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让课堂活动更加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教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确保易于理解,下面是述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闹花灯大班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闹花灯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和同伴一起念儿歌。
2、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和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各种花灯若干。
2、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玩灯,引导幼儿观察并相互交流:玩的是什么灯?过什么节玩灯?大家一起玩灯,心里怎样?
2、教师利用图片与幼儿共同回忆灯会的快乐情景,用儿歌中的句子进行归纳。
――过什么节玩灯?小朋友在干什么?
――玩的是什么灯?
――小朋友心情怎样?
3、幼儿看图片学念儿歌。
儿歌学会后可将“飞机灯,飞得高,兔子灯,拉着跑”两句进行创编。
闹花灯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学习"闹"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3、尝试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有关灯会的录像或图片。
2、幼儿用书第2册第12页。教学挂图(龙灯、风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灯会录像或图片,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忆观灯的情景。提示:你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关灯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讲难点前置,唱"隆咚--咚锵"和"咚隆咚--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数花灯",学唱"有花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
(3)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在"数花灯"部分或"敲锣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闹"字的唱法,引导幼儿尝试下滑音唱法,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幼儿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歌曲的乐趣。
3、引导幼儿边演唱歌曲,重点启发幼儿在歌曲最后"嗨"处创造性地做出孙悟空的不同动作并停住不动,增强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道具,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播放一些课前收集的有关元宵、花灯的图片、录像等,从欣赏角度直入课题,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说说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制作花灯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各抒己见陶醉在“元宵”之中。然后我出示一个花灯成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花灯的基本构造特点。
闹花灯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3、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元宵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1、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活动准备:
1、有关元宵节的录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灯
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元宵节”录相,并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灯,
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
2、教师讲解“元宵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3、介绍“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
二、学做元宵。
1、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吃过)吃过什么馅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其口味)。
2、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啊?(圆形的)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想)
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
4、观察教师做元宵:先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尝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1、教师出示花灯,让幼儿跟随音乐玩舞花灯,猜灯谜
游戏。
2、煮元宵的同时教师把碗,勺摆放好,幼儿洗手。
3、幼儿品尝元宵,互相说说此时心里的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同时也学会了运用揉,搓,团圆,包馅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闹花灯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掌握猜谜语的简单方法。
2.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根据谜面提示猜出答案。
3.体验经过思考后猜出谜底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是什么?(赏灯猜谜)
2.教师小结: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习俗之一。
二、互动赏灯,相互介绍
1.幼儿展示并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进行对比观察。
2.引导幼儿从花灯的形状、颜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简单的介绍。
3.同伴间相互介绍各自的花灯。
三、创设情境,尝试猜谜
1.教师讲解猜灯谜的方法,听懂谜面所表达的意思。
2.将幼儿的花灯悬挂起来,装扮成花灯的展台,营造一种赏灯猜谜的气氛。
3.介绍赏灯猜谜的游戏玩法,教师当主持人,幼儿竞猜,猜对的给予颁发奖品。
4.展开竞猜灯谜的活动,比比看,谁猜对得多,得到的奖品就多。
5.教师给与简单的提示,启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谜。
闹花灯大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字15个,写字画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景象培养学生想像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4、句式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元宵节》,大家来说说元宵节人们在干什么?(吃汤圆)“汤圆”的“圆”是什么意思?(团圆的意思)既然大家都团圆了,咱们再一起去看看元宵节最好玩的花灯吧!(好)(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三、认识字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走进花灯的世界吧!(生齐读课文)
1.看第一盏花灯,认识“金”、“吐”、“泡”。
(师出示词语卡片“金鱼”,先认“鱼”,再读文中句子,认“金鱼”这个词,最后认“金”字。)
2.看第二盏花灯,认“眨”、“睛”、“猴”。
(师“眨眼睛”,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进行讨论。)
3.看第三盏花灯,认知“走马灯”。
4.看第四盏花灯。
5.小结。
四、熟读课文
1.教师领读课文。(提醒学生“吐”“眨”“追”“立”这四个字要读重音。“真”要拖长音。)
2.生练读课文。齐读。教师指导后再读。挑战读。
五、再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认读,评出“优胜小组”。
2.指名认读生字卡片,评出“优胜个人”。
3.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六、布置作业
发挥想像力,把自己喜欢的花灯画下来。明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花灯最好看。
闹花灯大班教案篇6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活动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闹花灯大班教案篇7
主题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大胆地创造与想象,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3、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主题活动:
活动一:甜甜的元宵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师: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师: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元宵,然后品尝元宵,感受到浓浓的团圆之情。
活动二: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师: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闹花灯大班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写字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课文。
3、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4、了解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元宵节的快乐及过节时的融融亲情。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放飞想像,体验幸福
1、请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去年的元宵节,你是怎样度过的?(指名作答)a.元宵节要吃。
生:汤圆。板书汤圆,齐读。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出示课题),齐读二遍
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字的?(提示:“圆”的`部首是“方框儿”,全包围结构)红笔标出部首。
3、小组合作识字。(会的帮不会的)
4、全班认读生字。
5、指名口头扩词练习:宵汤圆
二、初识课文,随文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用手指。
2、请会读的学生来试读一下?你是怎么学会的(表扬预习的)
3、小组认字比赛:(随机指)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4、这些生字中哪个字最难记?你是怎么记住的?
5、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出示挂图
图上画了什么?两个小朋友急着回家干什么?他们和家人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小结:多快乐的元宵节呀,也许他们在过节时还一起朗读《元宵节》这首诗呢?你们愿意再读一读吗?齐读课文。
2、指名读。(表扬大胆的学生,请生点评)
3、小组比赛读课文。(评出最佳朗读小组)
4、全班拍节奏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我为小组争光: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元宵节的知识?你还知道过元宵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写对联、猜灯谜、闹花灯)
五、作业
背诵课文,写生字,收集对联以开展“我的展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