐。
2、培养幼儿合作演奏能力,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3、学习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诙谐、风趣。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让幼儿懂得关心帮助老人的道理。
2、难点是要求幼儿合作演奏。
活动准备:
1、老奶奶头饰一个,带有字宝宝的鸡蛋图片、母鸡图片、青菜图片、小鱼图片、萝卜、黄瓜、西红柿模型,蚕豆、毛豆、小豌豆图片、菜篮子各一个。
2、节奏乐谱:
3、铃鼓、沙锤、大鼓、钹打击乐器若干。
4、歌曲磁带:《我帮奶奶去买菜》
教材分析:
本活动对中班孩子来说,一课时难以完成。针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我把此活动分为2次活动来进行。
活动一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帮助老人的快乐。
2、学习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诙谐、风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重点让幼儿懂得关心帮助老人的道理。
2、难点:诙谐、风趣的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老奶奶头饰一个,鸡蛋图片、母鸡图片、青菜图片、小鱼图片、萝卜、黄瓜、西红柿模型,蚕豆、毛豆、小豌豆图片、菜篮子各一个。
2、节奏乐谱:
3、超市一角区角布置。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歌曲《好娃娃》
(二)游戏导入活动:教师和幼儿玩游戏《谁来帮帮我》,教师带老奶奶头饰,说出自己的困难,让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做法,激发幼儿帮助别人的愿望。
师:刚才歌曲里唱的好娃娃,又给奶奶端茶,又给爷爷搬搬凳,他们真是个好娃娃。
师带老奶奶头饰后对幼儿说:今天的天气真好,我想到超市里去买些菜,可是我拿不了,应该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做法)
幼儿大胆回答出自己的做法:()教师带幼儿做游戏:《我帮奶奶去买菜》(此环节帮幼儿熟悉了歌词内容)
(三)新授:
1、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打出节奏
2、教师有节奏的教读歌词。
3、提问:(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
(1)今天的天气好不好?
(2)谁和奶奶去买菜?
(3)你帮奶奶都卖了什么菜?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或实物模型和形影的字宝宝。)
(4)鸡蛋怎么样?
(5)青菜怎么样??
(6)母鸡怎么样
(7)鱼儿怎么样?
(8)还卖了什么菜?(引导幼儿有节奏的说出)
4、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教师扮老奶奶高兴的样子自然的唱出歌曲《我帮奶奶去买菜》)。
5、教师清唱逐句教唱歌曲。(教师注意强调反复记号的唱法。)
6、教师弹琴逐句教唱。
7、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唱。
8、科学渗透教育:教育幼儿多吃新鲜蔬菜、豆类、肉类、蛋类等食物,对身体有好处。
巩固练习:
放音乐《我帮奶奶去买菜》,让幼儿玩逛超市的游戏。找一幼儿扮老奶奶。找几名幼儿当棒老奶奶买菜的小朋友。
延伸活动:
绘画:《我喜欢的菜》。
活动二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合作演奏能力,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3、引导幼儿学看乐谱打节奏。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培养幼儿合作演奏能力,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2、难点:幼儿合作演奏、学看乐谱打节奏。
活动准备:
1、节奏乐谱:
2、铃鼓、沙锤、大鼓、钹打击乐器若干。
3、歌曲磁带:《我帮奶奶去买菜》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歌曲《我帮奶奶去买菜》
(二)欣赏打击乐《我帮奶奶去买菜》激发幼儿参与打击乐活动的兴趣。(教师播放歌曲《我帮奶奶去买菜》教师随音乐进行一种乐器打击。)注意:教师极力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
(三)出示打击乐图谱,师幼共同分析节奏特点,尝试正确的打击节奏。
(四)请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分组学习用乐器打击节奏,逐渐到四种乐器合奏演奏。
巩固练习:
师幼轮流做指挥者,以增加演奏者的趣味性,以便更好的感受乐曲的情绪。
活动延伸:
把乐器投放在表演区,让幼儿自由演奏。
活动反思:
本活动只要是让幼儿懂得体验帮助老人的 快乐及让他们感到他们的父母为他们所付出的心血,回家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还让他们从小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小百科:奶奶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nǎi n
关于幼儿的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区分小鸡走与老鹰飞的不同音乐,会做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角色特点。
2、知道找空地方,不与同伴碰撞。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场景设置:草地
游戏组织:
一、自编故事《老鹰抓小鸡》,引起幼儿兴趣
二、倾听音乐,区分小鸡走与老鹰飞的不同音乐,学做小鸡走、捉虫、老鹰飞等动作
三、幼儿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全体幼儿当小鸡,教师当老鹰,游戏熟悉后也可请小朋友当老鹰。
音乐(一):小鸡出来找虫,玩耍。
音乐(二):老鹰飞来了,小鸡们立即蹲下,表示躲起来了,老鹰飞一圈后,没见到小鸡,灰溜溜地回家了。
音乐(一):小鸡继续在草地上找虫,玩耍。
2、幼儿完整玩游戏
提醒幼儿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学会四散地做动作,互不碰撞。
老鹰出来时,小鸡能努力控制自己蹲下不动,不被老鹰捉到,体验成功的快乐。
关于幼儿的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感受歌曲优美、恬静的意境,了解歌词的大概意思。
2、通过听、看、给图片做标记及用衬词伴唱等,了解歌曲并体验歌曲的美。
3、对欣赏歌曲感兴趣,乐意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1、电脑及放映设备。
2、小图片、笔,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了解歌词的大概意思。
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辅助问题:是优美恬静的?还是欢快、热闹的?)
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倾听、欣赏歌曲,在附的小图片上做标记。
1、教师提问:小图片上有什么?
2、教师指导语:请小朋友一边听歌曲,一边在小图上做标记,歌里唱了什么,你就在相应的图画上画勾,如歌里唱了月亮,你就在月亮上打勾。
3、倾听一遍歌曲。
4、教师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你能不能用像阿姨一样好听的声音说呢?
三、看录像,边欣赏歌曲。
1、教师指导语: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动听的歌曲是谁唱的?(介绍歌曲的名字及演唱者)
2、看录象中的歌词意境。
3、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歌词很有意思,(屈老师 )每唱一句之后都要唱一句“咿啦啦……”
四、边看录象,边参与伴奏。
1、教师提问:你们想和阿姨一起来唱歌吗?用什么样的方法为阿姨来伴唱呢?(幼儿伴唱咿啦啦……”)
2、教师示范唱一句歌曲,指导幼儿用“咿啦啦……”伴唱。
3、看录象,完整地伴唱。
五、结束语:
?半个月亮爬上来》是一首青海民歌,我们祖国很大,有很多好听的民歌,下一次再给你们介绍好吗?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优美的民歌,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接触和了解我国的各民族风土人情,因为这是一首很静的歌曲,没有动作也没有表演,所以在活动时我设计了让幼儿参与的打勾这一环节,让幼儿主动去思考去参与。有点欠缺和仓促的是我想让幼儿参与伴唱的活动没有达到效果,我原来想让幼儿以合唱队的形式来伴唱的,结果匆匆忙忙收场。
关于幼儿的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春天来了,告诉幼儿歌曲的名称“小树苗”
2、感受歌曲的三拍子节奏,学唱歌曲。
3、在感受歌曲的内容中知道小树苗长大了,学习用动作和排序画来表现。
环境创设:带幼儿去观察春天的一些特征,了解小树苗。
重难点:了解春天的特征,用不同形式表现春天的小树苗。
活动流程:听歌曲——感受三拍子节奏——学唱歌曲——表现歌曲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知道春天来了,引起幼儿注意
春天来了,我一起唱起歌好吗?看看谁来表演了?复习表演歌:“春天”要求幼儿在表演结束时摆好动作老师来拍照。
二、听歌曲学歌曲
春天的小动物带来了谁?出示小树苗图片。小树苗带来了好听的歌曲:
1、老师弹唱歌曲,幼儿知道名称。
2、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3、老师一边用歌词来重复幼儿听到的歌词。
4、歌曲的曲调和以前的歌曲有什么不同?让幼儿感受曲子的优美。
5、幼儿听歌曲,再次感受曲子,跟老师学习打三拍子的重音。
6、幼儿听老师唱,打三拍子。
7、幼儿跟唱歌曲,想想小树苗是怎么长大的?
8、我们用动作来表现小树苗的长大好吗?(动作来表现小树苗长大)
9、请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三、画画成长的小树苗
1、看看老师刚才把你们的小树苗的照片拍下来了,出示图,看看对吗?
请你们帮我拍拍照好吗?(从小到大排序画)
2、请你们也把小树苗的照片画下来好吗?
3、幼儿画画小树苗的成长图。(展现在班墙面)
关于幼儿的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谱,学习秧歌的基本步伐和简单动作。
2.知道秧歌是汉族的一种传统特色舞蹈,感受秧歌热闹、喜悦的舞蹈特性。
3.乐意主动参与学习和表演活动,体验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秧歌舞录像、音乐资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绸带等。
3.秧歌舞图片、十字步图谱、秧歌动作分解图谱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展出秧歌舞的图片,让幼儿欣赏。
教师:老师带你们去个非常热闹的地方,看看那里的人们在干什么?
2.幼儿自由欣赏图片,模仿动作。
教师:他们在干什么呀?你可以学一学他们的样子。
(二)欣赏《秧歌舞》,了解它是我国汉族的一种传统特色舞蹈。
1.教师介绍秧歌舞,丰富幼儿知识。
教师:有谁知道这种舞蹈叫什么名字?你愿意学一学他们的样子吗?
2.欣赏《秧歌舞》录像,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教师:老师还带来了这些叔叔阿姨跳舞的录像呢,想看吗?
(三)学习《秧歌舞》
1.回忆录像内容,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作。
教师:叔叔阿姨跳得真好啊!你特别喜欢哪一个动作?请你来学一学。
2.了解十字步是秧歌舞最基本的步伐,结合图谱练习。
教师:学习秧歌舞有一个秘诀,(神秘地告诉幼儿)那就是十字步。
3.幼儿选择动作的分解图谱,自由模仿跳秧歌舞。
教师:请你选自己喜欢的动作,看着图谱来学一学秧歌舞。学会了一个动作还可以换另一个学一学。
4.对于能力差的幼儿给予帮助,还可以建议他们看着电脑视频模仿。
教师:如果你遇到看不懂的,可以问一问其他小朋友或老师,也可以请教一下电脑博士。
(四)自由表演秧歌舞
1.引导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
教师:你学会秧歌舞的动作了吗?谁愿意把自己学会的动作和一下?
2.请大胆表现的幼儿当小老师,教大家学习动作。
教师:还有谁也学会了这个动作?你们一起来表演看看。没学会的小朋友可以跟他们再学一学。
3.配合道具,集体表演秧歌舞。
教师:秧歌舞会开始啦,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舞起来吧!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将秧歌舞的稠带和手绢花投放至表演区,幼儿继续表演秧歌舞。
创编活动:引导幼儿创编秧歌舞动作,并画出动作图谱,模仿。
家园活动:利用络视频资源,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民族风情。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