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范文网 >思想汇报

狼的读后感800字最新7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与他人分享,促进交流和思想碰撞,读后感不仅仅是对书中内容的赞美或批评,更要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狼的读后感800字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狼的读后感800字最新7篇

狼的读后感800字篇1

近期,一位省委书记指出,有些领导干部不看党报,却天天浏览花边新闻,这种现象要引起注意。这话引起了许多讨论,有些问题值得仔细说说。

类似现象确实存在,尤其是在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手机控俯拾皆是,有些领导干部也没能例外。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意外,尤其是随着公务员队伍越来越年轻化,作为网络原住民的80后和90后,原本就缺乏读报看报的习惯。以笔者所在的长沙市天心区为例,22岁至30岁的青年干部占到了25%,笔者所在的政府部门,9人中两位90后、四位80后、三位70后。他们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是通过手机或电脑。

不过,党员干部还是该看看党报。这不只是一句提倡,而是与党报的性质和作用相关。在八头骡子办报的革命年代,敌人一来,机器埋藏在山中;敌人一走,挖出机器,继续印报,党报从那时起就是及时准确传达党的政策方针的最佳载体,也是党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情感纽带。作为党员干部,读党报依旧是深刻理解党的精神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自身修养、学习政治规矩的最佳读本。

在眼花缭乱的自媒体时代,各种资讯信息可说是大爆炸,迷失在消息海洋中的人们,像掰玉米一样见一个摘一个。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无可厚非,萝卜白菜择其所爱嘛。但是对于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要求不一样。党报里有中央的权威声音,有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读党报党刊不只是娱乐消遣,它还是上情下达的沟通方式。正如论者所言,党员干部看不看党报和主流媒体,不是个人阅读兴趣的事情,而是一个事关政治学习的重要问题。

5年前,笔者大学刚毕业,自费定了党报,从中央到地方的都有。对比着看,慢慢摸出一些门道。从中央政策到地方落实,从社会现象评议到热点事件报道,都使我受益良多。读党报党刊,了解中央和地方最新的政策精神,主动把所思所想调准到权威基调,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依旧行之有效。

有一些党员干部沉溺于感官刺激阅读中,却理直气壮批评党报刻板乏味。党报改进文风优化内容,自是一桩常抓不懈的任务。可是也应看到,近几年来,党报党刊上生动活泼的句子越来越多,短实新的文风也越来越明显。此外,党报党刊在平台形式上也与时俱进,现在除了传统纸媒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上也都落地有声。不管是pc终端还是移动终端,只要愿意,都能读到党报内容。更应看到,党报党刊本来就是严肃的新闻纸、工作纸,不能以阅读过程中接受的难与易,来判断党报党刊价值的大与小;也不能以阅读过程中愉悦的深与浅,来决定投入时间的长与短。

有一些爱阅读的党员干部,谈起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来,胸有成竹信手拈来,不管是熟悉度还是远见性,都令其他人难望项背,说起来,秘诀也无他,就是常读党报。领导干部常读党报党刊,及时领会党和中央的最新精神,这是从严治党在精神领域的体现,也是一项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狼的读后感800字篇2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资料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经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一样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问题的不一样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研究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所以,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梦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梦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弟达西所热。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厌恶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梦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异常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一样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提高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嫁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梦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杯具。

狼的读后感800字篇3

沈从文是本世纪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物质文化史专家。对于许多人来说他还是个谜:学历高小,行伍出身,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时间证明,他许多作品今天依然显出极强的生命力。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边城》是一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

沈从文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旧军官家庭,后因家境转入困顿,刚刚小学毕业、年龄还不满十五岁时,即厕身行伍,到人世间去“学习生存”。其后数年间,他随当地军阀部队辗转于湘、川、黔边境及沅水流域各地。

三十年代初,沈从文在创作的同时,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以其在文坛的广泛影响,被视为“京派”作家年轻一代的领袖。一九四九年以后,由于“历史的误会”,改行从事古代文物研究,并先后出版《明锦》(与人合作)、《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古代文物图案集及学术论文集。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沈从文1988年5月,因心脏病突发,在其北京寓所逝世。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亮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边城》里的文字总是不经意的撩拨着我的心弦,文中处处浸润着湘楚景色,处处是淳厚质朴的风味人情,字里行间飘散着一种淡淡的诗意。读起它时你便会被忧伤围绕,像是触及到了什么,是怀念儿时那个有着暖阳的冬日午后?还是现在这个让我有些把握不透的世界?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这便是沈从文先生带给我们的他的边城,一座沉默的城,一座质朴的城,一座宿命的城,从开始到结束似乎都在默默的隐忍着什么。翠翠,这个像观音一样的女孩子,她就是这座城的化身,从恋上了那个在梦中可以用歌声将她带到很远地方的人儿开始,她便选择了沉默,虽然内心起伏不定,表面却始终如一。文中的结局疼爱她的祖父在雷雨夜里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默默相爱的青年恋人离去。翠翠依然重复着母亲的命运,惟有等待,“那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沈从文先生从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着人物的心理,使人不由自主的融入人物的心灵世界,融入湘西这片纯朴漂亮的土地,融入那群温良率直的人们中,他用诗一般的语言的轻声述说着整个民族的悲哀,召唤我们炎黄子孙本性的良知,正是因为爱得这般深沉才孕育了这些带着哀思的文字。

我在想,为何取名《边城》,在心里它就这么“遥远”吗?还是在沈从文先生心灵深处正守护着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不都有一座“边城”吗?也许那座悲天悯人的城已经随着历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深思考。

狼的读后感800字篇4

一位老船夫,一个女孩、一只黄狗、更使这景色优美的湘西边城平添了一份温暖的感情,他们虽生活拮据、但却生活得很安详、佷快乐。生活这喧器的大城市的我们,虽然拥有佷好的生活条件,但却始终失去了那份最简单的朴实的快乐,多么向往那座边城的日子。

这那里,老船夫和他的孙女天天我别人渡船,大家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有时候会硬塞些钱给老船夫、但老船夫却死都不肯收、天热了还会为渡江的人准备解渴的茶水,老船夫的身上闪耀着多么善良的人性光辉、试问在当今社会,像老船夫这样真诚友善待人、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多少?大家都在追名逐利中渐渐失去了骨子里的那份真。

翠翠就是老船夫的孙女,就是个懂事的姑娘,与老船夫相依为命,互相关爱着,她总怕爷爷会离开她,爷爷明白自我总有一天会死去,所以一向为翠翠的婚事操着心。

翠翠心里喜欢的就是二老,大老却来提亲了,爷爷问她愿不愿意,她始终就是没给出个答案。兄弟俩决定公平竞争。

不多久,大老被淹死了。这就是不就是他要成全二老和翠翠的表现?二老由于家里的压力和对哥哥的一份谴责。他不在对翠翠表示要追求的热情,他离家了,不明白什么时候回来。

爷爷在经历二老及其父亲顺顺冷漠的态度之后,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后,他离开了这个人世。

白塔倒了,船要走了,人逝了。一个悲伤的力量充斥了整个结尾,让人的心紧紧的揪了一下。我想老船夫为别人渡船渡了一辈子,为翠翠的婚事受到了不少心灵的冷漠,他想休息了,他该休息了,他带着翠翠的爱闭上双眼。

但就是二老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回来?也去明天,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他就这样为了那样一份兄弟情而就这样舍弃了那一份还没真正开始的感情?

沈从文最后还就是没有给出正真的答案,他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我甚至觉得这样一个捉摸不定、不果断的结局就是给翠翠当初没有大胆证明自我的心意的惩罚,她思想的保守和固执让她没有得到自我的感情,这就是必然。

边城的人都就是真诚朴实的,但读着沈从文描述的文字,总觉得有一丝拘谨缠绕在心中,总觉得在边城的人的心中还萦绕的一份保守固执,亦或者说,在边城这个僻远,远离大城市的小乡村。人们依山旁水地生活着,周围的山和水似乎相隔了他们思想中的某一个成份,让人读来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悲伤。

狼的读后感800字篇5

在这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在早上起床后对父母只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然后就做自己的事情齿。吃饭时自己犹如与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发。犹如与父母站在同一块冰山上,最后这块冰山不知被什么?是两代人的代沟;还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呆在学校里,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与父母谈话。最后慢慢得与父母疏远,慢慢得与与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初一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帮我找了一位家教,当时我只是默认。补习了一段时间,那位家教知道我与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给了我一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

在这本书中写了作者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14岁的时候离开了欧洲,去了台北任职,在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小伙子。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龙应台觉定一定要认识18岁的安德烈。于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因此龙应台在人生中认识了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母亲。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自己深有体会,觉得自己应该与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的痛苦和快乐…在书中第16封信中写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镇以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像我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适感到快乐感到不寂寞的小镇,也许这算不上是一个小镇,一个家,但是却令我感到一种特别的眷恋。也许以后你要永远告别这个小镇,永远离开你的那些朋友,也许你和他们还没有深交,也许以后,他们将从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远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往前走…现在就应该回想自己拥有的美好时光,把回忆拥在心里,让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而对于一个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个成人的人千万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啰嗦,因为他们永远都是为你好,为你的将来考虑,而且他们永远都是你最亲爱的人!

狼的读后感800字篇6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题记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执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站在舍弃与坚守之间,他选择了舍弃富贵,选择了坚守衷心,给自己的人生添上最华丽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抱着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冰衰草之间。他用挺直的脊梁,期待架起横跨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然而胡笳幽怨,他与孤冢相伴,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拒之千里。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起咽下,身上的热血喧嚣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中原,精忠报国。狂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天寒地冻,他用至性高歌忠臣情怀。北顾中原,他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名节铭记在心灵深处。

他是塞外不落的恒星!他用睿智坚守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飞雪中且行且歌,把那根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传奇,吟出了一段动人心魄千古悲歌。

他是塞外不落的恒星!他用勇气,漠视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沙尘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页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实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和傲骨做出了最完美的演绎:舍弃富贵,成就气节;心系家国,铸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舍弃与坚守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着与信念做出了最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而舍弃,是最好的选择;信念,是源泉动力,而坚守,是最好的归宿。

壮哉,那塞外不落的恒星!伟哉,那震撼人心的舍弃!奇哉,那惊天动地的坚守!雄哉,那一曲舍弃与坚守的千载颂歌!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坚守,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恒星,引领着后辈们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坐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

狼的读后感800字篇7

我读了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篇小说后,很受启发。文中老人的勇敢顽强、永不言败、乐观睿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懂得了一个人只要有信心、有恒心,顽强拼搏,决不退缩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只有知难而上,勇于探索,人生才会有意义,通向成功的道路才会在脚下不断延伸。

老人以捕鱼为生,虽然连续八十四天连一条小鱼也没钓着,但老人并不沮丧,仍旧乐观,并决定出湾到远方的海上去捕鱼。他独自一人在海上钓到了一条大鱼,把鱼头和上半身绑在小船边上。但是他遇上了大鲨鱼,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而大鱼被鲨鱼撕咬得只剩下不到一半,瘦骨嶙峋的老人毫不畏惧凶恶贪婪的鲨鱼,镇定自若地赶走了它们,带着剩肉回家。

对照老人的精神,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两件事。

有一次,我们学校举行古诗文考级,我根据我接触过的古诗文报了七级。在正式考级的前几天,妈妈一再提醒我:应该有计划地复习背诵,做好充分准备。其实我每天只要花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稳操胜券了,可是我要么贪玩没坚持,要么遇到理解背诵困难就放弃,所以,当我带着许多半生不熟的古诗走上考场,当老师问《乌衣巷》怎么背时,我只好红着脸张口结舌地怔在那里,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心里懊悔得不得了,可想而知,最终只能带着失败回家。

还有一次,那是去年暑假,我看到小区里许多跟我差不多大的小孩基本都学会了骑自行车,非常羡慕,于是,我也让妈妈给我买了一辆,可等自行车到了自己手中,才知道看似在别人手中的灵活轻松,在自己手中却那么的笨拙沉重。由于车子无法保持平衡,再加上又摔了个跟头,勉强练了两天后,就再也不敢不肯出来练了,所以,很惭愧,直到现在,我还不会骑车。

这两件事不就应证了我缺少恒心、知难而退、轻言放弃的弱点吗?

老人说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我暗下决心:今后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桑提阿果老人永不言败的精神去激励自己,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积极向上,抒写自己的人生壮丽篇章!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逆境作文800字7篇

关于友谊800字作文7篇

青春梦想800字作文7篇

青春的色彩作文800字7篇

劳动教育心得800字7篇

谈父母演讲稿800字7篇

高中作文感恩老师800字7篇

优秀写景作文800字7篇

革命演讲稿800字7篇

青春的味道作文800字模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741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