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范文网 >教案大全

2024护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7篇

事迹材料的价值也在于它们能够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为了好好写一份事迹材料,大家一定都较劲脑汁了,下面是述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护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护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7篇

2024护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1

无数个日日夜夜,她把白衣天使的款款深情和厚爱一一送给了患者。凡是接受过她护理的病人,没有一个不为她的精湛技术所折服;目睹过她护理服务的病人家属,没有一个不为她的高尚人品所感动。她就是xx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优秀护士长、主管护师。

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她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护理大专的学习,现在读护理本科即将毕业。

7月,她在竞聘上岗中脱颖而出,被院部任命为神经内科护士长。之后,她工作干得更是异常出色。在她的带领下,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三基”护理知识考试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合格率均达到100%,病人对护理满意率达100%。全科护士热情上进,并且形成了极强的凝聚力,用关心、耐心、爱心奏响了一曲曲人性化温馨服务的主旋律。

神经内科重病人多,卧床病人占2/3,是全院护理工作最繁重的科室之一,且劳动报酬较少,但带领的护理人员思想稳定,服从工作安排,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热情为病人服务。她经常加班加点完成护理质控检查,主动放弃公休时间,有效维持了科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工作中,认真细致地观察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针对教科书上没有的,临床上常遇到的问题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针对神经内科卧床病人多、易发生褥疮这一实际难题,她运用烧伤湿润膏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脑出血后遗症病人潘先生进院时全身已有13处ⅲ度褥疮,被送入神经内科时臭气弥漫半个病区,每天带领全科护士们及时擦身、换敷料、清理坏死组织,有效控制了褥疮的泛滥,病人不到一个月全部褥疮很快痊愈出院。

广西建华厂孤老病人孙先生,患全身剥脱性皮炎,并发颅内感染到右医附院神经内科求治时,全身满是剥落皮屑,散发异臭,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无家属陪护,连吃饭都无法自理。主动为他垫付了医疗费,还花钱替孙先生买来饭菜,并亲手喂他进餐,像亲人般照顾着孙先生,把一切都安排妥妥帖帖。孙先生康复出院那天特地送来了一面“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锦旗。像这种接济钱物、购买用品、端饭送菜之类的“小事”,几乎每年都有几十甚至上百次。

多年来,由于工作出色,她先后多次被评为“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市妇幼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还在全院护理技能操作大赛中多次获得优胜奖。今年2月,又被护理部评为“优秀护士长”。

2024护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2

____,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2011年5月参加工作,2012年进入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后于2020年1月加入耳鼻咽喉护理团队工作至今。

自参加工作以来,把每天、每人、每事,尽心、尽力、尽责作为人生的追求,在周而复始的护理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献,真正做到把人病当己病,视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与同事相处融洽,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用心服务每一位患者。

在职期间,她担任着院团委副书记的职责,用心组织并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充分发挥着医院青年志愿团的每一项重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积极报名成为第一批驻点隔离病房的工作人员,与医院的同事们在隔离病房驻守20多天。他们不仅要做好自我防护,还要确保每一个战友都能安全,更要做好病人的治疗跟心理安慰。

2024年她积极报名参加我县核酸采集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

4月4日,得知需要紧急支援上海的时候,她又第一个报名参加,并且跟领导说,她有隔离病房工作经验,又是党员,必须去。连夜坐了9个小时的大巴车赶到上海长宁区,六点多到达目的地,在路边啃了几个包子就开始投入工作。一直指导居民抬头张口平舌,嗓子干哑,不敢喝水,怕上厕所,一直到下午三点多才结束工作,狼吞虎咽地吃完饭,简单休整,五点多又出发返程。

4月9日,本快结束隔离的她再次接到支援上海通知,又是9个小时的车程,晚上八点多到达浦东新区,迎接的是更大的核酸采集量,更危险的疫情区。她心里明白,在重灾区一定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每一个战友,接着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她分配到了一个2200人的居民区,为了防止聚集感染,一晚上就在志愿者自建的一个保洁车上,一个点一个点穿梭着,凌晨三点多才结束工作。那时的她疲惫得感觉自己站着都能睡着,但上海居民及志愿者的热情及一句句感谢让她顿时热泪盈眶,第一次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是如此舒心,凌晨五点简单休息后她再一次踏上了返程之路。

4月25日,本已结束隔离准备返岗工作的她,再一次接到援沪通知,她毫不犹豫再一次跟领导说,“我去吧”。护理部主任跟她说道,“你孩子很久没看见你了,这一去,回来又要隔离半个月,你孩子才一年级,长时间肯定不行”。她笑笑回答:“孩子已经习惯妈妈这样经常不在身边了,这样可以更好的磨练他的独立能力,还是让我去吧”。最后领导再三考虑同意了她再次出征上海静安区。跟第一次一样半夜出发,凌晨五点到达,圆满完成任务后,半夜凌晨两点返回____。

2024护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3

她是骨伤科一名普通的护士,自2009年进入中医院护理岗位以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工作中得到了磨炼和考验,成为中医院一名护理主力军,这其中离不开护士姐妹们的鼓励与支持。

刚参加工作时,她是一名急诊科护士,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能镇定自若的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她体会到了做好一名合格的急诊科护士有多不容易。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不仅接诊普通病人,还经常会抢救急危重病人。急危重症病人因诊治和抢救的时间紧迫,往往诊断模糊,且病情变化迅速,稍有不慎极易发生医疗纠纷。患者与家属情绪不稳,在与医护人员短时间的接触中很难进行有效沟通和建立信任感,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十分的敏感,甚至会做出过度反应。

俗话说:任劳容易任怨难。有一次,一位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由家属搀扶进急诊科。洗胃前需要准备相应物品,其中一位家属不耐烦地冲她大喊大叫:“你们就不能快点,病人都快死了你们在那里磨磨唧唧!”她一边麻利地准备用物,一边向患者家属解释,安抚家属情绪。患者的呕吐物加上浑身酒味,治疗室里的刺鼻气味将家属熏的跑到了外面,但是作为护士,她必须时刻关注病人安危,忍着难闻的气味坚持为病人反复洗胃。病人脱离了危险,患者家属不好意思地说:“真是多亏你们了,让你们费心了。”

工作中,她经常劝慰自己,面对个别病人和家属的误解、谩骂,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要多换位思考,因为病人把最珍贵生命托付给医院,作为护士更应该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即使有时候不被理解受了委屈,只要能看到病人重获健康,我们的工作就是值得的。

在急诊科工作近10年的她,现如今在骨伤科病房工作,没有了急诊的突发事件,但是病房却成了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核心。病房的工作,不仅是单纯的为患者进行医疗护理,更重要的是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房工作琐碎平淡,但她仍为自己感到骄傲,通过学习她很快熟悉并胜任了骨伤科的护理工作。在她的工作理念中,不论是急诊还是病房,都要负责任的对待每一位患者。她认真学习骨伤科特色病种相关的护理常规,并能很好的与患者沟通以及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健康宣教。在日常工作中,她耐心地与病人交流,从不计较工作的轻重苦累脏臭,只要是自己看到的能做的,都会主动去完成。

人总是在不断的成长,昨天的她或许还有些许浮躁,今天的她已逐渐成熟稳健。

经常有一些病人出院后,与她仍然保持联系,因为他们相信无论是咨询病情还是询问用药,她一定会尽力帮助他们的。还有再次住院的病人找她预约床位,她很高兴患者对自己的信任。一位为医学事业付出了毕生精力的老人曾说:“治一名患者交一个朋友”,她虽不能象前辈那样崇高无上、令人敬仰,但作为一名护士,她能奉献给患者的是更优质的服务,而优质服务的核心便是“爱”。她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懂得珍惜健康、呵护生命,把自己对生命深深的热爱,融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对象、每一个细节之中。

护士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优质护理服务让病人体察到了护士的付出,感受到了护士的努力。看到她在病房里忙碌穿梭,病人家属忍不住问了好几遍:“你今天累坏了吧?”她笑笑说:“不累呀。”这种真诚的关心,让她开心不已,感到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患者一个个痛苦的来,又一个个健康的走,虽然她每天的工作很是疲惫,换来的却是身心的巨大满足。虽然辛苦,但再苦再累也不会改变她服务的志向,她为自己是一名中医院的护士而自豪。

护士是白衣天使,她一直将护理工作视为生命,病人的满意是她最大的快乐,她用爱心温暖着患者,用娴熟的护理技术呵护着患者。

尤xx

xx县人民医院医共体xx分院

社区护士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十二年的护理生涯,十二年的默默奉献,十二年的辛勤工作让尤xx尝到了病人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屈。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对护理工作的热爱。

作为一名社区护士,尤xx每日要面对许许多多琐碎的工作。有一天清晨,注射室像往常一样熙熙攘攘,不时传来婴儿啼哭声、家长安慰声以及患者时不时的询问声……医护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不停地叫着患儿的名字,核对着药房发来的每支药瓶,不时答复着家属问询皮试时间……突然,部分患者家属开始不耐烦了,催促声此起彼伏,甚至有的家属开始不自觉地出口伤人了。面对这样混乱的局面,尤xx立即明白此刻最先要做的是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恢复和谐有序的就医氛围。于是,她马上放下手中刚拿来的药瓶,走到那位情绪特别激动的家属跟前,微笑地说道:“这位爸爸,您别急,您在座位上稍稍歇一会,我把您的药查对清楚后才能交给备药的护士。孩子太小了,我们不敢大意,一定得仔细再仔细,您觉得对吗?”一番轻言细语让本来焦躁不安的家属默默地坐回椅子上,耐心地等候静脉穿刺。就这样,本来一触即发的激烈矛盾被她软言细语的“微笑式”服务给“折服”了。

“我要阿姨给我打针。”有位叫杨杨的小朋友来医院挂点滴,总是指明要“尤阿姨”来打针。你是不是也很奇怪,三岁的孩子怎么就能记得尤xx的名字呢?杨杨妈妈的一番话揭开了疑团:“我们杨杨第一次来的时候,由于经过查血和皮试两次痛苦了,到静脉注射时死活不干。尤护士便拿着他的小手,轻轻地抚摸安慰着,一直到孩子没有恐惧感时就一针扎好了。小家伙一声没吭,孩子说不疼。就这样他每次来就只要尤护士了。”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不论是同事还是家属,大家都能感受到她无微不至的服务,帮人暂看管打点滴的孩子、为没人陪伴的老人倒水……许许多多的小事发生在护理室的每一天。

未来的路任重道远,无论多苦多累,尤xx表示她都将怀着对护理工作的满腔热情不断进取,不断努力,用心照顾好每一位患者,把温暖播种患者心田!

2024护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4

疫情当前,广大领导干部、党组织、党员要立即行动起来,坚定信心、冲锋在前,奋力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靠前指挥,领导干部要站稳防疫“c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前疫情蔓延形势严峻,防控是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要把防控责任担当扛在肩头,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心上,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检验自身的镜子,挺身而出,靠前指挥,站稳疫情防控的“c位”,充分发挥“领头雁”效应。“c位”不是办公室的座位,而是疫情防控一线的“战位”。面对疫情,领导干部更要敢于走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去,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全面掌握疫情、及时指导部署、快速采取行动,确保这场阻击战打得好、打得准、打得赢。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c位”,才能获得人民群众心中的“c位”。

筑牢堡垒,各级党组织参与防疫不缺位。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当前,各地正在紧张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这重要时刻,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凸显。因此,更要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战线上,各级党组织要强化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当好“主心骨”,建立临时党组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共产党员突击队,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的鲜红旗帜,哪里就有党员身影,真正用坚实的战斗堡垒构筑抗疫防线。

2024护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5

任继兰同志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热情周到。在护理岗位上兢兢业业,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奉献,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头脑,参加护理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学习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时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更新技能,更新操作,改进工作方法,改进护理服务态度,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中认认真真,对本职工作都能够出色地完成,对领导部署的指令性任务更是能够一丝不苟的完成,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同和称赞。

去年我院收治了一名脑干出血后的植物人,因为在上级医院费用太高而转到我们医院。她是这个病人的责任护士,为了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她每二小时为他翻身拍背,做局部按摩,比一般护士做的都要周到。有次在为这个病人吸痰时,因病人痰液较多加之病人激烈咳嗽,病人大量的痰液喷射到她的脸上、眼睛上,她没有厌恶过病人,她毫无怨言,任劳任怨,很认真的做好患者所有护理工作: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排痰护理、鼻饲饮食护理。按时翻身拍背,气管切开处每日定时换药等等,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在她几个月的悉心护理下患者无褥疮的发生,病人因长期住院,家属有一定的治疗和护理知识,对治疗和护理要求相当高,她与同事们一道,不厌其烦,耐心地为他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长达多半年,使病人家属感到非常满意和感激,直到病人生命的最后一刻。

还有一位全身多处骨折的年轻患者,手术后入住我院,因病情重,且大便失禁,护理难度大,她曾是多年的外科护士,凭着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对病情进行认真分析,找出护理难点,与同事一起研究如何运用轻巧的方法去护理病人,开始病人因疼痛而不愿意配合,后来经她耐心的解释,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她那轻巧的护理手法下,病人最终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她从生活护理入手,为病人打水,买饭,认真的做好健康宣教,经常与病人沟通,病人积极的配合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的时候连道谢谢。

我院内科和儿科为一体,继小而琐碎,在我们门诊输液室,儿科患者居多,加之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护理上需要更加细心,技术上需要更加精湛。通常一个孩子一个孩子最少有2—4个大人守着,针还没打家属先哭起来,这就要求护士不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更要有娴熟的扎针技术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稳定的心态。她在输液中用心研究,仔细探索每个患儿血管的特点,提高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

有一次我们医院的负责的华澳大学发生了甲流疫情,她主动要求到学校隔离区工作,在第一时间到达了学校隔离区。她与那些发烧被隔离的学生一起住在学校隔离楼里,与医院的其他同事一起为学生们量体温,监测病情,输液,打针,做各项治疗。连学校给学生们送饭的人都是把饭放到楼门口就不管了,还是她把学生的饭送到宿舍的。学生们被隔离,不能与家长,同学接触,心理又恐惧又害怕。她主动与学生们多接触、交流、沟通,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工作,减轻学生们的心理负担。,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的控制了甲流疫情。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从服务到沟通,从给药到宣教,从态度到行为,从生理到心理……只要涉及到患者的各个环节,她都会力争做到最好。的确,她为病人服务的热情,就像刚刚点燃的火炬越燃越旺,一定会谱写出护理事业的动人篇章。

2024护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6

____,2001年进入____县人民医院,先后在外科、内科、急诊科、小儿科、骨科再到现在的康复科工作。已在护理临床一线工作近21年,一直以来,她始终牢记希波克拉底“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誓言,以南丁格尔为典范,在护理岗位上兢兢业业,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她结合所在科室特色,在工作之余通过努力分别在2014年和2019年拿到了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和三级健康管理师证书。

作为一名高年资的一线护士,她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每一次的护理工作中,她都尽心尽力,满腔热忱,无怨无悔,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想在先、干在前,她用炽热的爱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的心灵,得到无数病人的称赞,在年度考核中多次获得优秀个人称号,被评为“星级护士”和“十佳护士”。

2003年的“非典”期间,她还是一个刚工作不久的内科轮转小护士,但她无惧无畏,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积极报名参加抗“非典”应急医疗队,随时准备着进入没有硝烟的战场。

2020年1月,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地,____县抗疫形势严峻,各方都投入到艰难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院设立了隔离病区,她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于2月19日进入隔离病区工作十多天。在隔离病区上班期间必须全身穿戴防护用具,承担患者所有的护理治疗、吃喝、房间卫生乃至整个污染区的消杀工作,白班、夜班快速轮替,对体力、精力都是严峻的挑战,但是她从未有过任何怨言,温柔的话语总是能给病人带来温暖。

12月底,因为她工作经验丰富,被再次抽调到隔离病区工作,这一去至少是一个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此时的她顾不得家里俩年幼的孩子和俩80多岁的老人,她心里想“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呀!”2021年1月1日她去了隔离病区,连续在隔离病区工作了两个月,她也在隔离病区和战友们度过了人生中的一个难忘的春节,回忆起这段经历,她说:“隔离病区工作虽苦,但能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样很快乐”。

2024年3月21日,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____县出现疫情,一上班她就积极加入了疫情预备队,下午四点左右接到电话后,她冒着暴雨去疾控中心待命,即使蹲守到半夜也不敢有丝毫懈怠。3月23日她被抽调到县体育馆执行全城第二轮核酸检测任务,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从上午忙到晚上7点多,虽然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但她没有丝毫怨言。3月25日她又被调入孚玉山宾馆3号隔离点值守,每天要监测50多个隔离人员的体温并完成采集核酸的工作,穿着全套隔离装备,总是闷得满头大汗。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她将会继续竭尽全力,不辱使命,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4护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7

微笑服务换真情—记三十三团医院优秀护士潘玉华。

时光中会不会有永恒的感动?很多人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有这样一位护士,她没有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但她用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她用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她将朴素的笑容绽放,为患者增添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她将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

她,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3团医院护士——潘玉华。

有人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粒沙可以验证大地的苍桑。”潘玉华是一名普通护士,在医疗行业无数护理人员当中,她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凭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满腔热情,在15年的护理生涯中,无怨无悔地追求当代白衣天使的`使命,她用理想的信念、勤奋的态度和病人的沮丧、绝望做着交换,用自己的微笑抚慰病人伤痛的心灵。她就是这片大海中涌荡的浪花。

潘玉华是1996年从北疆塔城嫁到33团,成为了该团医院的一名护士。那时的潘玉华刚从护校毕业。她怀着满腔的热情,履行着白衣天使的诺言,融入到33团医护工作的行列中。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33团医院,缺医少药,且医疗条件差,住院的患者既有团部的,也有连队的,但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面对,一样的执著,一样的专心。她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疾病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的心灵。

今年7月份,一名86岁的男性患者张书孟,由于年老胃肠功能失调,数天未排大便,腹胀、肛门坠胀折磨着这位老人。为解除老人的病痛,医院安排由潘玉华护士行灌肠术,灌肠中坚硬的粪团阻碍导管导入,潘玉华护士就用手指抠出坚硬的粪团,然后灌肠成功,患者排出很多淤积的粪便,老人很高兴,闷闷不乐的心情顿时放松。

几天后,又一名3连的84岁女性患者孙惠民,亦由于年老胃肠功能失调,急需医院行灌肠术,当时坐卧不安的老人,异常痛苦。为尽快解除老人的病痛,又是潘玉华护士为其灌肠成功,但由于老人不能下蹲,排粪便时排了一地,奇臭无比,但潘玉华护士却搀扶着老人足足20分钟。老人排便成功后,面容显得平静而安祥,连声道谢。小潘却说“不用谢,这是我的工作,是我应该做的。”随后又将地上的粪便清扫拖地干净为止。她的一举一动,感动着医院里的每一个人,而小潘护士却面带微笑地说:“我们的灌肠工作取得收效,我们没有白忙活。”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如果说她没有顾虑,那是不真实的。毕竟她已为人妻、人母。但是,她没有选择退却,却选择了坚守。她深知: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今年4月,她的父亲因突发的车祸去逝,这给远在33团的潘玉华以沉重打击,原本约定在今年春节回家探亲的小潘,却因工作需要没能在父亲生前最后尽孝,而留下了终身遗憾。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潘玉华在医院工作15个春秋了。这15年的光阴里,长长的病房走廊、宁静的病室,到处都留下了她的汗水和足迹。每天给病人测体温、打针、发药、铺床、输液,给重病患者翻身,常常超时工作,但她从不言苦,她在苦中感受呵护生命的快乐,在累中体会自身价值的意义。她觉得全心奉献才是她最美丽的时刻。

工作中的潘玉华还是一个有“心”的护士,她认为选择了医护职业首先要具备和病人沟通的技艺,那就是“微笑”服务。工作中的她总是面带笑容,无论进病房给病人治医学,还是平日闲暇,只要面对病人,她始终以笑相迎,认真询问,耐心解答,并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有不少患者风趣地说:“看见潘护士的微笑我们的病痛似乎也减轻了许多……”

默默的奉献和辛勤的努力,总会换来大家的认可。在潘玉华热心投入自己本职工作的时候,勤勉奉献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33团医院“优秀护士”。面对荣誉,她总是淡然一笑,她将荣誉化作了对护理工作的挚爱,对患者的关爱,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热爱,她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书写出更多感动生命的乐章!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个人先进护士事迹材料7篇

先进科室主要事迹7篇

初中主要先进事迹7篇

先进集体村主要事迹范文7篇

2024年优秀护士先进事迹6篇

2024优秀护士先进事迹材料8篇

2024优秀护士先进事迹材料精选6篇

优秀护士个人先进事迹8篇

师德先进主要事迹5篇

安全先进主要事迹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929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