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范文网 >教案大全

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6篇

在平时学习中,咱们都一定遇到过事迹材料,一篇有效的事迹材料能够凸显宣传典型,推动工作的效力,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6篇

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

泉水最清,孝道最真,奉献最纯。在巍巍积石山下有一户人家,37年里,无论小家庭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他们婆媳、夫妻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人传为佳话。她是这个家的女主人,也是村民口中的“最美儿媳”,她就是循化县积石镇草滩坝村的马阿乙下。

马阿乙下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平凡的农家媳妇,用三十七个春夏秋冬诠释了“孝”和“爱”的传统美德。她把快乐和温馨带给了这个幸福的家庭,她的真诚孝心感染着周边的群众,她的感人事迹传遍十里八村……

久病床前有孝媳

走进马阿乙下的家,就会看到,院内整洁有序、窗明几净,室内的摆设虽然不很豪华却收拾得井然有序。马阿乙下88岁的婆婆韩尕阿乙下正坐在沙发上,哄重孙子睡觉。听到有人走进来,马阿乙下急忙从厨房走出来,招呼我们。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和蔼可亲。

20岁时,马阿乙下嫁入草滩坝村,与韩放英结为夫妻。马阿乙下没有文化,但是从小受母亲的教育熏陶,未出嫁时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孝敬老人的女孩。婚后的她挺起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尤其是对患有风湿病常年卧床的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对韩尕阿乙下老人来说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按理来说,家中母亲应该与小儿子住在一起,但是马阿乙下与丈夫商量,为了方便照顾婆婆,把婆婆接到了自己身边,省吃俭用攒钱给婆婆四处求医治病。自马阿乙下嫁进来,她就日夜陪侍卧病在床的婆婆,白天端水、喂药、洗衣;晚上陪床、聊天、接大小便……十几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撒拉艳姑脸上已有了皱纹,一头黑发也变得花白。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马阿乙下的悉心照顾下,婆婆身体一天天的康复,可以自己起来行动了。

看着日夜辛苦的马阿乙下,左领右舍都心疼她。邻居们告诉记者,马阿乙下既要服侍婆婆,又要照顾孩子、丈夫,还要到地里干活,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去地里干活,晚上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面对生活里的委屈她也从不争辩,总是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邻居们都感慨地说:“亲闺女也比不上马阿乙下这样的儿媳妇。”

身边好人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作文【篇二】

一个人干一件或几件好事不难,但几十年如一日难;一个儿子或女儿坚持服侍双亲能得到别人的夸奖,但一个儿媳妇坚持服侍婆婆却让人发自内心感动。

心似明月,侍亲无悔。每天给婆婆洗脸、散步、聊天也成为了马阿乙下的一种习惯。马阿乙下的大儿子说:“在生活中母亲宁可自己受苦,也不委屈每一个亲人,他起早贪黑地照顾老人和我们,但是对我们的学习她一点也不放松、不马虎。”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马阿乙下说:“我没有什么经验。只想用自己的踏实肯干,给孩子们树立个榜样,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勤劳善良的重要性。”丈夫韩放英还记得,那时候全家靠种地为生,生活的压力很大,当时他想让一个孩子放弃学业,但是妻子的一句话让他改变了想法。“当时她含着泪水说,‘为了孩子的教育我宁可卖血也要让他们读书’。”看到柔弱的妻子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决心和坚持,韩放英退步了,虽然家里贫困,但是孩子的教育耽搁不得。

马阿乙下的二儿子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即便是家里只有一块馍馍,父母让孩子,哥哥让弟弟,谁都舍不得吃,最后他只能拿着馍馍挨个往奶奶、哥哥、弟弟嘴里塞。就这样,一家人你一口、我一口把馍馍吃掉了。他回忆,虽然只有一小口,但甜蜜的滋味却久久地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家里即使只有一块饼,我们也要让孩子知道分享,懂得担当。”马阿乙下说。

供三个孩子上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马阿乙下把孩子的教育看得比任何事都重要。而从小懂得了感恩和分享的孩子们,也把父母的辛苦看在眼中,个个品学兼优,懂得为他人着想,一个个都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

身边好人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作文【篇三】

马阿乙下常说,自己家和其他家庭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平凡。但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琐碎、柴米油盐中,他们用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的行动,共同经营着幸福。

如今,马阿乙下的儿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因为二儿子和三儿子常年在外工作,照看孙子的负担也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而且一照看就是5个孙子,这对于她来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马阿乙下没有半句怨言,他们一家与大儿子儿媳妇生活在一起,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儿媳们与她也是和睦相处,其乐融融。马阿乙下的大儿媳妇说:“俗语说,盘子和碗都有碰到的时候,但是婆婆和我们儿媳妇之间从来没有吵过嘴,而且婆婆待我们如自己的女儿,从未埋怨过任何事。”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马阿乙下凡事以身作则,作为儿媳,她关心老人,孝顺老人,任劳任怨;作为婆婆,她与儿媳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作为母亲,她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为了履行好儿媳、婆婆、母亲的多重角色转换,马阿乙下总能巧妙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共处。她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家人,哪怕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也是幸福快乐的。她说:“在一个家里始终要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正是因为她的努力,这个家,成了婆婆、丈夫、孩子们温馨的港湾。

身边好人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作文【篇四】

“以前总觉得癌症这个字眼很遥远,谁知道竟然发生在了最亲的人身上。”回忆起16年前丈夫徐金栾诊断为食道癌时的情景,王建芹仍觉历历在目。丈夫徐金栾生病前是一家乡镇企业的负责人,王建芹担任村计生主任,自结婚以来,王建芹和丈夫便是大家眼中的恩爱模范夫妻,十几年来相互扶持感情深厚。儿子听话懂事在学校担任班干部,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甜蜜,街坊邻里无一不羡慕。“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以为是听错了,我反复和医生确定之后甚至都不敢相信,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吃不下睡不着的,感觉像是天塌下来一样。”

“当时没有农村合作医疗,治疗癌症的花销又很大,日子一下子就变困难了。”平日里健康的丈夫一下子病倒,伤心之余,更是让王建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能借钱的都借了,他走那年我们连过年的钱都没有。”懂事的儿子心疼母亲奔波劳累,几次想辍学打工为王建芹减轻负担,王建芹都坚决反对,她告诉儿子:“家里有我,你只管安心读书,不管是你爸爸的病还是你的学费,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也会你们供着。”直至2005年丈夫去世,三年半的治疗和给儿子上大学的费用花掉了家中全部积蓄,更是欠下了许多的外债。

对于丈夫生病后导致的经济压力,王建芹没有丝毫怨言,反而在日常生活中对丈夫的照顾更加细致。“一是怕他心理上接受不了,再就是得这个病真是受罪。”因为是食道癌,丈夫经常会几天没法吃东西。“不能吃,但是他看到吃的吃不了又难受,我就干脆不做饭,陪着他一起不吃。”

柔中带刚,不屈命运勇抗争

2006年7月儿子大学毕业回到胶州,经过考录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王建芹很是欣慰。“孩子有出息,他爸在那边也能放心了。”儿子工作顺利,小孙女也满两周岁,辛苦了半辈子的王建芹刚要松口气,却又在2012年6月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真没忍住,当即就哭了出来,心想老天怎么就这么不公平,怎么就不能让我过几天安生日子。”一开始儿子担心她受不了打击,想着该怎么安慰她,最后还是她反过来开导儿子:“儿子,不要怕,妈妈是不会就这么被癌症打倒的。儿子你要坚强,安心工作,妈妈没事。”同时她嘱咐儿子不要把自己得病的事情告诉公婆,“两个老人年纪大了,不能让他们再跟着担心。”

“癌症这个东西你越把它当回事它就越嚣张,生病之后我照常过日子。也许是我的坚强感动了老天吧,手术后我的身体逐渐好转,病情也没有反复。”照顾公婆,照看孙子孙女,患病后的王建芹仍继续热爱生活,继续努力工作,直至现在身体完全恢复。

母慈子孝,守得云开见月明

自2005年4月底丈夫去世后,工作、种地、照顾公婆,供养儿子,家里家外全都由王建芹一人操持。“两个老人身体都不好,每天都会过去给二老送饭、收拾卫生,天冷了早晚给他们烧炕。有的时候一早去镇上开会,早晨也都做好饭送过去,风雨无阻,从没有落下一天。亲闺女也就做成这样了。”说到王建芹的孝顺,街坊邻里无不点赞。除了日常生活的照料,给公公、婆婆操持着过生日,逢年过节都给他们添置新衣物。一直到2008年公公去世,2016年婆婆去世,王建芹都一直这样坚持着照顾这两位老人,“从嫁过来,两位老人都待我如亲闺女般,儿子小的时候帮我们带孩子,他们老了,我照顾他们也是应该的。”

丈夫去世后,周围人甚至包括她的儿子,看她上有老下有小的照顾实在辛苦,劝她趁年轻再找个伴,都被她一一回绝:“丈夫已经去世,如果我再婚离开了这个家,那公公婆婆和儿子怎么办,所以不管再难,我也要守着这个家。”

“不过现在日子好了,儿子儿媳也都特别孝顺,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用我操心。王建芹对生活充满着感恩,“我现在身体也很好,能看着孙子孙女一天一天长大,觉得很幸福。”

对家人百般呵护,对命运顽强抗争,对生活充满希望,王建芹的故事被十里八村传为佳话。而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我就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我只是做了每一个妻子、母亲应做的事,尽了每一个儿媳应尽的孝心。”

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篇2

杨德品,男,汉族,家住施甸县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52岁盲人,眼睛里只有黑色,面对重重困境,他却依然昂首阔步,微笑着面对生活,勇敢地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在黑暗中用超出血缘的孝爱亲情书写着人性光辉。

八个月大,从坝区到山区

1963年4月,杨德品出生在由旺镇木兰村的一户普通人家,12月的一天,家里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正是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杨水荣、余正英夫妇,由于夫妇俩先前生过几个孩子没到一岁就都夭折了,所以这次来目的是领养杨德品。就这样,八个月大的杨德品被养父养母带到了新家。

八岁患眼疾,双目失明

一转眼,杨德品来到新家已有八年,虽然当时的家庭生活是苦了些,但是杨德品八年的童年生活还算开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杨德品对父母说他眼睛痛,父母当时就急了,连忙把他送到大队联合诊所找医生看,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医生看了之后也没说出导致眼痛的具体原因,父母只好带着杨德品回家了。回到家后,杨德品整整睡了五天,第五天的一个早晨,睁开眼睛,突然眼前一片黑暗,父母这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双目失明了。虽然到了上学年龄,可是由于双目失明,当同龄人都开心上学时,杨德品就只能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杨德品一天天长大,到了婚嫁年龄,可是像这样一位盲人且家庭困难,又有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呢?所以,至今杨德品还是孤身一人。他总说,上天还是对他好的,虽然眼睛瞎了,却让他健康地活着。

母亲摔跤变瘫,失去生活一大支柱

母亲是家庭生活的一大支柱,20__年的一天,家里没有做饭的柴火了,杨德品当时83岁的老母亲余正英就背着篮子到山上打算找些柴火回家做饭,由于年纪大了,在背柴火的过程中不小心伤到了腿,回到家又因下雨地面太滑,又在自家院场重重地摔了一跤,把髋关节给摔断了。由于家里太穷了,没得到正规治疗,从那时起,母亲余正英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由当时已经80岁的老父亲杨水荣照顾,父亲到地里干农活时,总会带着杨德品去,指导他做些简单的农活。虽然日子依然困苦,但是父子俩干完农活回到家里,看到母亲总微笑着看着他们,他们的内心却是快乐的。他总说:“听见父母笑,我就开心了。”

父亲病逝,肩负起家庭重担

,父亲突然病逝,无疑给这个本来就困苦不堪的家庭雪上加霜。自父亲去世后,杨德品就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家里、家外、照顾母亲都由他一个人打理。

在村里还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杨德品常常在晚上12点以后去村里的一口井里挑水,从杨德品家到井边必须经过一条进村公路,白天车多人多危险,所以杨德品只能选择晚上去,常常摔得鼻青脸肿。母亲见了每次都哭,母亲说他爱笑,尽管摔得很疼,可是杨德品总会微笑着安慰她说:“妈,不疼,不疼。”

提起干农活,父亲去世了,去地里只能靠自己,所以杨德品只能在去地里的路边或是地边放个石头做记号,以防走错。每逢雨水季节去地里干活,是最让母亲心疼的事。常常在地里干着活,突然就下起大雨,杨德品就只能站在地里任雨淋,他也想找个避雨的地方,但是由于眼盲,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哪里可以避雨。

11月份,家里没做饭的柴火了,杨德品就到离家1公里的地里去砍长在地边3米多高的核桃树。连爬了好多次都没爬上去,杨德品就在树干上砍了好多阶梯,最后才爬了上去。他一边摸索着一边砍,突然一不小心砍到了左脚的大拇指,由于眼睛看不到,他自己以为伤的不严重,所以还是坚持继续砍余下的树枝。后来,有村民去地里干活,看到他在树上,而且树干上和地上有好多血,就告诉他脚趾伤的很严重,他这才从树上下来,去村卫生室包扎。在他脚受伤疼得厉害的时候,他也从未喊过一声,在家里,他依然像往常一样,把每顿饭做好,端到母亲床前。

这次受伤后,母亲很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去地里,杨德品也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所以他们家的地上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母亲坐在田埂上或柴草垛上,陪着在地里干活的儿子说说话。干完活,背上的母亲再指引着儿子回家……

村民们都很感动,经常替他到地里干农活,他也懂得知恩图报,经常帮助邻居做些轻巧的活,比如掰玉米、剥核桃。

由于家里太困难了,杨德品母子俩一年到头舍不得吃一次肉,他在家边的菜地里种了些蔬菜,他说自己种的蔬菜就够他们母子吃了。他在地里种的两亩玉米收成还不错,打算养上几只鸡,自己用石磨把玉米磨成面,等母鸡下了蛋,再孵出些小鸡。这样,母亲就能够吃上鸡蛋和鸡肉了。

遵从母亲心愿,放弃住进养老院

邻居们都说杨德品喜欢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从来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始终保持微笑。

杨德品母子虽然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但生活起居困难的情况让大家牵挂,民政、残联等部门也为他们安排了入住养老院,这样母子俩的生活算是有了着落。可当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母亲心里却不愿意离开,她只想在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里度过余生。细心的杨德品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却能感受到母亲的焦虑,他不愿母亲为难,微笑地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关心。他说:我看不见,我妈就是我的眼睛;我妈走不了,我就是妈的双脚;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我在哪里,都不会让妈饿着,生活再难,也要笑眯眯地走下去……

这个目不识丁的盲人,因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让生命有了内涵;因为善良,让岁月温暖而绵长。孝,或许就是面对困境微笑前行的依靠!

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篇3

一个人干一件或几件好事不难,但几十年如一日难;一个儿子或女儿坚持服侍双亲能得到别人的夸奖,但一个儿媳妇坚持服侍婆婆却让人发自内心感动。

心似明月,侍亲无悔。每天给婆婆洗脸、散步、聊天也成为了马阿乙下的一种习惯。马阿乙下的大儿子说:“在生活中母亲宁可自己受苦,也不委屈每一个亲人,他起早贪黑地照顾老人和我们,但是对我们的学习她一点也不放松、不马虎。”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马阿乙下说:“我没有什么经验。只想用自己的踏实肯干,给孩子们树立个榜样,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勤劳善良的重要性。”丈夫韩放英还记得,那时候全家靠种地为生,生活的压力很大,当时他想让一个孩子放弃学业,但是妻子的一句话让他改变了想法。“当时她含着泪水说,‘为了孩子的教育我宁可卖血也要让他们读书’。”看到柔弱的妻子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决心和坚持,韩放英退步了,虽然家里贫困,但是孩子的教育耽搁不得。

马阿乙下的二儿子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即便是家里只有一块馍馍,父母让孩子,哥哥让弟弟,谁都舍不得吃,最后他只能拿着馍馍挨个往奶奶、哥哥、弟弟嘴里塞。就这样,一家人你一口、我一口把馍馍吃掉了。他回忆,虽然只有一小口,但甜蜜的滋味却久久地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家里即使只有一块饼,我们也要让孩子知道分享,懂得担当。”马阿乙下说。

供三个孩子上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马阿乙下把孩子的教育看得比任何事都重要。而从小懂得了感恩和分享的孩子们,也把父母的辛苦看在眼中,个个品学兼优,懂得为他人着想,一个个都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

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篇4

一,杉尼家园业主委员会成立的背景

杉尼家园两年以前,是一个垃圾成山,老鼠,苍蝇,蚊虫满院,二楼以上没水,晚上无光的闹心小区,顶楼漏水无人管,下水堵了没人修,供热站无人管理,小区的门锁坏了无人修,有的住户被盗了无人报案,小区的居民十分期盼有人能为他们整治环境,解决恼人的问题,有些居民多次将问题向利民街道办事处,燕京路社区及北京路派出所反应,燕京路社区孙振平主任了解了小区的具体情况,立即与多部门协调,并调动小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至此,于20__年7月16日,杉尼家园业主委员会在利民街道,燕京路社区,北京路派出所及呼兰区房产处的多方参与下应运而生。居民大会选韩同文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的主任。孙世强为副主任,牛铁兵、李和平、荆国庆三人为业主委员。

二、问题多多,困难重重,衫尼业主委员会个个击破

1、摆在业主委员会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的问题;韩同文主任带领的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在同利民街道,燕京路社区及考虑小区居民的情况下于20__年7月,向每户业主收取200元作为启动资金。

2、水的问题;二楼以上没水吃,大家迫切要求启动二次加压泵,韩同文主任带领居民来到电业局查看情况,发现原物业公司骏升物业还欠衫尼家园电费四千余元,韩同文主任立即同燕京路社区主任孙振平商量此事,孙振平主任与相关部门协调,终于使小区居民用上了放心水。

3、卫生的问题;由于小区弃管多时,无人管理,小区垃圾成山,招来很多苍蝇,蚊虫,老鼠,环境之差可想而知,有的居民竟然直接从楼上窗户向外丢弃垃圾。韩同文主任带领第一届业主委员会成员租来车辆将垃圾山一个个运走,韩主任又调动在家的居民亲自打扫小区庭院,并调教居民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对极个别的不遵守小区规定的业主给予罚款处理。

4、小区设施维护问题;衫尼小区是20__年建成进户,至今有六年了。很多设备陈旧,损坏严重,衫尼业主委员会在不挣分文的前提下,带领广大业主义务劳动,他们维修泵房,刷水箱,修路灯,将小区大门前铺成石板路,多次维修大门,并给单元门喷漆等。衫尼业主委员会让很多居民感受到了光明和温暖。

5、小区屋顶漏水,地下室漏水的问题;由于前期物业弃管,并未留下任何资金,因此,第一届业主委员会没有大型房屋维修资金,且小区进户已满五年,开发商及建筑商都以超过五年而拒绝维修,韩同文主任多次与相关部门协商,终于建筑商给屋顶重新做了防水。

6、物业管理介入难;韩同文带领的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积极为小区寻找合适的物业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奔波与相关部门的协商,大部分的物业公司不愿意接收杉尼小区,因其设备陈旧,小区又没有专项维修基金。

类似的问题很多很多,韩同文主任带领的第一届业主委员会为自己的家园为邻居付出了很多很多。

三、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的义务劳动精神的带领下,小区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1、李维英,75岁,以前是大医院的护士长,几年来,她无论春、夏、秋、冬都在默默的为小区义务打扫庭院,她还说:小区的事得大家来干,我坚决支持我们的业主委员会。

2、史俊洪老人,80岁,老人免费为小区写宣传品,同时还带着老伴参加小区的义务劳动。

3、刘天宇为小区捐献一扇铁艺大门。

4、牛先生自掏资金为小区修建亭子,喷泉。

5、钱有财为小区捐助节能灯,水泵,逆水阀等。

6、于先生为小区四处化缘,为小区节省很多资金。

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篇5

这个月是“雷锋月”,雷锋当年乐于助人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这些年也激发了千千万万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潮,让我不禁想起了身边和我一组的四位同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雷锋的影子。

我们组史超哥是组长,组员是我,王利军和彭姐。我们这个月有幸分到了一组里,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上,他们对我都很照顾,我们相处的很融洽。说起好人好事,在这先说下史哥和王哥吧,昨天下雨天气不好,下午四点多钟来了一位旅客,那个男孩二十来岁的样子,在那么冷的天气里他穿着夏天的衣服到达了淄博服务区,当时我们看到后都很惊讶,我们当时可都穿着厚厚的大袄呢,怀着好奇心王哥通过跟他交谈知道他刚从香港回来,在那边上班,家是张店的,他正在这里等家长来接他,可他的手机来到这边没信号,史哥和王哥看到这种情况,主动用手机帮他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了他所在的详细地置,那个男孩很感激他们。

还有一次,在高南服务区,一辆货车瞬间连电,导致车头突然着火,幸亏他们及时发现早通知了服务区的保安人员拿来了灭火器,这才使得这辆货车没有爆炸。工作中的许多小事更不用说了,帮人指路,帮旅客找车上车,主动帮发货的旅客搬货物等等。再说一下彭姐,在高南的时候中午需要做饭,彭姐都主动去做,从没有怨言,下班的时候,由于她自己开车来上班,下班正好能经过我们坐公交回家的站牌,她都每次等着我跟史哥,把我们带到站牌站点,我跟史哥都不用再走上10分钟的路了……他们就是我应该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积极学习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篇6

杨丽华,女,现年37岁,曹家镇栗新村人,祖籍江西省赣州市,1999年与大她11岁的栗新村吴雄初结婚。婚后育有一男二女,两个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一个幸福的好家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4年,一场灾难,无情地砸向了这个本来就幸福平和的家庭,砸向了温柔体贴的杨丽华身上,砸向了三个幼小孩子的心灵,温馨的港湾就此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丈夫吴雄楚在一栋高楼贴外墙砖时,不慎失足从23楼坠落到11楼,还好被一个障碍物拦在了11楼,否则不可想象了。但是丈夫被摔成重伤,多处骨折,颈椎五六节脱落,脊髓严重受损,腰椎盘变形,最终导致上下肢瘫痪,无法行走,酿成了终身残疾,真是一失足成千古“痛”。

一个30多岁的女子,面对晴天霹雳般地打击,换作一般女子,是无法接受的,也无法支撑的。也许是爱情的鼓舞,也许是母爱的驱动,也许是孝心的萌动,杨丽华女士用顽强的意志,耐心,诚心,爱心,坚持了下来。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和所有的重任,都别无选择地落在了她柔弱的双手上和肩膀上。闭上眼睛都能想象,等待她的会是多么艰难的情景,会是多么严峻的考验和煎熬。为丈夫端屎端尿,洗澡,擦背,半夜三更要翻身,造成她经常失眠,头晕脑胀,还要喂丈夫的饭。五年来,天天如此。由于要照顾丈夫,五年才回了两次娘家。但娘家的父母亲很理解支持她,也很有家教,从小对她一直要求严格,教育有方,父母亲的支持使她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了下来。

除了丈夫瘫痪了,她的婆婆也是一个需要她关心和照顾的对象。婆婆是一个间歇性精神病人,经常外出不回家,真是操碎了杨丽华的心。每次都是她挨家挨户爬山涉水找回来的。一次,婆婆失踪了,找遍了附近的村子,找了好几天,没有音讯。杨丽华心急如焚,茶饭不思,精神萎靡,她真是太难了,焦急的同时还需要照顾病恹恹的丈夫?,早上五点还要给子女做饭上学,公公现年76岁了,身体也不好,也是需要杨丽华照顾的对象。过了半个月,终于得到消息婆婆流落到了安化县梅城镇,她立即租车赶到了梅城,找到了心爱的婆婆,这时,她抱着婆婆伤心地哭了……

有一股暖流叫感动,总有一个故事叫奇迹,总有一种事业叫传承,总有一种感叹叫做孝心无价。?孝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古往今来都流传着一句话百德孝为先,几千年来,一个又一个故事带给我们不断的感动,我们在体会亲情接受感动的时候,也会由衷地感叹,爱!杨丽华爱的故事,感动天地,响彻山河!

杨丽华家是贫困户,由于要照顾全家,无法外出打工,家徒四壁,无任何经济来源,丈夫天天要吃药,一个月要2000多元,全家的一切开支,纯粹就是靠政府救济的低保金,一个季度仅3100元。被迫无奈,只好让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放弃上大学的美好愿望,去长沙打点零工,解决点零星开支,但这对于家里庞大的开支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在问到她是否对政府的政策满意时,她说:“感谢政府对我的帮扶,幸好有低保金,否则我家就雪上加霜了,但致富还得靠自己,靠自己自力更生,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虽然家庭遭遇不幸,但我不灰心丧气,不向困难低头,愿与丈夫白头偕老,共度难关,愿永远与家人不离不弃……”

当今社会,年轻人都乐于贪玩,乐于享福,乐于牌桌,乐于灯红酒绿的逍遥。一个37岁芳龄的女子,特别是跨省籍的女子,换作少数别人,遇到这样的灾难和长久的困难,肯定会选择退缩,选择新的生活,甚至选择抛夫弃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从江西嫁过来的杨丽华,没有选择离开丈夫和孩子,而是主动担当,主动承担责任,用自己的良心挑起了一切不幸。

据村干部和群众反应,杨丽华不但是最美媳妇,最美贫困户,而且邻里和睦,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多年来,没与任何人吵过嘴,受到全村群众的称赞。

她丈夫吴雄楚欣慰地说:“我这辈子遇到了不幸,但是遇到了一个好妻子,如果没有她,我无法坚持下去,全家不可想象会是什么情景。现在虽然没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有了她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这辈子心满意足了,我真是三生有幸,天赐良缘啊。希望全社会多出现我妻子式的好媳妇……”。

是的,杨丽华的事迹,品德,精神,会永远感动,激励和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她学习!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扣好人生的第一扣子,演讲稿5篇

好人的演讲稿7篇

好人的演讲稿参考7篇

好人演讲稿范文8篇

身边的人好事演讲稿6篇

文明从身边做起的演讲稿6篇

珍惜身边_演讲稿6篇

爱就在我身边演讲稿6篇

身边不文明的事演讲稿6篇

尊老爱幼的先进事迹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081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