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范文网 >教案大全

大嘴巴的教案6篇

一个完整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教学的整体框架,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嘴巴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嘴巴的教案6篇

大嘴巴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

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活动反思: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大嘴巴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与同伴交流对动物嘴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嘴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有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不同特征的动物(啄木鸟、蜜蜂、河马、蜗牛、兔子等)嘴巴图片若干。

活动重点:了解动物嘴巴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知道动物嘴巴的特殊功能。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救救苹果树》,引起幼儿谈论动物嘴巴的兴趣。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后提问。

教师:是谁救了苹果树,为什么啄木鸟能救苹果树?

2、了解动物嘴巴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教师:啄木鸟长着一张什么样的嘴巴?这样的嘴巴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嘴巴有特殊的本领?它们的嘴巴是什么样的?

3、观察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世界的神奇,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教师:图片上的动物嘴巴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蜜蜂是用管子一样的嘴来吸食花蜜的······)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有一张奇怪的嘴巴?它们的嘴巴是什么样的?

大嘴巴的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学学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动词:吃、唱、喝、吹。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

在看看、猜猜、学学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动词:吃、唱、喝、吹。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教师扮演成“谜语大师”。

2、吃、唱、喝、吹字卡人手一套。3、饭碗、杯子、吹泡泡玩具各一。

四、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扮演“谜语大师”出场)大家好,今天“谜语大师”又要给大家猜谜语了。请你们仔细看我的表演,猜猜我在干什么?

(二)感知认读1、表演吃饭1)提问:我在干什么?

2)想不想和“谜语大师”一起来表演?(师:我用小嘴吃吃饭,吃吃吃,幼儿边表演边跟说)

3)出示汉字,共同认读“吃”。

4)除了吃饭还可以吃什么?(幼儿边说边表演,巩固认识“吃”)

2、表演唱歌

1)提问:听到我在干什么?

2)幼儿共同表演并认读汉字“唱”

3、表演喝水

1)提问: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

2)幼儿共同表演,认读汉字“喝”。

3)小嘴还能喝什么?(幼儿边说边表演,其余幼儿跟学,巩固认识“喝”)

4、表演吹泡泡

1)提问:刚才我用小嘴干什么了?

2)幼儿学习表演,认读汉字“吹”。

3)谁能和我表演不一样的动作给大家猜?(幼儿表演,巩固认识“吹”)

5、逐一跟读汉字“吃、唱、喝、吹”。过渡:“谜语大师”的谜语猜完了,可还有一些难题呢。

(三)游戏1、找字宝宝

1)幼儿拿出字卡,师说:“我用小嘴吃吃饭,吃吃吃”,幼儿找出“吃”字。

2)请个别幼儿说短句,幼儿找出相应的汉字。

3)师提要求,如:“‘谜语大师’口好渴呀,请你们给我喝喝水”,幼儿找出相关汉字。

2、捉迷藏

方法:师逐一藏掉汉字,幼儿分别找找哪个汉字不见了,并从字卡中找出。

(四)迁移小结

1、请你们找找这四个字里的小秘密。(引导幼儿发现“口”字旁)

2、为什么这些字宝宝都有一个“口”呢?

3、师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动作都与嘴巴有关,所以这几个字宝宝旁边都有一个“口”。(结束)

评析:在当前,幼儿识字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识字活动《有趣的嘴巴》,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轻松活泼,让孩子在教师创设的愉悦环境中轻松学习、自然习得。整个活动突出一个“巧”字,体现一个“动”字。活动流程安排构思巧妙、自然流畅。执教老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注重教具的隐性教育作用。活动中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在整个情景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幼儿学习,掌握一些常用词语。

大嘴巴的教案篇4

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知道书要一页一页翻看,初步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

2、能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

准备:《大嘴巴》大图书制作

过程:

一、观察常见的菜肴图片,说出名称。

二、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一页一页翻看图书。

1. 先看封面,这本书的书名叫什么?

2. 教师示范,一页一页翻看图书。这是什么?它什么叫?它喜欢吃什么?(请幼儿喂食)

3. 小青蛙吃了小虫,力气大了,它开始唱歌了:小青蛙,呱呱呱,我爱虫子,你爱吃什么?(教师示范)

4. 按以上方法学习:小鸭子,嘎嘎嘎,我爱吃小鱼,你爱吃什么?

小花狗,汪汪汪,我爱吃骨头,你爱吃什么?

小花猫,喵喵喵,我爱吃小鱼,你爱吃什么?

小朋友,啦啦啦,我样样东西都爱吃。

三、教育幼儿样样东西都要吃。

四、反思:

大图书的制作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它会唱歌,书中的动物形象可以让幼儿喂食,同时可供教师生动形象地演示书要一页一页翻看,因此,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活动中教师教具的运用很重要,它具有一定的隐性指导作用。

大嘴巴的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自己嘴巴的用处,懂得爱护自己的嘴巴,并学会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懂得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做。什么东西不可以做。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吹的(气球、风车、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话筒、录音机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

4、一些物品的图片、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猜哪里发出的声音?

1、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轻轻唱歌。

2、问幼儿听到了什么?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

二、幼儿谈论嘴巴的用处。

1、小朋友,你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处呢?

2、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幼儿游玩:“小嘴巴乐园”。

1、教师:“今天,天线宝宝的小嘴巴乐园开张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去游玩,你们开心吗?”

2、引导幼儿去嘴巴乐园游玩,嘴巴乐园里有音乐屋、食品屋和玩具屋,幼儿可以自由地去各个屋游玩,尝试用自己的嘴巴进行游戏。

3、幼儿游戏后,教师提问题让幼儿回答。

(1)、谁能告诉我你去了哪些地方游玩?你是怎样玩的?(幼儿可以边示范边回答)。

(2)、你还看到别人用嘴巴干什么?

4、教师小结:我们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来又能说,又能唱来又能吹,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四、请幼儿进行记录

1、请幼儿根据记录表中的内容自己进行判断、记录。

2、幼儿讨论记录结果:什么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

3、小结: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嘴巴,嘴巴是我们人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如果把嘴巴伤害了,人就会很痛苦。

(1)、坏苹果、发霉的食品、脏的东西都不能吃,吃了就会生病,使人难受。

(2)、尖、利的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这样就会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进嘴巴里,这样不卫生。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语言活动,在这节课中主要让幼儿通过猜猜,看看,学学中认识"吃""唱""喝""吹"这四个汉字。本次活动的目标从幼儿的情感,态度,技能三方面制定,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并且在活动中幼儿基本能达到活动前预定的目标。在第一个环节中。

让幼儿通过嘴巴联想到汉字"口",设疑激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班很多小朋友都积极地开动脑筋,回答的答案也有很多,当老师揭晓答案的时候,小朋友都有一种很好奇的感觉,第一步的铺设成功了,在第二个环节,介绍各个汉字的时候,教师先把小朋友不认识的"吃"字先出示,小朋友都纷纷想认识这个汉字,都在猜测这是一个什么字,而当教师做出动作的时候,小朋友都明白了,原来老师做的动作就是这个字的意思,而小朋友通过看图片,进一步认识了及巩固了"吃"字。在认识"吃"字以后,教师又加强了难度让幼儿用一个"吃"字说一句完整的`话,从刚进小班,我就训练幼儿学说完整的话,培养幼儿的说话能力,而从这次幼儿的表达能力来看,小朋友进步了不少。最重要的就是让小朋友知道,教师做的动作跟刚开始出示的嘴巴是离不开关系的,口字旁的字都跟嘴巴有关的,在做游戏的时候,小朋友也表现得非常的兴奋,教师出示汉字,小朋友作出相应的动作,巩固认识了这四个字,在小朋友做练习的时候,这也是让幼儿展现自己掌握知识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上本节课的时候也发现了一点问题,在刚开始的时候,准备的教具没分发就刚开始上课了,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有几个幼儿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做小动作关注度不够,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问题提的不够精练需要加强,幼儿在学的时候,教师没有特别叫出来示范,也可以跟全体幼儿一起做做,增强幼儿的兴趣。

大嘴巴的教案篇6

目的:锻炼幼儿手臂及手掌肌肉活动的灵活性,体验表演游戏的乐趣,提升心智水平。

材料:用废包装纸盒做的手偶。

手偶做法:

1、从空盒的一个最大面拦腰抛开三面。

2、将未切断面向外对折,大拇指放在下段盒中,其余四个手指放入上段盒中,手一张一合试试看。

3、剪一张与盒面一样大的白纸贴在纸盒开合的一面,再剪一小条色纸贴在“嘴巴”里当舌头,形成一个大嘴巴。

4、绘制一张动物的脸,以阔部为中心线截成两半,口部以上部分贴在上半只盒子上,下巴部分贴在下半只盒子上,一只大嘴巴动物手偶就做成了。

5、如能加上牙齿,胡须或帽子,就更形象,更好玩了。

玩法:

1、做好手偶,让幼儿把一只手伸进盒子里,装扮成“大嘴巴某某”,一边说话,一边张合手指。

2、多做两个手偶,让幼儿用两只手操作“大嘴巴”进行对话。

3、多做几个大嘴巴,全家人可以演出一场精彩的纸偶戏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爸爸本领大教案反思8篇

语文大单元备课教案7篇

小梦想大梦想教案8篇

幼儿园大大班健康教案7篇

爸爸本领大中班教案反思5篇

幼儿园小班大苹果教案8篇

一只大哈巴狗教案5篇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5篇

幼儿园大大班健康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语言大苹果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086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