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案例和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的教案应当注重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好牙齿坏牙齿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好牙齿坏牙齿教案篇1
活动科目:健康
活动名称:保护我们的牙齿
活动目标
1、了解蛀牙的原因及其不良后果。
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3、认识牙齿保健的方法。
4、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
2、牙膏、儿童牙刷、成人牙刷、时间较久的牙刷。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牙齿图片,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老师展开挂图讲述故事《小狮子卢比的麻烦牙》。
(1)根据故事内容与幼儿讨论。
(2)引导幼儿说出牙痛的经历,去看牙医的经历。
3、老师与幼儿讨论蛀牙的形成原因。
(1)老师:有蛀牙了会怎样?
老师:为什么会有蛀牙?怎样才能防止蛀牙的形成?
(定期检查牙齿、少吃甜食、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吃完东西要漱口、早晚要刷牙等。)
(2)老师:很多人有刷牙的好习惯,可还是有很容易有蛀牙,这是因为刷牙的方法不对,他们只是随便刷刷,根本没有把每一颗牙齿刷干净。
4、介绍刷牙的注意事项。
(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牙刷,请幼儿比较这些牙刷。
①牙刷的大小。
②刷毛的材质。
③牙刷的新旧。(使用时间)
(2)教师小结,教师引导幼儿定期换新的牙刷。
(3)老师展示挂图,介绍刷牙的步骤。
(4)拿出刷牙过程图做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如何正确地刷牙,老师一边示范一边提醒幼儿:刷牙重要的是刷牙时要确保每一颗牙齿都可以被刷到。
总结:养成了刷牙的好习惯后,小朋友还要少吃甜食、定期检查牙齿、吃完东西要漱口等,才能确保牙齿宝宝的健康噢。
好牙齿坏牙齿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刷牙的正确方式,并学会保护牙齿
活动准备:
教具:
1、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2、蛀牙形成的图片
3、《爱吃糖的老虎》课件
学具:牙刷1个,每人一块饼干,每人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交谈,引出牙齿课题。
师:xx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昨天去哪了吗?【我去补牙了,我的牙齿上有个小洞,很疼】
师:小朋友肯定很想知道他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就先来做个试验吧。
二、试验对比做铺垫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
引导幼儿讨论
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
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三、找蛀牙。
1、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上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蛀牙”。
3、观察蛀牙。
四、组织幼儿讨论蛀牙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什么滋味?饼干为什么会甜?
3、出示蛀牙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蛀牙。
五、预防蛀牙,保护牙齿。
1、观看课件,启发幼儿讲一个连贯的故事。
2、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六、活动延伸:观看《爱吃糖的老虎》回答问题
1、老虎为什么牙疼?
2、糖为什么会坏掉牙齿?
3、老虎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好牙齿坏牙齿教案篇3
活动设计思路:
1.小班幼儿正处在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该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有限,通过这次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词句,还可以让孩子对刷牙和保护牙齿产生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常规的培养和形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刷牙的正确方法;
2. 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了解爱护牙齿的基本常识,少吃甜食,早晚刷牙;
3. 在通过学习儿歌操的过程,发展手指(小肌肉)和肢体活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
1. 一个小熊拔牙的故事2. 自制小牙刷和小熊头饰若干3. 儿歌操《小牙刷》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2.进入主题,
具体内容:
a. 教师先给幼儿讲一个《小熊拔牙》的故事;
b. 老师:"小熊有一口白白的牙齿,所以它笑起来很漂亮,可是后来小熊的牙齿为什么会变黑的? "幼儿:"因为糖吃多了(睡觉的时候都在吃)""因为不刷牙"
c. 老师:"小熊的牙齿变黑了,又难看又疼,我们可不要像它一样,对不对啊!"幼儿:"对!"老师:"嗯!所以,老师今天就要教大家一个刷牙操,帮助小朋友们保护我们的小牙齿,好不好呀!"幼儿:"好!"a.先提示幼儿刷牙前要做些什么: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挤上牙膏,在杯子里盛满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
d. 教师教授儿歌《小牙刷》,并同步作牙刷操的示范动作小牙刷,手中拿, 挤点牙膏把牙刷, 上面刷,下面刷, 唰唰唰唰, 唰唰唰唰, 牙 齿 刷 得 白 花 花。 教师一句一句教幼儿唱儿歌
e. 教师带幼儿边唱儿歌边做动作
备注:
1.如果条件允许,活动开始我会让幼儿围坐在我的身边,以便拉近师幼间的情感和距离;2.幼儿的回答可能没有我设计的那么整齐和规范,在活动当中要适当地进行指导和纠正;3.幼儿的回答若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或者与本话题无关,要注意倾听并加以引导,而不是不予理睬;4.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与幼儿的交流、互动,对于幼儿的表现要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对于内向、胆小的幼儿,可以给予肢体语言,如拥抱、抚摸等,但由于陌生的关系,幼儿可能还不能适应与你亲近时,不要强求;5.动作的难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活动小节:
1.小班幼儿正处在三岁至四岁之间,也正是性格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的行为规范或卫生习惯作为教学内容,促进幼儿发展;
2. 小班的幼儿的观察力刚刚萌芽,还没有学会关注周围事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语往往很难引起小班幼儿的关注,在学习时经常会出现观望游离状态,教师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告诉幼儿,对幼儿行为的赞同或者是不满,(如:竖起大拇指、点头、摇头、不说话、亲亲、抱抱等),使幼儿能直观地感觉到教师对他行为的评价,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3. 要时刻注意与幼儿沟通,把握交流机会,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使关系更为融洽;
4. 老师的活动指导对幼儿习惯的培养和行为的发展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家园一致共同教育,才会让每个幼儿真正做到爱护牙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如亲子活动,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茶话会等),让家长们了解让幼儿们如何正确地刷牙以及刷牙的重要性,并在家中进行日常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幼儿养成每天刷牙的好习惯。
好牙齿坏牙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各个牙齿的名称,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及生长特点。
2、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3、培养幼儿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牙齿模型一个
2、牙刷、牙膏一套
3、小镜子人手一个
4、ppt课件:课件(一)《爱吃糖的老虎》,课件(二)牙齿的介绍,课件(三):刷牙的安全,课件(四)刷牙歌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
(一)《爱吃糖的老虎》,引出课题。
1、小朋友,谁是森林中的百兽之王呀?(老虎)
2、大老虎可威风了,小动物们都害怕它。尤其是小狐狸,见了它就跑,可是今天,小狐狸不害怕大老虎了!——为什么呢?你想知道吗?那咱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3、播放课件《爱吃糖的老虎》。
4、师:小狐狸为什么不害怕大老虎了呢?
5、师:大老虎的牙因为糖吃多了生病了,一颗一颗全都脱落掉光了,那小朋友,你们的牙齿健康吗?
6、小朋友照镜子观察牙齿。
(请小朋友对着小镜子笑一笑,露出牙齿,并用手指敲一敲感受牙齿的硬度)
二、了解牙齿的作用
1、利用生活经验讲述牙齿的作用。
师:你们知道自己有多少颗牙齿呢?小朋友可以对着镜子数一数。
(幼儿对着镜子数牙齿,并将结果告诉老师)
2、幼儿根据调查情况讲述不同牙齿的作用。
师:小朋友回家都做了一个牙齿调查,你在咀嚼食物的时候,哪些牙齿作用最大?食物是怎样被一点点嚼碎的?
师:哪位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吃的是什么?它是怎样被嚼碎的?
三、结合牙齿的作用认识牙齿的名称。
1、观看课件,掌握牙齿名称和作用。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门牙、尖尖的牙齿和最后面嚼碎食物的牙齿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名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
演示课件(二):牙齿的自我介绍
师:你们现在认识这些牙齿了吗?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牙齿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切牙的本领是将食物切断、尖牙的本领是将食物撕裂,而磨牙的本领是将食物磨碎。
2、在牙齿模型上找出上下牙齿中切牙、尖牙、磨牙的具体位置。
3、幼儿对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与小朋友互相观察,再次确认三种牙齿的具体位置和名称。
(教师分组指导,巩固认识牙齿的作用。)
四。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
1、提出问题:食物残渣留在牙齿上。
师:刚才我发现小朋友的牙齿上有好多食物还留在上面,为什么它们会留在牙齿上?
2、查找原因:牙齿上有食物会怎样。
师:这些东西留下来,牙齿们可不高兴了!谁知道是为什么?
小结:牙齿上残留的食物残渣,如不及时清除,会引起蛀牙,牙齿变黑、变烂。
3。、解决问题:清除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引发幼儿想刷牙的愿望。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将牙齿上的食物残渣清除掉呢?
4、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了解刷牙时的安全。
●老师用牙齿模型演示刷牙的正确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刷牙吧。正确的刷牙方法即竖刷法(牙刷顺着牙齿缝隙刷):上面牙齿往下刷,下面牙齿往上刷;左右刷里外刷,切忌左右横刷。
●请个别幼儿利用牙齿模型上台示范正确刷牙的方法。
●观看课件(三):《刷牙的安全》了解刷牙的正确方式和安全。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刷牙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五、演示课件(四):刷牙歌,师生一起跟着音乐刷牙
教师小结:小朋友以后一定要坚持刷牙,这样才会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只有牙好胃口才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自己设计记录表"你漱口了吗?"、"早晚要刷牙",实行自我监督保护牙齿计划。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大班健康《牙齿的秘密》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好牙齿坏牙齿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在巡视小班幼儿用餐过程中,发现小二班幼儿在整个小班组的用餐时间最长,而且每餐不能按时用完餐,进一步观察后我发现原来小二班的幼儿大多数不会使用磨牙咀嚼,因此,让幼儿知道牙齿的用途继而正确的使用牙齿和保护牙齿就非常有必要,也由此设计出此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牙齿特征,初步了解牙齿作用。
2.知道门牙和磨牙的的使用方法。
3. 能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
4. 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 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生病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牙齿、牙刷,有刷牙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茶杯、镜子(每个小朋友各一);牙齿模型一个、奥利奥饼干;ppt《爱护我们的牙齿》。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牙齿模型,认识牙齿特征。认识上牙、下牙、门牙、磨牙,知道门牙、磨牙的不同用处。
"请小朋友看看小镜子,你的牙齿长在哪里?""牙齿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吃东西的时候你门牙会怎么做?磨牙又做什么呢?"小结:门牙主要是切断食物的,磨牙主要是磨碎食物的。因此,我们在吃东西时,要用门牙咬断食物,再用磨牙磨碎食物,这样,食物的营养才能被人体吸收,我们才能长高、长大。
2.知道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重要性。
"牙齿的本领这么大,我们要怎么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为什么我们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呢?"3.了解蛀牙产生的原因。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小饼干,请小朋友一边吃一边用小镜子观察一下自己的牙齿。""我们怎么样才能把食物弄掉呢?"4.学习正确漱口、刷牙的方法,并进行练习。
四、延伸活动:
1. 练习使用磨牙咀嚼。
2. 餐后漱口。
3. 叮嘱幼儿早晚刷牙。
4. 和家庭合作,共同帮助孩子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以及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活动反思:
本活动在小二班进行。小二班的幼儿是今年新入园的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吃饭全靠大人追着喂,吃饭也特别慢,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我每天都去观察孩子们吃饭的情况,发现他们在咀嚼食物方面存在问题,通过认识门牙和磨牙,幼儿知道了门牙的主要作用是切断食物,磨牙的主要作用是磨碎食物,并知道了饭后要漱口的卫生要求,在后续的观察中,看到孩子们都在用磨牙咀嚼食物以及饭后漱口的习惯以及养成,感到非常欣慰,这也是作为保健医生能为教师和幼儿出的一点微薄之力。
好牙齿坏牙齿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2、知道牙齿的作用,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龋齿形成的教学挂图一幅。
2、保护牙齿的教学挂图;牙齿模型;牙刷。
3、事先提前两天与幼儿找两个蛋壳,洗净后把其中的一个蛋壳浸醋里,一个留着备用。
4、每人一面小镜子,一颗芝麻糖。
5、情景剧:《大老虎,你怎么了》。
6、音乐《刷牙歌》。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景表演《大老虎,你怎么了》,引出牙齿课题。
1、师:小朋友,大老虎为什么会牙疼啊?
2、师:你们肯定很想知道大老虎的牙齿究竟是怎么坏掉的吧?(幼:是)。我们还是先来做一个实验吧!
二、实验对比做铺垫。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孩子们可能发表多种意见,对的加以肯定,不恰当的加以引导。)
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3、师:蛋壳就像我们的牙齿,醋就像口腔里的有害物质,时间长了就会把我们的牙齿蛀掉。
三、找龋齿。
1、我们已经知道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现在请你用小镜子照一照,找找自己的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龋齿”。
3、观察龋齿。(长有龋齿的幼儿)
四、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颗芝麻糖,吃完糖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师:刚才小朋友吃过芝麻糖,照过镜子了,现在请你们说说牙缝里多了什么?糖什么味道?糖为什么会甜?
3、出示龋齿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吃到嘴里后,会有残渣留在牙缝里,嘴里唾液中有一种酶会使食物残渣变酸,日子久了,这些酸会使食物残渣腐蚀蛋壳一样,使我们牙齿表面的钙被腐蚀掉,牙齿就会变黑,发生龋洞,变成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长了龋齿以后会牙疼,还要请牙科医生给你治疗,所以请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五、预防龋齿,保护牙齿。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预防龋齿。
2、巩固练习,出示保护牙齿的教学挂图,让幼儿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保护牙齿的?
3、出示牙齿模型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引导幼儿练习正确的刷牙动作,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在音乐《刷牙歌》中结束活动。
好牙齿坏牙齿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最近,有的家长反映幼儿在家最爱吃糖和甜食,没能养成坚持早晚刷牙,不注意口腔卫生等不良习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贪吃,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不完善,导致很多幼儿存在龋齿的问题,因此幼儿园的牙齿健康教育很重要。此次教育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通过采用幼儿喜欢熟悉的故事,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让幼儿充分认识到牙齿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保护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怎样保护牙齿,培养幼儿保护牙齿的意识和习惯。
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故事《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图片
2、龋齿形成挂图
3、牙齿模型一套(好牙、坏牙),牙刷
4、正确刷牙步骤的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听说鳄鱼生病了要去看医生,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教师出示《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图片,讲故事。
3、教师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鳄鱼、牙医)
(2)他们发生了什么事?(鳄鱼去看医生)
(3)鳄鱼为什么要去看医生?(它的牙齿生病了)
(4)鳄鱼的牙齿为什么会生病?(它不刷牙、喜欢吃糖……)
4、教师出示龋齿形成挂图,请幼儿观察,教师讲解龋齿形成原因及危害。
5、教师:你们觉得应该怎样保护牙齿?(早晚刷牙、少吃糖、少吃甜食、餐后漱口……)
6、教师总结、补充幼儿答案:我们应该少吃甜食,吃完东西记得漱口,把留在口腔、牙齿里面的脏东西吐出来,还要记得早晚刷牙,保护牙齿,这样我们的牙齿就能健健康康的成才,我们也能开开心心的生活。
7、教师:你们都说早晚刷牙能保护牙齿,那你们会刷牙吗?(会)
8、请幼儿示范自己平时是怎么刷牙的,其他幼儿思考这样的做法对不对。
9、教师对示范的幼儿做出评价,并出示牙齿模型,讲解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10、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1、出示正确刷牙步骤的挂图,带领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练习刷牙。
附:
?我会刷牙》(儿歌)
小牙刷,手中拿,张开我的小嘴巴。
上面牙齿往下刷,下面牙齿往上刷,左刷刷、右刷刷,里里外外都刷刷。
早晨刷、晚上刷,刷得干净没蛀牙。
刷完牙齿笑哈哈,露出牙齿白花花。
教学反思:
幼儿知道健康的牙齿白白的,不疼痛,没缺口;不健康的牙齿会疼、延迟的颜色是黄色或黑色,有的牙齿上虫洞,有的咬不动稍微硬一点的食物。讨论如何保护牙齿时,部分幼儿缺乏轻声讨论交流的习惯,不能按要求倾听同伴的发言,自我意识较强,个别组有争抢发言标志牌的现象,活动常规需要长期培养。总体说来,幼儿知道牙齿生病的原因,掌握了保护牙齿的方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