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范文网 >教案大全

趣味变向跑教案5篇

针对不同的课题,要学会分析其中的重难点,同时写好相关的教案,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大家务必要注意与时俱进,下面是述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趣味变向跑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趣味变向跑教案5篇

趣味变向跑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扑克"与年月日、季度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扑克"。谁愿意告诉我们,你对扑克的了解呢?

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小王=月亮红=白天黑=夜晚

3、a=12=23=34=45=56=67=78=89=910=10j=11q=12k=13大王=1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

三、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趣味变向跑教案篇2

教案分析:

阿尔法趣味数学课程教案是通过数、量、形、时、空和思维内容相结合,让孩子感知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要求及解读: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教学自标:

一、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

二、帮助同学们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同学们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适合年级:幼小衔接、一年级

孩子们有一定学习的基础,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喜欢表现自己。

能独立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钟表、整点。教学难点:理解表针之间的时间关系,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数学谜语开头:一张大圆脸,有腿没有嘴,有腿会走路,没嘴会说话。(时钟)

二、观察活动,出示钟表。

1、出示圆形时钟,让同学们观察钟面。

老师: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老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老师:比比看,钟表上的指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最短最粗的这根指针我们叫它时针,细长的指针我们叫它分针,最细最长的我们叫它秒针。(加深巩固)

2、熟悉时针和分针

(1)老师:小朋友听过“龟免赛跑”的故事吗?(简单讲述故事大意)钟表上的分针和时针就像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教具拨钟表,引导同学们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动:分针(兔子)跑得快,时针(乌龟)跑得慢(通过趣味教学对比,接合成语龟兔赛跑的故事)。

(2)在龟兔赛跑故事中,虽然兔子跑得快,乌龟跑得慢,但是它们走的路程是一样的。

在钟表上,虽然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但是它们走的时间是一样的。

三、实践操作

1、教师演示课件,同学们说出时间。

请同学们观察后说出是几点。(1时、3时等)

2、教师操作,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1)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

仔细看!把分针拨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2)教师再次操作,让同学们观察分针和时针的变化。

小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钟表、整点

1、看看12点、1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分组游戏。

(1)第一组:趣味游戏“我的一天”。

请4~6人站成一排,教师举起钟面让坐着的同学们看钟上的时间一起大声报时,如“早上6点”,站着的同学们就做起床动作。依此方法继续游戏(早上8点上同学们园,下午5点离园晚上9点睡觉等,结合日常生活中生活作息对比,加强同学们更好的认识钟表)

(2)第二组:按要求拨钟。

两名同学们一组,一名同学们任意出示整点的电子钟卡片,另一同学们用学具时钟拨出相应的时间,然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3)趣味游戏“我说你拨”

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拨出整点,小组中的同学们相互检查是否正确,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每组推举1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得又对又快。

五、帮助同学们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同学们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1、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2、总结: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的时间,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学们认识了钟表,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学了。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回来了,同学们,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记住了吗?

教案总结:

一、钟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通过“认识钟表”这个科学活动,我发现同学们对时钟的兴趣很浓。

二、为使同学们更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彻底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让同学们对钟表有初步的了解,并让同学们制作钟表,为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为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我利用课件教学,使同学们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地去掌握教学目的。

三、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探索操作法、观察法、游戏法、说学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同学们在积极主动地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激发了他们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同学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趣味变向跑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已经了解螃蟹外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螃蟹壳制作工艺品。

2、能与同伴两两合作,完成作品。

3、以愉快的心情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并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收集洗净晒干的螃蟹壳;制作材料:自粘纸、彩纸、皱纹纸、彩泥;画框两人―个;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勾线笔;作品展示台;范例一张;人手一张贴纸。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起来制作一种特殊材料的画。不用油画棒,不用水粉颜料,用什么呢?(师举起蟹壳)

幼:是蟹壳。

师:对,用蟹壳制作“蟹壳画”。

2、讨论制作方法。

(1)师:用蟹壳怎样来制作“蟹壳画”呢?

(举起背壳)这是螃蟹的背壳,看看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依次出示蟹钳、蟹腿等

:老师还准备了一些辅助材料,它可以让你变出的东西更生动逼真。

(2)师:今天,我们是两个人一起完成―件作品。等一会儿,我们找个朋友商量讨论一下,可以用蟹壳变成哪些东西,来完成一幅画。

(3)师:和你的朋友一起来说说,你们想用蟹壳怎样变东西。

3、幼儿制作蟹壳画。

(1)师:接下来我们要把刚才的设想变成行动了,在制作前先选―个画框,商量好,你做什么,我做什么,分别贴在画框的什么位置才合适。

(2)完成后为自己的作品起个好听的名称。

4、展示欣赏介绍作品。

ppt课件

趣味变向跑教案篇4

学习内容:

“水桶和油桶”的问题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的多种形式。

2.另外教授一些数学计算的巧妙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水桶和油桶”问题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简便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

学习形式: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师:提出问题: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展台出示题目。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取出1号靶,认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

2.小组交流,探究解决。

3.请同学们取出2号靶,尝试解决。(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果有的学生做出来,让孩子展示,教师给予赞赏;如果学生做不出来,充分调动组内力量,探究解决。

4.请同学们按照组内交流出的方法各自解决。(小组合作,互相帮助)

三、课堂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数学充满了奥秘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络上找很多有关“水桶和油桶”的知识,然后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

今后老师会继续为你们介绍一些更有趣的数学现象,这些数学方法更贴近你们平时的数学学习,有助于你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趣味变向跑教案篇5

?there are enough》

教学重点:

words of unit 1

教学难点:

1. there are ten pencils in the blue box.

2. there are enough pencils.

教学用具:

radio and pictures.

教学程序:

一、复习

review the words of module 4

二、课文教学

(1)sb练习1

a. t播放磁带,学生听并思考以下问题。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is dialogue?

2) what is sam doing?

3) are there enough pencils?

b. 听第二遍后学生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派选手参加每个问题的抢答。在抢答的同时,t把一些单词写在黑板上,领读学生掌握不好的词。t给获胜的小组加分。

示例:enough give every everyone them careful

c. 放录音,ss跟读。

a) 俩人一组完成ab练习2

b) sb活动3

三、教学活动

1) 学生独自完成此活动,后俩人一组练习描述图。

2) t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学生练习描述。

例:一大瓶水,俩个小杯子。

there is too much water.

there are not enough cups.

许多页纸,俩个小袋子。

there is too much paper.

there are not enough bags.

3) 必答,每组派3人比赛,对一句加一分。

4) 全班完成ab练习1

放一遍磁带。然后对编号。第二步要求写句子,难度比较大。六人一组,每人负一幅图。最先完成每一幅的组,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句子写在黑板上,并得到加分。教师要多在教室里走动,以防有的组为了速度而由同一个学生完成。

四、课后作业

copy the key words and sentences and recite them.

板书设计:

module 5 unit 1 a b c d

unit 1 there are enough.

words

sentences.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期末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

国家安全教育日教案5篇

幼儿园心理教育教案5篇

幼儿小班大皮球教案5篇

数学小班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教案5篇

小班手指舞教案5篇

体育户外精选活动教案5篇

小班美术画帽子教案5篇

贴树叶画小班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000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