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是我们词汇运用和语法熟练度的生动展示,通过写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和毅力,以下是述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预测高考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预测高考作文篇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作为一道材料作文,如何快速准确地审清题意?这是我们指导学生考场应试的首要问题。笔者一般要求学生学会材料作文审题“四步走”。
第一步,提炼“话题”。材料作文审题时,最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易断章取义。如本题,有些学生会只谈“人品”,甚至只谈性格的“褊急”(
气量狭小,性情急躁)与“澄淡”(清淡高雅)等。应引导学生在审题时,提炼出“人品”与“文品”这两个关键词来。其中后者,可以说是采取“仿词”的方法来提炼的。抓住了这两个词来写,就保证了写作的大方向不错;
第二步,界定“话题”。考场作文都是“戴着镣铐跳舞”,材料作文更是。要准确把握题意,便要准确界定话题的内涵与外延。如“人品”,在本题里是什么意思?显然,在本题中它具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从“褊急”“澄淡”“高雅”等词语上可以概括得出,它应该是指人的性格特征与情趣爱好,而不是寻常所谓的好坏善恶。再说“文品”,材料明确为“格调趣味”、“局促”、“悠远”,显然是从文章的审美风格而言的,与文章的档次高低关系不大;
第三步,注意“倾向”。现在的考场作文,常常有“题以载道”之特点,题目中往往蕴含着命题者的是非态度,限制了写作的方向。应该说今年的浙江卷在这方面还是较为开阔自由的,它只提供了“统一”与“相离”正反两种现象,这给写作者提供了自由选择的余地。要注意的是,这种选择其实既体现了写作者的态度,也体现了写作者思考的深度。一般的考生会二选其一,这不但是容易人云亦云,而且本身就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实际上“人品”是复杂的,“文品”也是多样的,这二者的关系不是可以简单判断的,所以应该辩证来看;
第四步,留心“要求”。一个完整的试题,除了“材料”还有“提示”和“注意”的相关要求,必须看清。本题虽在提出了“明确文体”这一看似宽泛的要求,但如果留心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这一写作提示,特别是“阐明”这个文体标示意味极强的词,其实我们可选的文体就很单一了——议论文。如果没有留心到此,文章写作就可能有问题。
?优秀作文】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这句话是无数文人志士的写照,他们超然于灯红酒绿的名利场,一如出生时的勇猛和无邪,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作品即人品”,于世间之雨落风惊中静水流深。
作品恬淡,人品泰然。
杜牧走入江南,着一袭青衣飘过江南的烟雨楼台,享用一份心的静谧。心无旁骛,静如止水。其作品也因其寡欲而塑造出一个孤寂灵秀的诗魂。于是叹道:“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纳兰性德,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无心功名利禄,只盼寄情于诗词歌赋之中,于是写出“颜昨非,才华尚浅,因何福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知道是寻常”。纳兰公子的超然成就了一位以哀婉清丽的诗词行走于世间的男子,其作品也因其不慕媚俗的品格而愈发惹人钟爱。
作品博大,人品宽厚。
苏轼被贬杭州,他却以一颗宽厚之心容忍,对此不以为意,照样为百姓做实事。他疏通西湖、修筑“苏堤”,勤政爱民,体恤百姓。而他的作品“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正流露出他以淡然的态度处在被贬之地,却激起了对西湖美景的热爱。还有林则徐,被贬伊犁仍不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心,将他作品中的主张用实际行动展现给世人,使得伊犁从此多了一条造福世代的灵渠。
作品坚定,人品忠诚。
林清玄曾说:“人应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而他也始终坚守着一颗敬畏传统的心进行创造。面对都市病态的浮躁,林清玄先生坚守本心,让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所阐述的佛教与禅道中,体会出无尽的哲理。巴尔扎克痛斥资本主义的丑陋,担起了重构人们失却的精神家园的任务。在《贝姨》中痛斥“有钱人从来不肯错过一个表现俗气的机会”。让观众不仅从他的作品中深刻的反省社会道德的缺失,而且也更加敬佩他坚定不移、敢为人先的人品。
世事如雪中观鹤,有清净,亦有混杂。这些作家,人品明亮,作品也不掺一丝杂质。如弘一大师一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天地间便盈满了纯净。作品即人品,不随波逐流,便可如一枝墨梅,静静地绽放于生命的绢帛之上。
预测高考作文篇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班里的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她屈从。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人为女教师点赞,有人对学生家长的做法表示理解,也有人对学校先前的做法提出质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
谢谢主持,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诚信比成绩重要。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真实;信,即守信、有信誉。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论述我方的观点
1.诚信是做人立身之本。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所要具备的基本品得。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不仅难以形成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程颐也曾指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诚信不仅是德、善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比如海尔集团为了对客户负责,严守信誉,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当场销毁。一次在生产冰箱时,出现了质量问题。他们没有把冰箱偷偷卖出去,而是砸烂了重新再生产。正因为海尔集团信守诺言,才使他们的产品畅销全国。
2.诚信是与人交往合作的桥梁。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必须要接触很多人、很多事,唯有诚信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良好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才能帮助我们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建立纯朴、真挚的友谊,在他人心目中占得一席之位。很多成年人手中都有一张银行卡,大家称它为信用卡,每一次消费、还款记录都被作为诚信档案记录下来,失去诚信将会让你在这个社会失去信任、失去朋友而寸步难行。
3.诚信才能获得真正的成绩。现在社会竞争日渐激烈,成绩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自然尤为重要,但是正由于我们把成绩看得太重,造成了众多不正当竞争手段。如果说成绩是我们为自己的将来堆积的砖瓦,而诚信就是整座房屋的脊梁。诚实守信是所有学生在学习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这就更需要我们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反观那些不讲诚信的人,通过抄袭作业、考试偷看等方法来取得成绩,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获取知识,学到本领。这种人只靠那虚假的成绩将来何以建设祖国?
成绩很重要,但是成绩不足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将勤补拙。而诚信不足,必将无立足之地,再出色也于事无补。做任何事必须把诚信放在首位,只有诚信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有正常的交往,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人类永恒的主题得以进步,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
因此,我方坚定地认为诚信比成绩重要。
?名师点睛】写作试题属于新材料作文题型。这一题型的优势在于:第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第二,理解上没难度有空间;第三,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第四,有利于规避套作、宿构及抄袭现象;第五,有利于评价上的分项分等和对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区分及判断。试题提供的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故事。讲述了一位高中女教师处罚28名作弊学生而引发的社会影响。材料中的核心事件是28名中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这个事件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他们或多或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学生能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图式来阅读材料。以叙事体来呈现的材料,在内容的表述上明确、平易且符合考生的认知能力,既在文字理解上没难度、易进入,又有个人化的想象与移情;在材料的叙述中不知不觉埋下若干立意的关键词,如植入其中的抄袭剽窃施压屈从严词拒绝点赞理解质疑等关键词,有利于激发考生的解读热情和创造性思维,也足以启发考生对立意和角度选择的方向;而该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听取各方意见。
预测高考作文篇3
my best friend
请根据以下要点以my best friend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
1.简要描叙你的朋友(外貌特征、性格等);
2.简述你们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
注意:
1.词数:80-100;
2.不能透漏个人真实姓名、学习等信息。
she, one of my best friends. the short black hair exudes the unique aroma of the garden of eden. every eye in the eye twinkles with longing eyes. not wearing a dress, even from small to large only through a dress. wearing only t-shirts, trousers, thick cotton wadded jacket... a tomboy who has never left. there was a funny joke about it.
i was on my way to zhongshan park, and there was a road ahead. "red light, wait! i, who had always followed the traffic regulations, pulled up as i always did.
then the traffic coordinator came up to us and stopped before us, looking up and down. "what is he going to do? he's staring at us.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t's a feeling of not being able to say anything.
suddenly i was surprised at the words that came out of her. "are you a man or a woman?" although i can see that he is not hostile, i should say that i should always be concerned about the feelings of others. looking back at her a little back, the embarrassment of a face turned red. "i thought you were brother and sister," i said.
"green light! i took her three steps and stepped away from the cross. she didn't say anything, but i saw her embarrassment, and now i'm going to adjust the mood, and then say, "do i look so small?" the iceberg melted at once.
she, a kind "child," will never grow up, to keep her in the palm of her hand. persistence, no, should be stubborn, is her character. no, there's another thing that makes me...
预测高考作文篇4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squo;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squo;前面还有两句是squo;格物致知、诚意正心squo;,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squo;心在焉squo;。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心要在焉
心在,则无所不能。——题记
心在何处?
阿基米德说,我的心在数学那儿,于是有了让我画完这个圆的千古绝唱。钱钟书说,我的心在文学,于是有了目不窥园,名满天下。扫把姐说,我的心全在那一把扫把上,于是那把扫把像有了灵性,与她共舞出无限曼妙风情。
心要在,在所爱之处。
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文天祥的浩荡正气,仍激励着炎黄子孙。砰然令我心动的,是他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心。他将一颗心安放在日渐式微的国家上,一切行动便都有了落脚点。一切战役,一切悲愤的诗,便都有了共同的根源,那便是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心系国事,便有了那份勇气,以匹夫之力,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林觉民何尝不爱妻子?只是对国家的大爱使他抛却儿女私情,投身于挽救危亡的事业。心在所爱之处,即便雷霆轰击,亦不动摇丝毫。
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那种力量,能够承受众人的冷眼,即使荆棘遍地,也踽踽前行。还记得那个潦倒的老人,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当屡试不中的蒲松龄开始各处搜集奇闻逸事时,人人都以为他疯了,但在看过《聊斋志异》后,却不得不感叹那是一部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旷世奇书。正是有着那份信念,一心扑在文学上,他才能不理会众人的非议,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前行。纵使险阻无数,他只坦然视之。
有些人将心放错了位置,便只能品尝失败的苦涩。唐玄宗爱着杨贵妃,沉迷于温泉水滑洗凝脂,换来的却只是此日六军同驻马,马嵬兵变,大唐风光不再。现在的一些人爱着名利金钱,向往高官厚爵,换来的却只是贪婪的双眼与累弯了的腰杆,却再也找不回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可见,选择所爱,也应慎重。
心在何处?
有些人不知心在何处,便只能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有些人找错了所爱,便只能如无头苍蝇,乱飞乱撞。而有些人,找对了心的位置,方不惧艰险,矢志不渝。
找回自己的心吧,找到你所爱的地方,将他安放。别再羡慕别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只要心在,你也能做到。
心在,则无所不能。
[ 58分 ] 这是一篇立意准确,构思巧妙,既有独特思想,又有流畅文采的考场佳作。本文作者首先运用设问的方式,举阿基米德、钱钟书、扫把姐的例子,自然巧妙地对心要在焉做出准确而个性化的解读,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的观点心要在,在所爱之处。这个立意开口较小,利于作者进行自由发挥,体现了很强的思考能力和驾驭能力。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在那里淘沙掘金,举文天祥、林觉民、蒲松龄、唐玄宗之例,分别阐释分论点: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勇气;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即使千次失败、万人非议也不动摇的决心;要将心慎重安放。作者或引证,或例证,或正反论证,对观点进行了有力的佐证。文章材料丰富,分析精到,对比鲜明,有力地强化和突出了自己的主张。
文章的亮点还在于语言流畅自如有文采。文章多处引用古诗词,或提挈下文,或诠释形象,或表明情感立场,不但使论证严密,而且增加了文章内涵,使内容更加丰厚。当然,古诗词的运用也不能刻意为之,水到渠成就好。
预测高考作文篇5
常感觉吃清汤面,不是喝烈酒,而是品香茗。吃的不仅只是味道,还有一种意境,一份亲情。这平淡的清汤面,散发着柔和的面香,又如一抹慈祥的微笑,诉说着真情无言,别有一番滋味。
幼时在奶奶家玩,常常是玩的顾不得吃饭,一直到下午玩饿了才想起回来吃饭。那时候,奶奶总是一面轻声数落着我,一面忙活着烧水。水烧开,便抓起一把生面放进滚沸的水里,放进几片新鲜滴翠的菜叶,打进一个白嫩柔滑的荷包蛋,出锅前再加进一撮盐。青白交织,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没有多余的味道,没有多余的言语,没有多余的颜色。这碗清汤面,单调而又清新。在奶奶眯起的笑眼的注视下,在这恬淡的面香环绕中,狼吞虎咽的吃完,连汤都不剩下,直吃得汗津津的。
这清汤面,平淡自然,清新纯净;而这面汤,最清淡,却也最浓郁。浓郁的,正是那温暖的关怀的滋味。
如今,十年过去,我一如既往地喜欢这单调的清汤面,奶奶却熬不住岁月的煎熬;原本青松般直挺的脊背,也已变为承载记忆的桥;这原本清澄的面汤里,不觉间也偶然掺进一两根光洁的银发;手擀的面,也不曾像从前那般富有韧劲和弹性。但没变的,是那双眯起的盈盈笑眼,是那张慈祥的面庞,是清汤面单纯的面香,是醇厚的爱的温度,是那一碗浓浓的亲情的味道。
那一碗清汤面,平淡自然,让人回味无穷,没有麻辣对味蕾的刺激,也没有腥红对眼球的冲撞,没有浓烈,没有夸张,没有过多的矫饰,没有累赘的铺张。静静地,缓缓地咀嚼,轻轻地抿一口面汤,细细品味,便能品出这奶奶注入了难以言表之情感的清汤面中,独特而深远的滋味。
浸润在这一碗清汤面中的亲情,不像百合花那样,芬芳四溢,直通心脾,而是恬淡如这一碗清汤面,平凡而可贵,拥有着清淡而浓郁的滋味。
人间有味是一碗清汤面,如那慈祥面庞上的盈盈笑眼,诉说着真情无言,回味悠长。
预测高考作文篇6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无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战国时期的屈原,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明代的爱国将领戚继光,焚烧鸦片的抗英将领林则徐,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不怕牺牲,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他们甘于牺牲,敢于承担自身的责任,才忠烈千秋,永垂青史。当一个民族的人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时,会成为一股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作为当代少年,肩负着复兴中华的伟大重任;肩负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责任;肩负着好好学习,好好锻炼,保家卫国的责任,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我们要把真正实现自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努力进步,为中华这一大国的迅速崛起而奋斗!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责任。
常言道: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责任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崇有平凡,有伟大有一般,或许不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壮丽,不是“富贵不能_,威武不能屈。”的沧桑。但是无论是怎样的责任,只要扛在肩上,就会有意义有价值,有良知。当我们充满了责任感,我们的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这就是考验,是对文明的至诚。它表现在对整体,对个人的关怀。这就是爱,就是主动,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责任。
有一些人,以考不及格为荣誉,以老师的批评为光荣,认为只有无家无国才无牵挂,认为浪迹天涯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殊不知,这种无家无国的心态,是自甘堕落,推卸责任的表现。当一些学生在黑网吧连夜上网虚度光阴时,可有想过责任?当年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圆明园被烧毁,这些血与泪的惨痛教训难道还不足以警醒国人?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作为当代少年,不让历史重蹈覆辙,让国家繁荣富强是我们的责任,但同时爱护老人,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当我们看到老人摔倒而不扶时,我们忘了自己的责任,忘了我们的初衷,忘了在国旗下的宣誓,当13亿的国人扶不起一个老人时,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哀,如果这种情况在持续下去的话,谁家的老人在外摔倒都是同样的结局,不会有人扶。当我们真正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时,碰到摔倒的老人要毫不犹豫的给予帮助,要为他人做出榜样。
记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肩负起自身的责任,成为推动中国文明进步的那只滚滚车轮。责任,要永远在我们心中!
预测高考作文篇7
校服涂画当休矣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学校门口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同学: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商场。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百分百真迹。
文具店。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于是采访调查,结果发现,校服涂画的形式、原因千奇百怪。教育的话题从来不缺,但这次由校服而引发,虽有点意外但也不愕然。
校服,学生的身份标识,而校服往往有学校的区别,于是校服也是一间学校形象的外在认知。但是如果记者在采访中问:“你喜欢学校的校服吗?”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摇头,对于崇尚个性自由的年轻学子而言,那统一的款式、单调的色彩,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潮流沾上一点关系的。所以,若非学校有统一的着装规定,校服,这个连鸡肋的地位都不如的校服,自然就不受待见,在校服上涂画也就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其实,何止学生喜欢涂画,我们中国人历来就有涂画的习惯。古时诗人喜好游历,每到一地,诗兴大发,往往喜欢在庙宇的墙壁上、高山的绝壁上、甚至酒楼茶肆的柱子上题诗一首。不少题诗也成为了千古名篇,传唱至今,而题诗之地往往也成为了名胜古迹。苏轼的《题西林壁》不就是题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的吗?文人骚客,绝地胜景,两相辉映,倒也显得人杰地灵。但麻烦的是我们没有诗人的才情,却有着诗人一样的情怀,每到一地,在乎的不是景观,而是那“到此一游”的铭记,甚至这样的涂画还漂洋过海,走出国门,等到埃及名胜卢克索神庙的石壁上出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涂画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这是一个陋习。
所以,面对无处不在的涂画现象,中学生在校服上涂画这又是多大的事呢?甚至根本就不是事。中华民族素来是天生的乐观派,若非无处可逃,是绝不会深刻反思的。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乱涂乱画的背后其实是自身价值取向混乱的体现。在这个崇尚个性自由的时代,我们极度排斥共性,无时无刻不想体现自己的标新立异,好像只有如此才能把自己从茫茫人海中区分开来,只有如此才能宣示自己的存在。所以,在校服上涂画,其实只是时代思潮在中学生身上的投影而已。
因此,一个中学生虽早过了追看《哆啦a梦》的年龄,但依然会把机器猫画在校服上,因为这样会显得与众不同。一个学生把张靓颖视作偶像,能让偶像的名字涂画在校服上,这样独特的标识绝对是“一家,别无分店”。而直接在认为很便宜的校服上试笔,这样的行为该是多么的另类而潇洒。其实,我们到处留下“_到此一游”,不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与众不同吗?强调自我,甚至标新立异,其实并不是问题,毕竟时代的发展也赋予了我们多元表达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当自我意识的膨胀突破了自身的形象素质、社会公德的时候,则显得不合时宜了。校服既是学生的身份标识,也是学校形象的外在认知。就如一个国家的国旗、国旗,代表的也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对国旗国徽的不敬既是对国家形象的抹黑,其实也是对自身身份的否定。同理,一个学生,张扬个性没有错,但是在代表学校和自身形象的校服上乱涂乱画则显得不妥。
所以,如果你有一身校服,那么就请你珍视它,尽管它并不新潮,但是它是你学生时代纯真生活的见证,生活确实也需要多姿多彩,但是,没有了那纯真的黑白时代,何来日后的色彩斑斓?既然是学生,就请保持生活的原色,校服,不需要“抹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