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教案一定是需要分析教材的基本思想和概念的,写好教案是每位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以下是述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六年级音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五六年级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
教学重点:
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
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2、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结
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五六年级音乐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欣赏《照亮你的路》。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感受、演唱歌曲,能主动思考和探讨音乐与影视剧情的关系。
2.能够哼唱歌曲a乐段旋律。
3.通过反复聆听,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角度出发分析、理解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有一部很优秀的法国电影,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插曲。
?设计意图】本环节开门见山,引出本课教学内容,简单明了,直入主题。
?教学建议】对于课堂导入部分,有时过于复杂。教师应把握一个原则:能对具体教学有帮助、能推进教学进展的导入才是好的导入。
2.了解影片《放牛班的春天》
(1)请学生结合影视剧照,对影片剧情进行概述,教师归纳总结。
(2)请学生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剧情片段或剧中最感动自己的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剧照和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剧情发展,熟悉人物形象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电影的感情基调,为欣赏歌曲、感受分析歌曲打下基础。
?教学建议】对剧情的交流、概述要简短,教师准备好这部电影的所有音乐,当学生谈到记忆中的音乐时能播放音乐片段还原学生的影片音乐记忆。
3.欣赏插曲《照亮你的路》
(1)播放演唱视频,感受唱诗班男孩子的心灵之声。
(2)学生交流后谈感受,相互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与视觉影像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汇对歌曲的风格进行概述,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点评水平。
?教学建议】视频要用原影片中的人物演唱视频;在交流时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出发,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4.歌曲赏析
(1)聆听歌曲,说出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柔美、庄重)
(2)聆听歌曲,说出歌曲的速度、力度是怎样的?(中速稍快的、柔和的)
(3)聆听歌曲,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和乐曲结构?(合唱、单二部曲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聆听法,通过三个问题引领歌曲的欣赏,交流、讨论、分析歌曲音乐要素,感受理解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旋律记忆和情感体验。
?教学建议】在分析音乐要素时,要紧密结合音乐与剧情、人物等的关联。欣赏教学应注意递进性,对欣赏提出明确并有进一步深入可能性的问题,推动欣赏教学的进行。
5.尝试体验
(1)出示歌谱,观察第一部分的旋律特点和声部进行的特点。
(2)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①播放录音,学生自主哼唱。
②教师弹琴,学生进行视唱。
(3)视唱第二声部旋律
①播放录音,学生自主哼唱。
②教师弹琴,学生进行视唱。
(4)合唱实践
①教师演唱一个声部,全体同学演唱一个声部尝试进行配合。教师强调合唱时的配合度和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②播放录音,教师指挥,学生用“lu”音进行演唱。
③教师指挥,学生用“lu”音进行无伴奏合唱。
?设计意图】在欣赏教学中,适度加入歌曲演唱,培养学生运用探讨性学习方法进行音乐欣赏实践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兴趣,也体现了新课标“培养学习能力”和“鼓励创造”的理念。更旨在通过欣赏合唱,感受实践演唱,增强学生对合唱配合的认识,提高其演唱能力。
?教学建议】本环节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学唱的自主性,在演唱时注意气息的连贯性和感情、力度的把握,在合唱时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倾听习惯,提示学生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进行有感情地演唱。另外,对具体的音乐实践,教师应关注实践的有效性和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调整。
6.讨论影视音乐的作用
(1)小组讨论
(2)交流总结
影视音乐的作用: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描绘景物、推动剧情、抒发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将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
?教学建议】也可采用直接交流本节课收获的方法,教师引导为主,畅谈影视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归纳总结。
7.小结
教师指挥,学生有感情地演唱第一乐段,结束课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结束影视音乐之旅!
?教学建议】也可随电影演唱视频进行演唱。
五六年级音乐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教学目标:
1.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林匹克知识。
学生汇报完后,师总结。
导入欣赏内容《奥林匹克号角》。
2.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师简介作品。
(3)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绪?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节奏有何变化?与第一主题有何不同?
听赏第三主题。
这段旋律与第一、二主题又有何不同?
(4)总结曲式结构。
(5)完整欣赏。
(6)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体现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的资料。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学习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课后反思:
在上完欣赏管弦乐合奏〈奥林匹克号角〉一课后,针对自己的教学虽然有欣慰的地方,但多少还有令我遗憾之处。《奥林匹克号角》是为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而创作的。乐曲高亢激昂,向全世界传递着友谊和真情,鼓舞着运动健儿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在欣赏乐曲之前我先把管弦乐队编制及乐器做了介绍。在介绍乐队编制时,我介绍了管乐有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长笛、短笛等),木管组(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弦乐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竖琴等)。在介绍时我只采用了语言描述的方法。课后我觉着在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下这些不够,我应该给他们找一些相关图片和音响资料,让他们从视觉、听觉上立体的把握乐器的特征。在欣赏乐曲时,我让他们带着问题先听了一遍。然后分段再听。让同学门在我的引导下自己去感受乐曲的两个主题及不同乐器所表现不同的音乐等。经过这一个月的音乐践工作,我收获到了很多,讲台虽小,却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发挥余地和想象空间
五六年级音乐教案篇4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感受合唱歌曲和谐、优美的音乐情绪。
2、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用悠长的气息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自古到今,
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你们知道吗?(牛郎织女、嫦娥奔月)
银河并不是“河”,但说它是一条巨大的“天河”也未尝不可。银河最少有2000亿颗恒星组成,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颗行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二、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1、听歌曲《我爱银河》录音范唱。
2、歌曲优美动听,银河是童声合唱团的名字,银河合唱团员亲密合作、共同闪烁,美丽而纯洁。我们在合唱时也应做到人人努力,使声音和谐,让合唱的声音美妙动人。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随录音学唱歌词。
注意:a、弱起乐句的起始,第二乐句要准确起唱。
b、第一、三乐句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较易混淆。
5、随教师学唱第二乐段歌词,引导学生注意合唱部分的第二乐句。
注意:第二结尾最后两个音“银河”,用稍弱的力度
6、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设计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7、跟伴奏带练习歌词。
三、教师小结
五六年级音乐教案篇5
课题:
?拉起手》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
2、能够依据歌曲,《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为歌曲《拉起手》画上换气记号,然后用热情、欢乐、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在理解音乐主题的基础上,经过讨论总结出音乐在旋律上的特点。
教材分析:
?拉起手》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的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
教学过程:
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全体起立,拉起你身边同学得手围成一个圆圈站好,当音乐响起时大家就跟着音乐转圈同事做你喜欢的舞蹈动作好吗?)
(放歌曲《拉起手》)
同学们做这个游戏高兴吗?刚刚大家所听到的这首歌曲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请大家回到自己的位置做好,我们开始学习。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拉起手这三个字是怎样理解的呢?
(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一起来感受音乐里所要表达的含义。
(再次聆听歌曲范唱)
1、学唱曲调
注意:歌曲中切分音的节奏、和反复记号。
老师范唱,学生学唱。
完整的将曲调演唱一遍。
2、学唱歌词
先把歌词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老师范唱、学生学唱。
随着伴奏将本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设问: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
3、表演歌曲
请全体同学再次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一边舞蹈一边演唱这首歌曲。
4、练习
请在括号中填写出do音在键盘上的位置。
小结:
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全世界的小朋友手拉手,这样的世界才会是和平的、友好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