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2、积极参与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关于三只猴子歌曲的图片6张,节奏型卡片教师用2张。
2.《三只猴子》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打招呼问好。
老师:小朋友,你好!(依次出现一些小动物图片,请幼儿问好)
幼儿回答:***,你好!
请幼儿做动物动作,老师来问好!
二倾听,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1播放《三只猴子》的音乐,请幼儿倾听。
1)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曲里有谁?有几只猴子?它们在干什么?
2)再倾听歌曲一次。
3)幼儿回答提问,当回答正确时,老师唱着歌曲拿出相应的卡片。
师:猴子们为什么在床上跳,如果说我们跟着歌曲有节奏的跳,可能就不会摔跤了!
2.请幼儿听着音乐,想象自己在蹦蹦床上,边听音乐边跳一段。
3.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有节奏的跳。
师(边出示节奏卡边说):我们现在这样跳,按节奏一拍跳一下,大家试试看。
4.1)请幼儿3个人组成一组,手牵手听音乐来跳。
2)改变节奏型,老师唱歌,孩子拍手。
3)听旋律,孩子牵手跳。
5.分组跳,一组幼儿在前面表演跳,剩余的孩子和老师一起唱。
三.在充分倾听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1.集体唱
教师:现在老师来播放音乐,我们一起跟着旋律来唱一次。
2.分角色唱。老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孩子,再交换
师:你们觉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开心)一起用开心的样子唱一唱。摔了一跤后感觉怎样?谁来学一学?妈妈在喊得时候 ,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师:那我们唱的时候,把猴子开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妈妈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是不是会更好听呢?一起试试看。
3.观看视频跟唱。
4.表演唱
师:面向老师一起来唱一次。
四.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并渗透安全教育。
1.师:刚才三只猴子跌下床以后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听一听(老师唱)“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们躺在医院不能动了”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2.游戏:完整唱歌曲,当唱到不能动了的时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动。师:躺在医院不能动感觉怎么样?(难受)以后还要不要在床上跳啦?
幼儿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韵味以及说唱的乐趣,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喜爱之情。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发挥想象即兴创编。
3.掌握歌曲的节奏,熟练的演唱歌曲。
【活动重点】
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能够大胆的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够用京韵说唱歌曲。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面人,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老师去逛庙会,买了一些面人,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一下。看完这些面人,小朋友有什么感受?小朋友知道这些面人出自谁的手嘛?让我介绍给小朋友看!(颜色鲜艳、造型独特的面人摆在孩子面前,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近距离的感受到“面人”的精美,产生了对“面人”的喜爱之情,从“面人”自然过渡到了“捏面人的老爷爷”,为下面的活动做了强有力的情感铺垫。)
二、欣赏课件,视觉刺??
师:你们瞧,就是这位老爷爷——咱们一起看一看,老爷爷还捏了些啥?
师:小朋友觉得老爷爷怎么样?老师也想用歌声来夸夸老爷爷了,小朋友仔细听!
(此环节出示的课件中面人体现了“多”,幼儿通过视觉刺激进一步感受理解歌词——“把眼睛看花”,做了难点前置。南极仙翁、财神、牛郎织女的选择的本意是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萌发对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捏面人”的兴趣,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三、学唱歌曲,感受京韵
(一)学习歌曲演唱部分
1.教师示范,理解歌词
师:小朋友,你听到我是怎么夸老爷爷的?(用演唱的方式来夸老爷爷,承上启下,幼儿对歌词的把握就显得较为轻松了。)
2.教师演唱,幼儿跟唱
师:我们一起再来唱一唱,夸一夸老爷爷吧,小朋友可以小点声。
师:我听到你们的声音了,很好听啊!那这一次请你用响亮的好听的声音再来夸夸老爷爷,有没有信心?
(以“夸老爷爷”为教学手段,激发了幼儿主动歌唱的愿望,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之中。在反复跟唱歌曲之后,歌曲的曲调渐渐地熟悉。)
3.寻找不同,感受京韵
师:小朋友,你觉得歌曲里哪一句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不太一样?(拖腔)因为这个捏面人的老爷爷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时带有浓浓的京味。最后一句拖长了调子唱起来有点像唱京剧的感觉。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加上我们以前学过的京剧亮相尝一尝。
(教师范唱在歌曲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聆听教师范唱,可以让幼儿对歌曲的音准、节奏、速度、情感处理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教师在范唱时,不仅运用了京腔京调的演唱方法,还运用了京剧动作暗示,为幼儿寻找不同做了提示,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二)学唱歌曲说唱部分
1.以“说故事”引出说唱部分
师:嘘,老爷爷有话要说,他说他不仅会捻面人还会捏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爷爷捏了一个什么故事?
(此环节借助了电子琴打击乐的音效,将节奏清晰地展示出来。将节奏种在孩子的心田。教师适当留白,用动作表现,增强了幼儿的注意力。)
2.借助图片,梳理歌词
师:老爷爷捏了一个什么故事?里面都有谁?捏孙悟空的时候,老师用了一个什么字?为什么?
(借助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歌词的内容,连续的追问,强化了幼儿对音乐语汇的识记。)
3.动作表演,加深记忆。
师:小朋友咱们一起连起来演一演吧,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演!刚才你们表演的真不错,如果你们在表演好动作的时候能够把节奏拍的在准一些就更完美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拍一拍节奏。
(让幼儿进行动作的表演,突出了课堂的动静交替,让幼儿自由表达对歌词中动物形象的理解,凸显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理念。)
4.出示图谱,理解说唱。
师:像这样在一首歌曲里,又说又有唱的歌曲,叫说唱歌曲。
(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到图谱,它是歌唱教学过程中一种直观形象的辅助工具,它是一种视觉符号也是一种手段,它可以把歌曲内容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最大程度地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学会演唱。)
5.分组演唱,情感表达。
师:现在我们来一个更有趣的演唱方式,就是“说”和“唱”分开来唱,请你来想一想你想先来唱还是先来说?
(让幼儿根据的意愿自由选择,大大提高了幼儿歌唱表演的主动性。)
五、创编歌词,合作展示
1.借物创编
师:捏面人的老爷爷又捏出了一些好看的面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大声的说出来,并按照音乐的节奏来说:捏一朵小花在开放,捏一匹小马运粮食,捏一只小猴在吃桃,再捏一个老爷爷在钓鱼。
2.想象创编
小朋友,如果你来捏,你想捏什么?教师示范:捏一只蝴蝶翩翩起舞……
(音乐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在向幼儿进行活动指导时,应注意启发和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大胆想象,
幼儿自己创编歌词就是一种良好的表现手段,最后一个环节通过鼓励幼儿继续创编歌词,保持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从“借物创编”到“想象创编”难度递进,让幼儿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幼儿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篇3
教学准备:
歌曲伴奏mp3、图谱
教学过程:
一、图谱导入
通过大森林开动物运动会作为教学导入,出示图谱并说出歌曲中的句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二、学唱歌曲
通过提问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节奏是快的还是慢的来告诉幼儿,这是一首旋律欢快的歌曲,接着提问“你还听到了什么,能用歌曲中的句子来回答吗?”作为学习歌词的衔接,与幼儿熟系记忆歌词;然后与幼儿一起轻轻地歌唱。
三、学习简单的两声部合唱
“小动物们的比赛太精彩了,你看拉拉队也赶来为他们加油助威了”出示拉拉队图片,介绍拉拉队,听歌曲提问“拉拉队在哪里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的?都喊了什么?”让幼儿通过图谱,知道拉拉队在什么地方出现,出现的时候都说了什么。师幼练习两声部合唱,接着幼儿分组尝试两声部合唱。
四、创编歌曲的名字
好听的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我们能不能为这首歌曲想一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让幼儿思考出自己满意的答案
五、与同伴分享歌曲,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教学我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让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开始时让幼儿边看图谱边听歌曲中的句子,熟系歌曲句子,然后播放音乐,使幼儿感受到了乐曲所表现的高兴、快乐的情绪,为幼儿后面的学习作下了铺垫。在学习理解歌词部分,我采用了清唱的方法,让幼儿去倾听、感受,当幼儿说出歌曲中的内容时,我就指着幼儿说到的地方,再说一遍歌曲句子,教学中,我运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从效果看,幼儿很快就理解并掌握了这首歌曲的内容,他们很愿意、很积极的要用一种愉快、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当幼儿基本学会了这首歌曲,为了进一步体现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我设计了唱说唱词的环节,我先向他们介绍拉拉队,让他们知道歌曲中的拉拉队在唱到哪一句的时候为运动员加油呐喊的,接着分组演唱,让一部分幼儿当“运动员”,一部分幼儿当“拉拉队”,通过运用说唱词唱出重唱部分,体现出小动物比赛的精彩,使他们在唱的过程中感受热烈的气氛,体验乐曲表达的快乐情绪。
不足之处:这节课在让幼儿理解、感受的部分还可以再充分些,幼儿学唱歌曲时要让幼儿感受出、说出要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而不是由教师讲,幼儿唱,幼儿没有充分感受、理解的时间和机会。我在问问题时,显得过于繁琐,一个小问题问了好几次,有点罗嗦,在时间上也没有把握好,在下次音乐教学中,我一定会多多注意这次音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争取改进!
幼儿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体验同伴互助与合作获得的快乐。
2、能根据乐曲的结构、情绪、形象,创造性地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
3、学习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并表演律动。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听过《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理解“挑水”、“抬水”等动作。
3、活动前看过幼儿用书,了解了小和尚快乐、生气、难受等不同的情绪。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三个小和尚不同的个性化动作。
(1)师幼共同回忆故事,并说出故事主要情节及人物情绪。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快乐、生气、难受三种个性化表情与动作。
(3)教师选出同伴榜样,让幼儿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2、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图片,结合音乐结构和形象进行动作创编并表演。
(1)欣赏a段音乐,感受乐曲结构。
①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1段,一个和尚挑水、玩水、喝水时快乐的动作和表情。
②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2段,两个和尚抬水喝、抢水、生气的动作和表情。
③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3段,三个和尚装病不去挑水、没水喝、难受的动作和表情。
④幼儿听a段音乐,完整地表演“三个和尚挑水、抬水、没水喝”(a1、a2、a3)等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小和尚们动脑筋、握手言和的动作(b段音乐)。
(3)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出各种取水的方法,来表现小和尚团结协作共同取水的情节,幼儿三人一组,用组合动作进行表现(a’段音乐)。
3、幼儿随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完整、合拍地进行表演
(1)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完整地表演。
(2)幼儿集体创编结尾造型并进行表演。
(3)教师采取“退出”的方法,让幼儿完整地、主动地练习动作,享受表演的乐趣。
4、启发幼儿思考
教师:为什么到最后三个和尚没水喝?在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家应该怎么做?
(懂得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将事情做好的道理)
活动延伸:
结合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学习和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我的小花园
大班音乐——《我的小花园》
一、目的: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 ,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
3、节奏练习:
我 的 花 园 种 满 了 什 么 ? ( 鲜 花 )
0/
——————
0x / x xx x/x0
——————
这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里 有 什么 颜 色 的 话 ? ( 红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幼儿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含义,学会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3/4拍的舒缓和优美。
重点难点理解歌词含义,学会演唱歌曲。
环境与材料1、带幼儿到户外找一找小草,晒一晒太阳,观察周围景色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来临。
2、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感受歌曲3/4拍的舒缓和优美。
一次备课
一、谈春天
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说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倾听。
2、请幼儿两两一组,互相拍手打击节奏说歌词。
三、听歌曲
1、教师放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形式为歌曲拍节
奏。如:①强拍拍手,弱拍拍腿;②强拍拍手,弱拍拍头;③全体幼儿围成圆圈并
逆时针转身强拍拍手,弱拍拍前面小朋友的后背;④全体幼儿将左手放在腿上,手心朝上强拍拍自己的左手,弱拍拍右边小朋友的左手
幼儿每听一遍歌曲,就换一种排击方式,在拍节奏的过程中,教师引领幼儿跟唱。几遍之后,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首歌曲。
三、唱起来
1、教师弹琴,请幼儿齐唱歌曲。
2、变换演唱形式。如:表演唱、分组合唱、加入打击乐演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