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的过程能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读过的书籍内容,以下是述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篇1
说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很多人会想到李安那部精彩而且引人深思的电影。今天,我想说说看完原版小说之后的想法。
此书是作者扬。马特尔在他遭受失败正在追求他人生的目标和意义的.时候听到的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主人公派西尼。莫利托。帕特尔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洋上漂泊了227天后奇迹生还。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介绍我的感悟。
一是关于希望和奇迹。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希望,相信奇迹,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帝”就会在你觉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给你一条出路。在那艘救生艇上,派不止一次遭受到饥渴,疲惫和生命的威胁,甚至他开始准备好了迎接死亡的到来。他对自己没办法在继续照顾理查德帕克而感到愧疚,他开始做人生最后的祈祷:感谢父母,感谢上帝,感谢所有他得到的爱。然而他依旧在幻想奇迹的出现,最后奇迹真的出现了,他们漂到一个小岛,暂且不管这个小岛究竟代表着什么,总之,这个小岛给了他一个活下去的可能,这个和他一直以来对“上帝”的信仰对生命的渴望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我觉得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断相信,相信未来会很美好,相信我们追求的一定能得到。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篇2
到底拥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才算是生活,才算是完整的人生?是像《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吴狄说的,“守着自己的爱人、亲人,还有朋友过日子,在平淡的生活当中,去体会自己的一生”,还是向《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派一样在大海上轰轰烈烈地漂流过一次,与大自然拼尽全力地争斗过一次?
吴狄的生活现实得像是一幕人生悲喜剧,他有相爱的恋人,却又失去;他有至亲的哥哥,却又得病死亡;他有患难与共的朋友,却又在人生的岔路口各分西东。他带着自己的理想在城市里苦苦寻觅,苦苦挣扎。
少年派在海上的漂流经历就像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但是却比童话要悲壮很多。海难袭来,只有一匹受伤的斑马、一条鬣狗、一只猩猩、一头孟加拉虎和派得以生还,由于动物对生存的最本能反应,鬣狗先后咬死了斑马和猩猩,最后自己也被孟加拉虎咬死。在茫茫太平洋上,只剩下派和孟加拉虎的斡旋争斗,只剩下他们相依为伴的一起求生。
两个发生在不同国度的故事,两个本不相关的两个人,却在一个意外的时间点碰撞,让我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相同态度:珍惜。
吴狄珍惜他生活中的每一份经历,不管未来有没有爱人共度,有没有朋友同行,他曾真真切切地为了自己、为了朋友而用心经营他们的友情和爱情,所以,他从不后悔自己的坚持和付出。
派珍惜他的奇幻漂流经历,不管这到底是一个童话故事,还是如同片尾讲述的关于水手、厨师、母亲和他自己的生存的竞争,他都珍惜着。因为他还活着,而他在这段经历中收获的是成长,虽然这过程是残忍的、血腥的,但是,他也在其中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回忆着两个故事的情节,体会着关于两个故事主角的成长,我也渐渐懂得,生活本就是一个个且行且珍惜的过程,不管我们追求的是安安稳稳的平静还是浪漫旖旎的激情,不管我们是否会经历轰轰烈烈的闯荡,抑或从始至终都只有波澜不惊的安定,只要自己努力地付出过,只要能珍惜与身边同行的朋友们的每一段友谊,只要能铭记生活中每一份留下成长痕迹的经历已经足够。
很多时候,很多人,总会固执地追求着一些东西,或者是生活的经历,或者是生活的品质,又或者是个人的完美形象。可是,走着走着,在这条路上,就会突然看不见方向,就会有那么些时候,有意无意地将自己迷失。
如同派的旅程,两个故事,二选一的选择题,每个人都宁愿选择相信“童话”,不管是作家还是日本船运公司的记录员。因为,在童话里,他可以在求生过程中将迷失了的自己幻化成一头凶恶的孟加拉虎,它残忍,它杀戮,可是,当回到现实世界时,它又那么自然而然地走进丛林,没有回头,没有留恋。当再次回忆起它的时候,回忆的人会因为过往的沉痛而流泪,听的人会因为他的回归本真而感动。
这样的故事,娓娓讲述,怎么会没有让人相信人性本善的力量。它发生得那么自然,没有因为刻意追求一份美好的回忆而多加修饰,怎会不让人相信。人与虎的斗争和共存,真真切切地讲述了人性的两面性,怎么会不让人触动。
面对大海的汹涌,派呼喊着臣服,对自然的臣服,对上帝的臣服,他用最原始的方式开始求生之旅;面对恋人的质疑,吴狄说出他自己的追求,从不希望自己惊天动地,更不希望自己能对这个社会产生出什么巨大的影响,他只想平平淡淡。
也许生活本就该是如此,不该为了什么去寻求,而是在平平淡淡中寻找一份淡然,当意外开启门窗吸引我们,打击我们时,我们就像派一样,在挣扎中获得成长,在那些挣扎的过程里认识和了解另一个完全陌生的自己,当一切结束,就如同梦一场,再回归到一个最本真的自我,像吴狄一样,过着平平淡淡的安稳日子。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篇3
在无聊的暑假里,每天都是那么几样上上课,学学习,看看课外书。于是,我萌生了看电影的念头,我早就听同学说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不错,于是,我就在电脑上搜搜看了。看完电影的那一刻,琢磨良久,觉得此影片给我了很好的启示。
影片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扬马特尔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好莱坞华人导演李安执导,影片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现实残忍故事。
我们人类怀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所以,有信仰的人,和老虎都比我们容易幸福。我们喜欢梦幻,一切是那么美好,甚至,美好的让我们怀疑。可我们有没有胆量面对现实的残酷。是的,我们喜欢幻想,那些一个个美好的东西,个我们可否想过,我们还要面对现实的残酷。那结局,有一种悲哀。
这部电影让人琢磨不透。让人疑问,让人觉得他是内敛的。可又预示了现实的残酷,让人回忆深长。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篇4
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了,如果没有胆量是活不了很久的。这部电影主要是讲“一个人叫派,一天有一位记者来采访他。他说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派原来家住印度,他的爸爸对他说‘我们要从印度搬家搬到加拿大去。’由于他们家开了一座动物园,所以临行之前爸爸把动物的食物都放到了船上。一切准备就绪,他们起航了。半路上他们遭遇了一场暴风雨。在如此急切的情况下,一艘救生艇飞速驶来。船上的救生员们连忙叫派穿上救生衣逃生,而连在船上的绳子断了。于是只有派一个人逃脱了。家人和救生员全部遇难。派一个人坐在救生艇上,用期盼的眼神望着暴风雨,期待着暴风雨什么时候停止。经过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暴风雨终于停止了。这时有一只斑马被巨浪冲到了救生艇上。一会儿后又有一只老虎和一只长臂猿被冲到了救生艇上。后来,长臂猿和斑马都被老虎吃了。有一次派怕坐在船上会被老虎吃掉,于是他就用船上剩余的救生衣做成了一个木筏。再用一根绳子系在船头上,又过了几天到了一个晚上,派正在整理东西的时候又有一场暴风雨来‘突袭’了。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派的心情显然平静。暴风雨结束了,后来派驾驶着船到了一个叫‘食人岛’的地方。那里有一群黄黑相间的动物。离开‘食人岛’前派给自己和老虎准备好了食物,再次起航了。最后派的船停在了墨西哥的一个沙滩上,派累得倒在了地上,老虎也走向丛林,跟派道别了。”
看完这部电影,从派在漂流过程中遭遇的饥饿、孤独、恐惧到最后战胜一切困难的故事,我知道了:面对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篇5
挣扎着看完了长达126分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抱歉,但并非因为影片的宏大场面和炫目特效以及发人深省的隐喻。在着手写这篇文章的之前,我经过了一整个晚上和一整个早上吃早餐加坐公交时间的深思熟虑,还小心翼翼的打开了《少年派》的界面认真学习热门影评,以防因为自己狭隘的认知和理解使得这篇即将出炉的文章显得单薄而可笑。当然,在发现《少年派》的界面根本没有“最有用的中差评”一栏后,我的灰彻底心了。可是当我又挣扎着看完头两篇高端洋气的高人气影评之后,一切并没有发生改变,我松了口气。
因为种种纠结而繁杂的原因,我和一个并不打算看这个电影的妹子看了这个电影,结果就是我俩坐在号称本地最好的imax厅狭小的座位上扭来扭曲了2个多小时,看完都表示闷闷不乐。当然,她的闷闷不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因为电影是我挑的。这就好比一个从未做过饭的人满怀欣喜费尽心思做了一顿相当有难度的晚餐给你吃,但是你痛苦而坚持的吃完,末了还要冷冷地说,真特么难吃。对我来说,这种打击的杀伤力能进前十了,虽然哪怕真的很难吃。这让我十分沮丧。我绞尽脑汁不断自行重播电影的画面,试图想找出一两个点来反驳她尖锐而刻薄的观点。但是我发现,我只能抓住老虎猛地跳出来那个画面说事——因为她拿衣服了没有看到。“鸡肉很难吃,但是胡椒味道很正宗”这种借口也是太过于无力了吧。至此,我只能悲伤地坐在你身边。
于是乎我就开始继续深思为什么我会有如此消极的观影感受。上《肖申克的救赎》以评分9.5长期雄踞榜首,接着是评分9.4的《霸王别姬》和《这个杀手不太冷》。而《少年派》上映一周即有七万五千多人评价,62%的五星满分好评,9.1分轻轻松松。近段时间我选电影的标准逐渐宽容,这在某方面来说是一件好事,哪怕不小心选错了电影,也可以逐渐清晰自己的偏好。但是《少年派》不属于我无法确定好坏的电影之列,相反在观影之前我是十分期待的,不然也不会赶着imax版下映之前急匆匆的看。也许期待过高本身就是观影的一场灾难。你我皆凡人,俗世无神作。
62%们要不服了要不屑了,要开始或苦口婆心或冷嘲热讽了。每看完一部电影就马不停蹄地洋洋洒洒几千字,嚷嚷着哪些是隐喻哪些是符号,这些代表了什么那些又象征了什么,放佛为解读而解读。一篇好文章非得归纳了中心思想才能叫看懂了吗?一部电影非得解读了电影语言叙述层面之下的意象才能叫看懂了吗?不然就没有资格评价好坏和喜恶?相比之下我真心觉得与我同往的妹子更为纯粹,以情绪的真愉悦为前提才能感受到真爱。一部电影(或者任何一个审美对象)都是极其主观的东西,深层次的思考固然很好,但若是强加而来的解释反而会让对象本身给人感觉食如鸡肋味同嚼蜡。做作业抄答案有什么爽,考试抄的到才是真快感。《少年派》对我来说正是这鸡肋正是这蜡。
在我眼中,一部及格的电影标准很简单,故事通顺,人物鲜活,画面流畅。《少年派》的故事已经有了,且紧贴标题——少年派(为何叫“派”)、奇幻(奇遇和场景)、漂流(主线)。人物也有了,甚至动物也有了。漂亮的画面和宏大的场景更是有了,3d效果锦上添花。可惜《少年派》的冲星旅程也到此及格线为止了。“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老师这句话非常精准地概况了我此刻的感受。从一句话出戏,到由始至终从未入戏,我觉得,我也算进步了。整部电影前半部分冗长的铺垫和寡淡的叙述简直让人昏昏欲睡。好不容易进入大海,少年派和老虎都很紧张,但紧张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此刻的我还在期待下一秒钟情节的精彩逆袭,可惜直到灯光亮起字幕飞起,我仍恍惚觉得这实在是一部人与自然的3d宣传片。倘若只怀揣着这样的心思看,那么它一定能满足你。真诚建议小清新和伪小清新们一定要看看,因为无论是画面还是中心思想,都从骨子里透着淡淡的忧伤。
最后,我来谈谈62%们一致推崇的“心有猛虎说”。影片反转毫无悬念,法国佬如果能闭嘴的话相信还是比《寒战》最后彭于晏坐在病床上像精分患者一样打着响指的情节要略好一些。可惜法国佬那张天真无邪求知若渴的嘴巴。哪怕没有这个二货装自己是福尔摩斯点出真相只有一个,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能看出动物和人的一一对应关系。坏就坏在这里。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影片升华的点,对应一出,神作十足。这让我很忧伤,话题又要回答解读本身来了。难道看到人家心有猛虎,你做个细嗅蔷薇的动作就能合体了?由于我的人物性格以及知识结构有所局限,实在理解不了感同身受大彻大悟的62%们是如何升华的。令我不解的是,满场的观众出场时不但没有个个都竖起大拇指表示“牛逼”,反而脸上几乎都是茫然的表情,显然没有在快结束的十分钟里跟电影一起升华。我很想知道回家潇洒打上五星满分且洋洋洒洒几千字,究竟是他们中的谁。
不久之前看到一篇谈感情的文章里说,你可以爱一个人,但是完全不喜欢他;也可以喜欢一个人,但是完全不爱他。对于电影也是一样,你可以承认拍的很好,但可以说它是烂片;一个拍的糟糕的电影,你同样可以爱到死。烂片和神作其实就在一念之间,如同真实和虚幻,如同少年派和少年屁,因为评价的标准只存在你我深深的脑海里,不在62%这个数字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