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范文网 >教案大全

幼儿园画老鼠教案5篇

教案的准备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前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让课堂更加有秩序,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画老鼠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画老鼠教案5篇

幼儿园画老鼠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新奇有趣,大胆设想故事发展的可能性。

2、通过质疑、想象、表演、续编等多种方法拓展想象,大胆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积极地交流、主动表述。

3、懂得遇到困难要积极面对,智慧能战胜一切。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分析猫和老鼠特点

1、(ppt1)师:今天徐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我们小朋友非常的熟悉。(喵)瞧,有一个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和大家见面了,它是谁呀?

(观察图片)你觉得故事里的这只猫,有可能是一只怎样的猫?(幼儿自由讲述。并请幼儿学学幼儿所说的猫的样子)

2、(ppt2)说到猫,我们就会想到老鼠,对了,故事中另外一个主人公就是我们的老鼠,这又是一只怎样的老鼠呢?你知道它有什么本领吗?

3、(ppt3)师:那这样一只有点笨、傻傻的猫碰到可爱聪明的老鼠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大胆猜测)

二、、结合ppt欣赏故事前半段,引发对后半段故事的猜想。

1、师讲述故事上半段。(ppt4-5)

故事:“在一片玉米地里,一只老鼠出来找食物吃。突然,一只猫扑了出来,一下子捉住了一只老鼠,就想吃掉它。老鼠心想:‘呀!糟了,今天要完蛋了,怎么办呢?别急别急,我可得想个办法,救救自己。’”

师:这只可怜的老鼠会想什么办法来救自己呢?(幼儿讨论)

(ppt6-11)方法a哄骗求饶:它会对猫说什么来让猫放了它呢?谁愿意来学老鼠表演一下,注意用什么表情。

b逃跑:会拼命的挣脱出来逃跑

c搏斗:小老鼠心想反正要被你吃了,干脆跟你比个高下,还不一定谁输谁赢呢!

d求救:找找看旁边有没有谁能帮忙救救它。(请一个小朋友来学学如何求救,会怎么说)

e装死:干脆直接装死

2、师:小朋友们帮老鼠想了这么多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老鼠想了什么办法来救自己?

三、结合ppt,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结尾。

1、(ppt12)(出示图片)师: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猫要把老鼠种到地里呢?(幼儿猜测)

倾听故事第二段:(ppt13)小老鼠说了什么?(学说这句话)猫上当了吗?猫为什么会上当呢?(ppt14)

2、验证:那你们来猜猜,把老鼠种到地里真的会长出更多的老鼠吗?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哇,小老鼠怎么样了?来我们给聪明的小老鼠鼓鼓掌。

这个故事有趣吗?这个有趣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谁来帮它起个名字吧?(猫种老鼠)

四、完整欣赏故事,确定故事名称——“猫种老鼠”。

师:我们一起再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吧。(ppt15)

故事听完了,好听吗?

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小结:碰到困难,不要轻易认输,一定要勇敢面对,智慧可以战胜一切。

五、进行创编故事“老鼠又被猫抓住以后……”

1、师:老鼠逃走以后,猫很生气,千方百计的想抓住这只猫,瞧可怜的老鼠不当心又被猫给抓住了。老鼠又会想什么好办法呢?(ppt22)

2、请小朋友拿起自己的图片一起讨论老鼠的自救方法。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图片猜猜这次老鼠是在什么地方抓住的?猫在干什么?

3、幼儿交流

师:你觉得老鼠会想什么办法救自己呢?

活动反思:

“猫”和“老鼠”是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两种动物。在平常生活中,人们传统的印象会觉得猫漂亮、温顺、招人喜爱;而老鼠总是脏兮兮的,到处打洞、偷东西。“猫捉老鼠,老鼠怕猫”是人人皆知的。然而,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猫”和“老鼠”却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两个经典角色。它给“猫捉老鼠”赋予了新的意义,猫鼠之争中谁胜谁败,自在个人智慧,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无穷的乐趣。本故事《猫种老鼠》中,故事情节简单而富有无限想象,与动画片《猫和老鼠》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我引导幼儿自由想象、演绎精彩纷呈的猫鼠故事,既是对传统经验的拓展,又是对现有动画情境的迁移和深化。这也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这一原则。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借助猫、鼠的角色形象,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进行及时的互动,引领他们互相学习、交流各自的成功经验,在一个个合作体中共同分享想象、表演、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力等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

1、大家好,我是老鼠jerry(老鼠图片中)

2、有一天,老鼠jerry来到一片茂盛的玉米地,它想找食物吃,它东找找西找找,东看看西看看,看到许多玉米心里可高兴了:“这下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3、突然,一只猫从玉米地里扑了出来,一下子抓住了老鼠,猫得意的说:“哼哼,看你往哪里跑,今天我要把你吃了!”老鼠心想:“啊呀,糟了,今天要完蛋了,怎么办呢?别急别急,我可得想个办法救自己。”

4、这是一只聪明的老鼠,它知道一般的办法是救不了自己的,它看了看四周茂盛的庄稼,再看了看猫的脸。想了想,很友好、很认真地对猫说:“猫大哥,别着急,你瞧,农民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就会收获很多玉米;农民把花生种到地里,也会收到很多花生。如果你把我种到地里,这样就会长出很多很多的老鼠,这样多好啊,你就可以不用每天辛苦的抓老鼠了。!”

5、猫听老鼠这么一说,心里想:对呀,我把这只老鼠种到地里,这样不就能收获很多老鼠了吗,这下就不用愁没有老鼠吃了。哈哈!于是猫就把老鼠种到了地里。

6、可是当猫挖好洞,刚把老鼠种到地里,聪明的老鼠马上打洞逃跑了。

7、故事:猫种老鼠(题目)

幼儿园画老鼠教案篇2

设计思路

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情节简单,故事中大狮子的凶猛和小老鼠的机灵深得幼儿的喜爱,他们很喜欢这个故事,也乐于模仿,还经常会在做游戏的时候表演这个故事。但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不能很好地将大狮子开始时的凶猛、骄傲、害怕,以及后来高兴、友善等情绪变化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大狮子和小老鼠神态和语气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通过表演的方式表达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神态和语气的变化,并与同伴进行分角色表演,在互动中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本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理解大狮子和小老鼠神态和语气发生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不同场景所表现出的不一样的神态和语气。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并能表现出大狮子神态和语气的变化。

2.乐于与同伴一起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听过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

2.材料准备:ppt,装扮角色用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交流分享

1.教师:今天我请来了两位朋友,看看是谁呀?

(播放第一张ppt。)

幼儿:是大狮子,还有小老鼠。

2.教师:对了,还记得我们听过一个跟它们有关的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播放第二张ppt。)

幼儿:大狮子和小老鼠。

3.教师: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大狮子?

幼儿a:我觉得它是一只很善良的大狮子。

教师:为什么你觉得它很善良呢?

幼儿a:因为它没有吃掉小老鼠,把小老鼠给放了。

幼儿b:它是一只很凶猛的大狮子。

教师:你觉得它很凶猛,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凶猛的样子吗?

(幼儿b表演。)

教师:有的小朋友觉得它很善良,有的小朋友觉得它很凶猛,它到底是一只怎样的大狮子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二、再次倾听故事,模仿表演

1.教师:听清楚了吗?大狮子什么时候很凶猛?

幼儿:小老鼠把大狮子给吵醒了,大狮子想要吃掉小老鼠,这时候大狮子很凶猛。

2.教师:凶猛的样子是怎样的?

(播放ppt)

幼儿a:嘴巴张得很大。

幼儿b:眉毛也竖起来了,眼睛瞪得大大的。

幼儿c:它的爪子也张开来了。

3.教师:我们一起来学做凶猛的样子。

(幼儿集体表演、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小老鼠苦苦哀求着大狮子,说有一天会帮助大狮子的,大狮子是怎样说的`?

幼儿:大狮子说,你那么小,我这么大,我怎么会接受你的帮助呢?

5.教师:大狮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口气是怎样的?

幼儿a:有点看不起小老鼠。

幼儿b:我觉得大狮子很骄傲。

6.教师:骄傲的样子是怎样的?

(播放ppt)

可以怎样表示骄傲的样子呢?我来做做看,你们觉得像不像,如果做得好,你们给我鼓鼓掌。

(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7.教师:大狮子突然掉进了陷阱,这时候大狮子变得怎样了?

幼儿:大狮子变得很害怕。

8.教师:你们有害怕的时候吗?害怕的表情是怎样的?

幼儿:我看到蟑螂很害怕。

教师:是吗,哎呀蟑螂来了。

(啊,幼儿很害怕的样子。)

教师:瞧!他害怕得人也缩起来了,还在发抖呢。

9.教师:最后,大狮子得救了,它有什么变化?

(播放ppt)

幼儿a:大狮子很高兴。

幼儿b:大狮子和小老鼠成了好朋友。

教师:在这个故事里大狮子有凶猛的时候,有骄傲的时候,当掉进陷阱时它害怕,当它得救后变得高兴而友善。大狮子的神态、表情、口气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着。

(播放ppt)

三、扮演角色,尝试表演

重点指导:

1.教师:接下来大家可以来表演这个故事,演故事中哪个角色都可以,表演前先把自己装扮好。

2.幼儿按意愿各自表演。

3.个别幼儿示范表演,其他幼儿评价他们演得怎样。

反思

本次活动我一改以往表演活动时先简单地让幼儿模仿对话、模仿动作等,而是通过与幼儿的互动讨论,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角色特征,再让他们进行表演。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始终情绪饱满,十分投入,兴致很高。

第一环节中的“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大狮子”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能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回忆,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不同的想法,并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大狮子凶猛、骄傲、害怕、高兴、友善等情绪变化,我与幼儿积极互动,以层层推进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大狮子神态和语气的变化;同时还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其理解。因此,幼儿的表情、语气在活动中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在最后一个环节,我为幼儿提供了逼真的道具,激起了他们装扮的兴趣和表演的欲望,于是幼儿在表演中能很好地将大狮子的神态和语气变化表现出来。

幼儿园画老鼠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猫和老鼠》 是一首充满童趣、简易通俗、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们根据小班学生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注重游戏化、情景化,让学生表演小老鼠,感受音乐旋律,学习分辨乐曲的快慢,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欣赏并学唱歌曲,学习歌曲的节奏。

3.乐意做“猫和老鼠” 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想象小老鼠的神态,指导学生注意猫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歌曲《猫和老鼠》录音磁带、录音机。

2.老鼠头饰学生每人一个,猫的头饰一个。

3.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草、蘑菇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猫和老鼠》

1.教师:一天晚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可是这时候有一只小动物却出了家门,它是谁呢?

2.教师播放录音《猫和老鼠》,学生欣赏歌曲前半段(从开头至“出来偷米吃”。)

3.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猜一猜,是谁来了?请你们想象一下,小老鼠是怎么找米的?小老鼠找米时表情怎么样?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老鼠的神态,如瞪着小眼珠、蹑手蹑脚等。可以请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演。

4.教师扮演猫,边播放歌曲后半段边表演歌曲。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注意猫叫的节奏。学生熟悉节奏并模仿动作“吓得老鼠赶快往回逃”。

5.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两遍。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可以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二、游戏:猫和老鼠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扮演小老鼠,自己找好洞藏好。小老鼠一起唱着歌,蹑手蹑脚出了洞。结果碰到教师扮演的大花猫(后面游戏可换成一位学生扮演大花猫)。当大花猫唱完“喵喵”以后再拖长了声音叫一声“喵——”小老鼠们才能开始往回逃。

2.教师播放歌曲《猫和老鼠》,和学生一起进行游戏。(游戏可进行2—3次,教师逐渐退出游戏。)

延伸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如《猫和老鼠》等。

幼儿园画老鼠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发展音乐表现力。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改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并带领幼儿说唱;经改编、剪辑的音乐、音效。

2、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

教学过程:

一、说唱童谣,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童谣“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下 不 来 0|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滚 下 来 0|”,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 XXX XXX|?Χ Χ Χ 0 ?的节奏。

二、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引导幼儿讨论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小老鼠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还得边走边看,应该怎么看?看哪里?”

教师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还要上下、左右、前后四处看一看,才不会被大花猫发现。

2.带领幼儿边说童谣边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合拍练习。

3.由声势练习自然过渡到乐曲跟进,完整地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合拍练习。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

“这是什么声音?”

“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教师小结:原来小老鼠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身体等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讨论:“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样把泡泡糖快点从身上拉下来?”

教师小结:拉泡泡糖时,胳膊硬硬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眼睛、嘴巴、身体都要用力。

3.带领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四、播放乐曲

播放完整的乐曲,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五、游戏

指导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六、增加“大花猫”角色,韵律中玩游戏,在放松和愉悦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幼儿可以将《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家长一起表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m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

无论是乐曲的音乐形象,还是乐曲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同时也为了避免韵律活动的单一、枯燥,教师将游戏自然融入,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韵律活动的合拍中又有游戏的愉悦和轻松。

为了让幼儿表现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紧紧抓住“轻轻走没有声音、眼睛盯住不动、咬紧牙、攥紧拳”等动作要点,引导幼儿讨论剖析,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表现,达到神似和夸张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过程中,幼儿对九拍的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及时借助声势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进行表现。

不足之处:

幼儿对于表现拉泡泡糖的动作还不够夸张、形象,对于音乐的节奏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对以后教学的建议在泡泡糖的处理上老师可以从小老鼠调皮的个性以及音乐欢快诙谐的特点入手引导幼儿对泡泡糖甩不掉到处粘的现象进行大胆创想和模仿。这些都有待提高。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幼儿园画老鼠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尝试用简短的语言表达。

2、展开简单的想象,感受小老鼠找朋友的乐趣。

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儿歌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这是谁啊?小老鼠今天可高兴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2、这些都是高兴的事,听听小老鼠是怎么说的

ppt声音:今天天气可真好呀,我要出去玩一玩,真高兴啊!

二、观察理解画面

1、走走走,走走走,你们看小老鼠来到了哪里呀?(公园)公园里有什么呀?(从哪里看出是公园的)

2、哇,好漂亮的公园,小老鼠真是太高兴了。小老鼠走走走走走走,它看到了什么?(一棵大树)

3、你们看,这像什么呀?(绳子)真像一根绳子啊!那我们帮小老鼠想一想,这根绳子怎么玩呢?小老鼠学学小朋友跳绳子,我们一起试试看。两只小脚用力跳,我们一起来跳跳。

4、小老鼠又看到你了什么好玩的啊?(滑滑梯)小朋友最喜欢玩滑滑梯了,滑滑梯真高呀?应该怎样玩呀?(安全)

5、原来公园里有这么好玩的地方呀!小老鼠还想玩。走走走、走走走,看到了好玩的地方可要告诉小老鼠哦!这个山洞太小了,怎么办?(怎样才能钻过去呢?)我们把身子卷得紧紧地钻,学学小老鼠钻山洞。

6、玩了这么多地方有点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了,诶,在草地上它又发现了一样东西,原来发现小山了,爬小山一定很好玩,我们一起来爬小山吧。小老鼠爬小山喽!

三、观察,展开想象

一个人玩真没意思,如果有更多的朋友和它玩就更高兴了。(放声音),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录音声音标志:小老鼠,我们是你的'动物朋友呀,快来找找我们。)是谁啊?小老鼠的动物朋友在哪里啊?

1、这像绳子是哪个动物朋友呀,(猜)你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把它拉出来好吗?123拉呀拉,出来了,是什么呀?

小结:绳子是小猴子的尾巴呀。

2、小哪里还藏着动物朋友啊?那像滑滑梯是谁呀?是大象吗?你怎么看出来的?(学学大象的鼻子)我们在一起来拉拉。123,大象太大了,我们叫叫它,原来是什么呀?

小结:滑梯是大象的鼻子??

3、那山洞会是哪个动物朋友呢?(你怎么会想到的?山洞像小猪的哪里呢?)(叫声)(我们学学小猪的叫声)

小结:山洞是肥猪的鼻孔??

4、小山又会是什么呀?(影子)看看是不是啊?

小结:小山是骆驼的驼峰??

(用多媒体小结)

5、小老鼠有这么多的动物朋友和他做游戏呀,现在它真高兴啊,看它和动物朋友玩的多开心啊!

6、一边念儿歌一边玩真有趣啊!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念念儿歌做做游戏好吗?(幼儿游戏2遍)

附儿歌:小老鼠做游戏

小老鼠跳“绳子”,绳子是小猴子的尾巴呀!

小老鼠滑“滑梯”,大树是大象的脖子呀!

小老鼠钻“山洞”,山洞是小猪的鼻孔呀!

小老鼠爬“小山”,小山是骆驼的驼峰呀!

教学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注意力也很集中,而且在学本课中的重点句式时,孩子们大多都能边说边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了,由此可见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本科的重点。音乐游戏的使用也很好的带动了我班幼儿的情绪,通过的游戏,孩子们都能说出找到朋友后觉得开心情绪,初步体会到了找到朋友后的那种愉悦的情绪。结尾的《猫捉老鼠》的游戏使活动很自然的结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画粽子教案5篇

幼儿画圈圈教案5篇

打老鼠大班教案精选5篇

幼儿小班古诗《画》教案5篇

幼儿园画机器人教案5篇

幼儿画向日葵教案5篇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5篇

幼儿画老师的教案通用5篇

画房子幼儿园教案6篇

幼儿园画蘑菇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741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