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能够激发读者对书籍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读后感是对作品中的细节和描写的思考和感悟,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篇1
?教师阅读地图》是德馨班主任工作室推荐的书,看到题目就很新颖。利用假期,用心读了读。
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这本书介绍了我们该读什么书,还教给我们怎样去读书,哪本书该精读,怎样做批注,哪本书该略读,推荐指数是几颗星,写的都很清楚。它有四大亮点:第一、教师要读什么书?介绍了根本书籍、学科知识重点图书、专业知识重点图书、人类基本知识重点图书,提供了近200本参考书。第二、怎样读书?这本书根据专业发展过程分时期阅读、阶梯性阅读、知性阅读。举例说明如何阅读一章节,如何阅读一本书。 第三、对优秀图书和优秀电影的评价。 第四、阅读误区,阅读失衡举例。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避免走进教师专业阅读的误区呢?第一,警惕流行书籍与庸俗成功学现在有很多流行、励志的书籍大赞赏识教育,却将教育简单化。第二,拒绝伪技术把教育管理简单化,新课程改革催生了一大批技术类书籍,这些书籍认同行为主义的教育观,追求当前效果,强调外部控制,运用包括奖惩等方法来迫使儿童就范,对安全已经秩序的追求超过了一切。第三,不要迷失在概念词语的丛林中。
我目前只是初读了此书,只能说是初知了知性阅读、根本书籍的概念,让我深深反思自己,平时读书的时候,基本都是别人推荐的,别人推荐这本好,就读这本,那本好,就读那本,也没有什么阅读的目的和计划,就好像盲人摸象,摸到哪本是哪本,所以一拿到《教师阅读地图》这本书,我就知道它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只不过现在才知道,只要开始,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活到老学到老嘛!
最后,以本书中的一段话结束:教育是慢的艺术,阅读也是。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找到灵丹妙药的人总会感到失望,而持续不断地坚持阅读,不断地提升阅读质量,不断地将阅读于实践相互编织的人,最终才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巨大的奖赏。
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篇2
利用假期时间,我再次品读了《教师阅读力》一书,让我又有了些新的思考和改变。
该书通篇百余万字,语言通顺,文字平实,通过五十多篇文章的分类叙述,从四个方面向广大教育从业人员揭示出一个问题,那就是阅读不仅具备能够使人的能力水平得以提高、知识储备不断充盈的功能,更具备能使人的文化底蕴得以提升,人格修养与精神不断升华的作用。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不言而喻,而今天我要分享的阅读并不是一种机械式的、往复式的过程,也不单单是一种死教书,教死书的过程,而是要深入的、理性的、投入情感的理解,不断提升对阅读的热忱,广泛涉猎更多具有意义的能量。
作为教师,首先自身就应当是一名阅读的践行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阅读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文明传承的过程,不同时代的人,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数百年,乃至千年以前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体会那个时代人类的文明程度。而教师,这一职业,就是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去向下一代人传播文化、传递文明。那么教师的阅读,就应当先于他人,胜于他人。现如今令我也感到很惭愧的就是,我本身也深陷怪圈,一方面想博览群书、涉猎新知,但又被精力有限所束缚着。
从教以来,我每每深刻体会到教书育人所带来的无比的成就感。但就是在这种幸福感的背后,我又隐隐的感觉到随着阅读形式、阅读方法、阅读类型的不断变化,如不做好正确的指导,加以正确的引领,学生们的未来将无比堪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随着时代发展变迁,我们所涉猎知识的途径已经从单一的书本逐步演变成多种载体承载,既新闻、媒体、微信、微博等诸多形式,现在的传播过程中,往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去刻意曲解原意,错误引导。这时就需要教师与家长站在正确的位置,不断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通过对好的文章、新闻、书籍的阅读来获取正确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也不单单拘泥于课堂所学,而是应该广泛的,有意义的,具有实效性的阅读,这也就是我想说的会阅读。
阅读是相伴我们一生的最具意义的事情之一。通过阅读,不但能够丰富自身,更能传递知识。而作为教师,我一定会通过对阅读的重新认识,推开阅读教育的大门,走上阅读的道路,提升阅读的能力,享受阅读的快乐,做一名会阅读的教育者,从阅读中完善自我。
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篇3
这个暑假,有幸拜读了刘波老师的《教师阅读力》一书。一方面深深地佩服刘老师在本书中所展现的魅力,句句在理,解剖深刻,另一方面对自己作为教师,却对阅读那么不重视深感惭愧。
本书分四辑,从教师要成为真正的阅读者、阅读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推进教师阅读的路线图以及读写结合加快成长步伐四个方面,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方法等。看了刘波老师的博客之后,更是对他崇敬。他自己就是关于“阅读的力量”最好的证明,这比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更有说服力。
唤醒教师的阅读意识,积极行动起来。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本书无疑就是一盏希望之灯,让我更加看清来路,也更加明白去路。
记得读书时代,自己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阅读。现在反而以各种理由推脱,把不读书归结为工作忙碌。现在想想实在可笑,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两百本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连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教师都不读书了,祖国的花朵们又当如何?我没有做到尽量多阅读,更不用说苏霍姆林斯基的境界了。秉烛夜读,仿佛是很久远的事情。而且,真正的阅读也绝不仅仅是读教科书和各种教辅书籍。
20xx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中国在这方面差距非常大。在全民阅读成为国家战略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教师理应成为全民阅读的领跑者。
本书中“因为我们不读书,所以工作很忙碌”,让我很深思。平时,就是因为不读书导致视野狭窄,上课缺乏新意,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讲课枯燥乏味。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忍着昏昏欲睡的感受听课也是有苦难言,课堂效率微乎其微。尤其我作为班主任,初次接触那么多孩子,很多处理事情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在大学课堂中无法学习到的。更多的时候是当我处理完一件事情,才发现其实还有更妥善的方式,收到更好的效果。其实很多优秀的班主任,在教育书籍中肯定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来处理解决这些琐事。如果不曾阅读,或许总是把事情处理得一塌糊涂或者总是不知道如何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积少成多,也就会越来越忙碌。
作为教师,应该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常态,一种长久坚持的良好习惯。阅读,是教师由合格教师走向优秀教师的有效路径。最新鲜的教育一定是来自生活,与我们生活的社会息息相关。生活中每天发生的故事,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素材,而能否捕捉到,就取决于阅读。面对越来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越来越大的压力,与书为友,远离喧闹,抛开浮躁,享受读书之乐,不是很惬意吗?试想在劳累了一天下班之后,坐在家里的书柜前,独自一人泡一杯清茶,拿起一本钟爱的书籍,慢慢品味,多好。睡觉前,慵懒地斜躺着,细细翻阅床头的爱书,伴着书香入眠,幸福满怀。某些无所事事的假期,还可以和学生族们一起,在图书馆专注于阅读,瞬间感觉年轻不少。或者是在柔软的草地上席地而坐,一边欣赏文字,一边欣赏蓝天白云。在阅读的点滴中,捕捉智慧;在平淡的细节里,感受幸福。阅读,如此美妙。
于我而言,这本书或许是一个新的起点:它教会我重视阅读。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努力挤出时间用于阅读,提高自己,更好地服务学生们。
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篇4
暑期,我认真阅读了刘波的《教师阅读力》,作者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经历了“改进工作”“迷恋教育”“完善自我”三个阶段,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他通过阅读,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
刘老师说如果一个人有了强烈的读书动机,坚持读书便不再是一件难事。他在书中举了《光明日报》曾报道过的华中科技大学57岁的宿管大妈周凤琴坚持每周读一本书的例子,说明阅读理应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一个有专业追求的教师,即使生存在应试教育的夹缝里,也能通过积极阅读进入专业成长的快车道。而对于那些不读书的教师,阅读则更意味着“自我拯救”。有了内在的阅读动机之后,该怎么寻找适切的阅读路径,刘老师亲身经历给出了答案:
1、订阅优质期刊,进行专业阅读和综合阅读;
2、利用网络渠道进行阅读。在书中,他详细介绍了自己搜集的网络阅读资源,其中既有报刊杂志的电子版链接,也有名家博客、微博的地址;
3、了解最新图书资讯,第一时间搜罗新书。这些教育类书籍,让刘波老师享受品质阅读之美的同时,也夯实了他的专业知识。
读完这本书后,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当阅读成为教师工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阅读力也就成为教育生产力。首先,阅读促使教师深入思考,形成深刻的专业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阅读促使教师拿起笔杆子,自觉走上教育写作之路。记得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倡导的教师“三专”发展模式中,“专业阅读”之后就是“专业写作”。读是积累,写是升华,写是为了更好地沉淀阅读过程中那些高质量的思考;再者,阅读能促使教师形成可持续发展力。
书中《用阅读克服“本领恐慌”》一文中,引述了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的观点,认为理想中的教师,应该“照亮了别人,丰富了自己”,一味地付出,却没有新能量的持续注入,必然会导致自身的“本领恐慌”。
当然,我自己感觉个人读书能力和精力的有限,真的做不到像刘老师一样每天去阅读那么多书,但是如果能尽可能的多读一点,对我们的帮助一定更大。记得曾经一位领导跟我说过“多读书人才能有主见,教学中遇到问题才不会模棱两可,飘忽不定”。
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篇5
在假期阅读了了《教师阅读力》这本书后。我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会,从中受益颇多。
此书讲述了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凸显了阅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德树人”,而这一任务相对应的“公民道德规范”、“科学文化知识”、“身心健康标准”等都是昨天形成的。我们所做的工作是面对昨天理解昨天甚至是记忆昨天,这实际是文化的传承,阅读如此重要。而阅读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被重视,当我们还在为阅读现状焦虑时,一场阅读革命正悄悄地进行着,我们可以看到书中对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的阅读力低下导致的精神贫瘠是多么可怕,一个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他自身的成长,并且这种影响将源源不断影响学生。教师像一束光,但能否真正让这一束光点燃另一束光呢?
其中提到教育素养应终生修炼,当认真阅读后,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也伴随着汗颜的感觉。的确作为老师,是急需提升自身素养的,这包括学科素养、研究学生素养、语言素养。学科素养,就是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我们可能只熟悉本学科初中的教材,没有系统的研究教材。但在学科素养方面,我们仍需补很多的课。在研究学生素养这一方面,我自认为在教学中最大的欠缺是缺少与学生沟通,虽然我们常说以“生”为本,但却忽略研究学生。我想,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思维,他们对什么有兴趣?他们怎样思考问题?他们怎样进行学习?他们对课本的内容的了解程度是多少?已知是什么?未知是什么?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这里的“已知”,应理解为不仅指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还包括学生的认知结构,其实如果单单只是让教师讲一节课太容易了,认真备课就行,不了解情况,上课的效果就无法达到预期。因此学生可选择听讲,也可以选择不听讲,教师很辛苦,讲来讲去,而学生却做别的事。
所以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注重教师的语言素养。那么何谓教师的语言素养?它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准确规范地运用本民族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观点见解等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一般包括专业语言、态势语言、情感语言几种素养。教师无论教授何种学科,都必须具备娴熟的专业语言、丰富的态势语言和情感语言。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要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分量。”一个教师只有形成鲜明的、独特的思想,才能在教育的星空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不仅要形成思考的习惯,而思考更需要一份宁静,它往往在悠闲中孕育,发展,升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说,作为教师,面对忙碌,应该积极营造思考的空间,努力保持闲适的心境。可以是在阳光灿烂的午后,可以是在万籁寂静的夜晚,哪怕是在短暂的一刻,独自一人泡一杯清茶,远离喧闹,抛开浮躁,任思绪与时间一起自由地尽情地流淌。在教育的点滴中,捕捉什么是智慧;在平淡的细节里,感受什么叫幸福。周群老师在《中国教师报》发表的《感受快乐体会成功》中向老师们道出了骑自行车上班的秘密,原来她利用每天近1个小时的路程,回忆当天的教育教学。久而久之,周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竟在“骑车间”得到提高,教科研竟在“骑车间”结出硕果。骑自行车上班,同事认为过于辛苦和寒酸,殊不知她却享受着思考快乐,收获着成功喜悦。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考成为习惯,不管是寒来暑往,无论是酸甜苦辣,让我们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进程里,追求生命的更高境界。
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篇6
在《教师阅读地图》的导读中有这样一席话:一张地图,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开放式全息阅读。《教师阅读地图》(旧版名为《构筑合宜的大脑》)是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验用书,是专业阅读子项目指导手册。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编“构筑合宜的大脑——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理念与实践”,集中阐释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的基本理念,致力于清除最近数十年来教师专业阅读方面存在的种种误区;下编“海拔五千——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地图”,主要提供了专业阅读书目以及对其中部分书籍的评述,也简略介绍了书目的使用方法。事实上,读什么比怎么读更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最适合自己的书籍,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难题。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我们需要一部灯塔,它能够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这本书——《教师阅读地图》,就是一座灯塔。
逼着自己看一些书,看一些有关于教育的书。可是自己的脑袋好像不听意志的指挥,有时感觉枯燥,有时感到无法参透其中的一些道理,有时感到似曾相识,有时却感到文字总在眼前徘回,没法进入到记忆库中去,文字感觉上去拗口难记,要酌字酌句的反复读才能体会其中的意思。
?教师的阅读地图》确实是一本好书,指导教师如何进行阅读,适应和改善这个快餐式阅读的时代,让人可以带着枷锁跳舞。书中给出了略读、精读的一些书目,给出了一些阅读的技巧,细细品味这本书,不光发现的是阅读的一些技巧,还有一些教师阅读的经典书籍的核心思想。阅读地图,为教师在短时间内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以及有效的阅读创造了好的条件。让大家有了吃快餐的经济快捷,也也有了体验细细品位茶点的高雅内涵。
细细品一本书,让书的余味在心中留得多一点,久一点,渗透到血液中去,生命中去,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篇7
闲暇时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感受颇多,本书汇集了 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21世纪的中国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三是学做合一;四是实验即创造,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的时候,把地下室给他做实验。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创造儿童的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解放,现今有许多学校还是靠牺牲儿童的时间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成绩,这就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
创造儿童的教育,还在于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从头脑里解放出来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觅食式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真谛。
罗丹说:恶是枯干。我想要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关键要有适宜的气候、一定的土壤、而这些条件要靠全体教育工作者去力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时代呼唤教育家,时代也造就真正的有创新思想的教育家。
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篇8
这段时间,我粗读了《教师阅读地图》一书。这本书有四个特点:第一、本书解答了教师要读什么书。第二、对怎样读书进行了详细的指导。第三、介绍了一些优秀图书和优秀电影。第四、对阅读误区和阅读失衡举例说明。这张阅读地图让我从中探寻出自己的合理阅读路径,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要想成为有素养的教师,必须大量的阅读各类书籍,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但是,最怕读错书,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最适合自己的书,我们需要一座灯塔,《教师阅读地图》就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警惕流行书籍与庸俗成功学,伪技术把教育管理简单化,不要迷失在概念词语的丛林中,这一个个大标题,很直接的触动了我的心,现在,跟着作者再来细细分析这份清单,让我找到了自己专业阅读的误区。这份购书单中以流行图书为主,励志类图书、技术类图书占了很大比重。在看看我的阅读清单,是那么的类似,这里有多少励志书是为了满足大众的阅读口味编写的,有多少技术书充斥的是一些伪技术,回过头来再来看自己当初读书、选书的动机,所读之书都是在寻找教好学生的妙招,教书育人需脚踏实地,没有捷径可走。
仔细回想,很多书说来说去都在说一件事,只不过提出观点的方式有所不同、所选案例略有不同,大同小异。这些年,我渐渐地发现作者所用的一些妙招、奇招,自己在用时突然失效或效果锐减,很是困惑。如今想来,正是自己内心隐藏的惰性在指引着自己找所谓的灵丹妙药,在指引着自己走所谓的捷径,最终误入歧途。
通过阅读《教师阅读地图》,不仅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也让我了解到很多没有看过的书和电影,增长了很多见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首先,我明白了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只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更好的传播知识。其次,阅读专业书籍要坚持边看边思边记录,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和总结,才能成就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之,这本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我决定挤时间再研读一下,以弥补前段时间粗读的不足。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信念力演讲稿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