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范文网 >教案大全

数与量亲子教案优质8篇

凭借筹办好教案,可以更好地根据实际状态对课堂进度必要分析,为了将教案写好,我们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以下是述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与量亲子教案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数与量亲子教案优质8篇

数与量亲子教案篇1

游戏意图:

新学期开始之际,我们该如何加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呢?方法很简单,多多举办趣味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一起感受活动的趣味和乐趣。

游戏准备:

小孩和大人的鞋子

游戏过程:

1.每个家庭派出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参加这个游戏。

2.每个家庭领取一双大人的鞋子和一双小孩的鞋子。

3.家长脱下鞋子坐在场地另一边,幼儿穿上家长的鞋子站在另一边。

4.孩子听到负责人发出的口令之后,就开始向家长这边出发,用最快的速度走到家长身边(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被绊倒)。

5.到达家长的位置之后,孩子把鞋子脱下来,然后,将鞋子给家长穿好,家长不能够动手。

6.孩子给家长穿好鞋子之后,家长背起幼儿跑向场地另一边。

7.到达场地之后,家长给孩子穿好鞋子。

8.全部完成之后,用时最短的家庭获得胜利。

网站温馨提示:

这个亲子游戏,可以很好地锻炼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默契度,同时,也给孩子带来很好地锻炼机会,而且,在这个游戏中,还可以让孩子知道,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

数与量亲子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爸爸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是严厉的长者,是亲切的朋友。有的时候他会是好爸爸,有时也会化身为“坏爸爸”。在生活中,幼儿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爸爸。孩子们认为自己的爸爸最棒,但是孩子更多的是接受父亲对自己的付出,很难真正体会父亲的辛苦,从而感受爸爸的责任。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父亲节的来历。

2、尝试用较完整语句叙述爸爸的外貌特征和本领。

3、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课件、作业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入场,跟老师礼貌问好并入座。

2、欣赏视频《好爸爸坏爸爸》,激发幼儿了解爸爸的兴趣。

师:刚刚视频里唱的是谁呀?

小朋友们以前经常会给妈妈过各种各样的节日,那谁知道有没有爸爸的节日呀?

3、引导幼儿对父亲节的来历进行了解。

师: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相对于母亲节,父亲节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一个节日,是1910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杜德太太发起的。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这个节日终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因此,作为儿女的我们都应该记得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向我们伟大的父亲说声“老爸,我爱你”。

4、引导幼儿讨论“最帅的爸爸”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位最帅的老爸对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好好想一下自己老爸什么地方最帅。他有什么很厉害的本领能很好地表现他的帅气呢?

5、学学我的帅老爸。

师:请你学一学自己老爸最帅的样子。

6、请幼儿画一画自己的帅老爸。

通过小朋友们的介绍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爸爸的本领都很大的,那小朋友爱不爱爸爸呀?让我们一起画一画自己帅气的老爸来表现我们很爱他好吗?

7、分享与展示。

幼儿向教师和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请幼儿向朋友展示自己的帅老爸并给大家做介绍。

数与量亲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感谢、珍惜和感恩。

2、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体验和父母、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亲近大自然,体验农家生活。

3、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

4、增进老师与家长、幼儿的感情,放飞心情。

活动准备:

事先与太湖绿光农场联系。

活动过程:

一、集中点名,请家长留下联系电话。

二、教师向家长、幼儿介绍亲子活动内容及游玩要求:

1、家长在整个活动中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2、积极参与各项游戏,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3、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家长要作好表率,主动与别的家庭联系,共同组织家庭间的游戏,自由活动以前尽量不要单个家庭活动。

4、要求家长准时集合,不迟到。带好孩子,注意安全。

5、教育幼儿不乱扔果皮或者其他东西(要扔到自己准备的塑料袋中)

三、感恩父母活动

1、通过对父母赠上一句感谢的话语,喂父母吃糖果、帮父母捶捶背等形式多种的活动,学着关爱和尊敬长辈,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

2、和爸爸妈妈制作并送“感恩卡”。

四、整队出发

沿途引导幼儿观察看到的景物,如街道两边特征明显的建筑、田野里的蔬菜等。

五、集中活动

(一)全体幼儿、家长围成两个大圈,家长在外圈,幼儿在内圈。

(二)老师组织家长、幼儿进行亲子游戏。通过开展亲子游戏,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会。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与父母或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夺得胜利的精神。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亲身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

1、抓尾巴

目的:观察幼儿的反应能力

规则:家长驮着孩子,孩子腰间系着尾巴,孩子在家长的走动下去抓其他家庭孩子的尾巴,未被抓到尾巴的一组为胜。

材料:5个尾巴

2、吹泡泡

玩法:宝宝和爸爸(或妈妈)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边念儿歌边做游戏。

3、袋鼠亲情接力

活动人数:八个家庭(每个家庭一大一小)为一组,每组分两排对面站(间距为十米)共两组。

活动内容:幼儿剥糖果喂给家长吃,然后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腿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不能碰幼儿,快速跑到对面把接力棒传给后一位家长。哪组最先传递完即为胜利队。

4、踩气球:

玩法:把气球系在家长脚上,家长和孩子手拉手,去踩别人的气球,最后,没被别人踩破的为胜。

5、开飞机:

玩法:孩子用双腿夹紧爸爸的腰部,身体前倾,同时两臂侧平举,作成机翼状。爸爸双手夹住孩子的胳肢窝,把孩子举起向前跑。

六、感恩朋友、中餐、自由活动

1、请幼儿将为同伴准备的食品拿出来送给好朋友一起分享,并且大声说出谢谢你。

2、家长、幼儿一起午餐,鼓励幼儿自己吃;休息时谈谈自己的感受。散步享受休闲好时光。

3、清理场地:带领幼儿捡起活动后的垃圾,培养幼儿爱护环境。

七、感恩自然活动

1、家长、幼儿一起开心种植薰衣草,并且在薰衣草上贴上自己的感恩卡。

2、亲子采摘: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采摘新鲜的黄瓜。采摘黄瓜时,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把自己亲手采摘的黄瓜带回去和家人,同伴一起分享。

3、巧手状元:全家总动员,合力夺状元。

八、集中,返回幼儿园。

数与量亲子教案篇4

亲子教育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亲子活动教案又是亲子教育表达形式。亲子活动教案设计时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亲子活动教案中不仅仅有情感交流,还要有心智发展、社会活动、兴趣培养和认知活动。亲子游戏在亲子活动教案中占有重要地位,亲子活动教案以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为目的。亲子活动教案要随着幼儿的发展制定,具有很强的年龄性,是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征而制定的。同时亲子活动教案的内容和方式都要不断的变化,以便吸引宝宝们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一篇亲子活动教案。

(1)玩绳结

先教孩子把绳子4或8折打成结。爸爸在离孩子2米处手持一塑料筐,鼓励孩子投绳进筐。刚开始时,可移动脚步,提高兴趣,以后不移动,提高技能。孩子抛进,爸爸抛出,孩子接住继续向筐内,边抛边说:“抛绳结喽。”

(2)玩绳圈

学小鸭走路。先教孩子将绳两端各打一个结成绳圈,爸爸妈妈和孩子每人两个绳圈,双脚各踩住一个圈,双手各拉一个绳圈,一步一步如同小鸭摇摇摆摆向前走路。父母做鸭妈妈鸭爸爸。

跳绳圈。把3个绳圈放在一起或间隔一定距离,跳的方法可以变化经,单双脚跳或交替跳;绳圈排列方法可变化,如直线、三角形等,绳圈也可变化成半圆形、三角形、梯形等。套绳圈。父亲说:“看谁套绳圈套得快。”三人把绳圈从脚套入,通过身体,再从头上套住,也可以从上往下,展开比赛或挨次进行。“钻山洞了”2人将绳子套于腰间或腋下,表示山洞,另一个人可钻过或爬过山洞。爬过者作山洞,第2人再钻山洞,依次轮流进行。

(3)玩绳子

踩水浪――把绳子打开平放在地上,大人抖动绳子,让幼儿踩着另一端前进。跳双杆――爸爸妈妈各持绳子两头,面对面蹲下,两绳平行,或宽或窄不断变化。幼儿跳到两绳中间,又跳出,不能踩绳,踩住为输,再轮换进行。最后,可3人跳绳,2人跳,独自跳动,或把短绳结成长绳让孩子在中间跳。

数与量亲子教案篇5

活动人员:

全体幼儿、家长、教师

活动目标:

增加家长与孩子的亲自之情

活动准备:

气球、尾巴若干条,垫子、筐子、纸球等

活动过程:

l 表演歌曲《秋天》

l 小二班比赛项目及规则:

一.亲子二人行(6个家庭)

1、幼儿与家长面对面,踩父(母)脚上,起点准备;

2、游戏中幼儿与家长必须始终手拉手,幼儿脚不得踩地;

3、先到终点者为胜。

二.我们一起来套圈

1、宝宝与家长站起点准备;

2、游戏开始,幼儿跑到终点取呼啦圈,一次取一个,迅速跑回套在家长身上;

3、在规定时间内家长身上圈多者为胜。

三.追地雷

规则:母亲在脚上缠上气球,孩子去踩气球,最后一个人剩下气球的为胜。

四.揪尾巴

一家三口组成一条牛。爸爸为牛头,妈妈的手搭在爸爸的肩上为牛身,孩子紧贴妈妈身后做牛尾,孩子裤腰上别上牛尾巴。在一定范围场地内,几个家庭展开揪尾巴比赛。最后看哪个牛头揪到的尾巴多,哪个家庭就获胜。

五.捡落叶:家长和孩子一起捡落叶,用树叶做成树叶画,体验亲子制作的快乐。

数与量亲子教案篇6

一、设计意图:

有一天王九朝带来了家中不玩的废旧玩具,其他的孩子都当作宝贝似的玩,针对这一情况我和孩子们一起聊了起来,“你们家的废旧玩具多吗?你还喜欢玩吗?如果你不想玩了,怎么办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的说可以送给好朋友,有的说可以带到教室里和大家分享,有一个孩子说我们可以卖给其他班级的孩子啊!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兴趣,接下来孩子们还就怎么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就生成了“小物品大爱心”义卖活动,并得到了家长的热烈拥护。

二、活动目标:

1.丰富角色体验,学习买卖,丰富语言表达及社会交往。

2.萌发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情感,体验奉献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11月28日,发出活动倡议书。通过微信群、黑板向家长宣传义卖活动,征求家长意见,并利用孩子放学时间召开家长会,得到了家长的积极支持。

2.11月28—11月30,各班准备义卖物品。11月30日,幼儿商定义卖物品价格,并贴好标签,要求价格合理。

3.各班根据活动内容和形式安排好班级的售货员、导购员、收银员等。

4.自制海报、班牌、横幅、爱心款,准备地垫、摄像机等。

四、活动要求:

1.中班部分幼儿捐赠物品,带好钱币自主参加义卖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义卖活动;全园幼儿可参加中班组的义卖活动;各班家委会成员协助捐赠义卖

活动。

2.每班设立一个展台,并给自己的展台起个名称:如“阳光小铺,爱心义卖”等。

3.义卖物品要求:

(1)所有物品要求质量完好,必须保持八成新。

(2)可以是用过的图书、玩具及多余的小饰品等。

(3)义卖物品要求健康、卫生、安全,班主任对义卖物品进行验收后才能进入义卖市场。

(4)每位幼儿准备1-2件义卖物品,义卖物品需经家长同意。

五、活动过程:

(一)发动宣传,表明意义

向全园家长和孩子发出倡议,让他们了解此次活动的流程及意义。

(二)交流讨论,萌发需求

和幼儿一起商讨活动的细节(卖什么、怎么卖、卖来的钱可以干什么)。

1.卖什么?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在这次义卖活动时卖什么?如果你来买,你想买什么?”

2.怎么卖?

师:“小朋友们,你准备怎么卖这些物品?(搭个柜台,摆成地摊,标上价格,要大声吆喝吸引大家来买,要有导购员、收银员)

3.卖来的钱可以干什么?

(1)师:“如果我们卖到了很多钱,我们要用这些钱干什么呢?”(买点好吃的好喝的、买书看、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送个礼物、给弟弟妹妹买礼物。)

(2)师:“除了给自己和家人买礼物,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关心帮助呢?”(给残疾人送礼物、给大街上扫地的爷爷奶奶买围巾、手套,可以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给他们过生日、唱歌、跳舞等等)

(3)肯定孩子所有的想法,引发进一步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三)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1.收集义卖物品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回家收集玩具、图书、饰品等,每个小朋友带1--2件半成新的义卖物品。

2.介绍义卖物品

通过游戏活动《我是小老板》,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图书、饰品,幼儿能大胆吆喝,主动介绍商品,学习和别人讨价还价的小技巧,体验当小老板的乐趣。

3.共商义卖价格

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每件义卖物品的价格,根据商品定价,进行商品分类,价格分别为:1-5元,并给义卖物品贴上标签。

4.尝试物品分类

(1)师:“小朋友们,这些是我们收集的义卖物品,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这样在一起太乱了,我们可以先给它们分分类?)

(2)师:“分类是个好办法?怎么分才合适呢?谁来试试看?”

(3)幼儿尝试根据物品的种类或价格进行分类。

5.师幼共同设计、制作海报、班标、募捐箱,向家长发出邀请。

6.师幼共同讨论商品的摆放形式,选出班级小小导购员。

7.幼儿、教师带好商品,布置义卖会场。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布置义卖会场(有的根据义卖物品的价格布置,也有的根据义卖物品的种类进行布置)。

8.义卖开始,幼儿自主买卖。

引导幼儿要大声吆喝,主动介绍自己的商品,大胆讨价还价,体验自主买卖的乐趣。

9.家长委员会成员负责清点善款

义卖结束后,家长委员会成员一起回教室清点爱心善款,并进行公示。

10.各班整理场地。

(四)交流分享,创意表达

1.师:你们喜欢当老板吗?你卖出什么商品?怎么卖出去的?你和顾客说了什么?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进行义卖场景的创作。

3.交流分享: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六、活动评析

活动中,“小店主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摆好各自摊位,每个摊位都有自己的店名、爱心钱箱以及各种叫卖用的举牌道具一应俱全,摊位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活动还没正式开始,已经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围观,摊位上的小店主们也是兴致勃勃,期待着店铺开张。随着主持人宣布义卖开始,孩子们摇身一变,瞬间变成了有经验的售货员和推销员。义卖现场,小小导购员的吆喝声、小店主们热情的叫卖声,家长孩子选购的讨论声、淘到喜欢东西的欢笑声,气氛十分热烈,感人的话语时时响起,感人的情景幕幕呈现……

此次爱心义卖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活动中孩子们体验了买东西和卖东西的过程,锻炼了孩子们选购商品和买卖讨价还价的能力。把自己的产品介绍出去,用语言打动别人,不知不觉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合作协作精神。孩子们在献爱心的同时体会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乐趣。小朋友们认识了一元、五元钱币,知道了钱币可以用来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懂得了自己平时闲置的物品也可以再次发挥它们的作用,进行了一次环保的教育。

这次义卖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从小乐于助人、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还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增加了社会体验与交往能力。爱心传递永无止境,角角元元虽少,蕴含的却是一份奉献;零零碎碎虽小,凝聚的却是巨大的力量!

七、活动延伸:

1.环境创设是隐形课程,同时记录着课程脚步,我们将孩子们设计的海报、班标、绘画作品布置在班级主题墙上,入离园时亲子共欣赏。

2.在美工区里,鼓励幼儿将义卖的善款的用途大胆的画出来。

3.邀请家长委员会来园,根据幼儿的想法将义卖所得的全部善款都购买学习及生活用品,送给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敬老院的老人和环卫所的工人。

八、活动资源:

1.幼儿园的北广场。

2.幼儿家里的废旧物品。

3.家长资源。家长是丰厚的课程资源,是我们的课程伙伴,活动前教师建立家长资源库,召开家长会聚焦主题沟通,争取家长支持,调动每一位家长积极性,呼应幼儿的需求,和孩子一起准备义卖物品,共商价格,认识钱币,制作叫卖用的举牌道具,得到爸爸妈妈们的大力支持。

数与量亲子教案篇7

一、活动内容:

钓鱼、夹珠子、旋转莲花

二、活动目的:

1、体验参与娱乐游戏的乐趣。

2、掌握简单的用筷子的技能,并能按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三、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鱼、钓鱼竿、玻璃珠、筷子、半个的乒乓球等若干。

环境准备:三盆水、三组夹珠子、两组旋转莲花。

四、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口吻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师:今天,小象要来和我们班的小朋友进行游戏比赛,在比赛之前小朋友要先学会一个本领----用筷子夹珠子

2、师讲解示范使用筷子的简单技能。

师: 先拿起一双筷子,大拇指在筷子的上方,食指绕过筷子和大拇指轻轻碰在一起,中指轻轻靠在筷子上,其它两指自然放着.现在小象要来夹珠子,一起数数看它夹了多少?小象夹完了,它还想再玩,就用筷子再把珠子一个一个的夹回去,然后接着再玩.等一下小朋友也可以像它一样,边夹边数,夹完以后,再把它夹回去

3、师介绍场景布置,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数与量亲子教案篇8

小乌龟翻山

主要目标:锻炼孩子用手、膝爬行的灵活性。

活动材料:成人被子若干条。

指导要点:①教师事先把被子用床单包好并系结实,随意摆放在室内地垫上,当做小山。②教师示范手、膝爬行的方法,鼓励宝宝们学着小乌龟的样子,自己去练习爬过一座座的小山。家长与教师在旁边鼓励、指导孩子正确地爬行或和孩子一起爬行,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建议:在每天早上起床前,家长可平躺或趴在床上,让孩子从家长的脚部向头部爬去,再从头部爬回脚部。也可躺在床上当做小山,让孩子从身上横爬过去。

彩虹伞

主要目标:①发展宝宝钻、爬动作的灵活性。②引导宝宝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材料:彩虹伞一把。

儿歌

彩虹伞,转转转,

躲在伞下看不见,

彩虹伞,转转转,

爬到上面看得见。

指导要点:①老师先带领宝宝说儿歌。②老师和家长撑起伞,一边说儿歌一边做游戏。先将彩虹伞转动起来,宝宝在家长的带领下钻到彩虹伞下面,再将彩虹伞转动起来,变成“小山”,并鼓励宝宝向上爬。③游戏可反复多次进行,家长和老师可变换语气调动宝宝的兴趣。

小乌龟学本领.

主要目标:练习手膝着地爬行,培养音乐节奏感。

-活动材料:袋子(内装豆子)。

指导要点:①把袋子散放在活动室内,让宝宝爬着去找袋子,妈妈把袋子放在宝宝的背上。②宝宝和妈妈一起爬行。③听音乐,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爬行(音乐自选)。

建议:①袋子要做得扁长一些,以免掉下来。②在家里可以让宝宝驮着枕头在床上或地毯上爬行,家长可用拍手来适当控制宝宝爬行的快慢。

蚂蚁搬豆

主要目标:培养手膝着地、协调地爬行并保持身体平衡。

活动材料:一筐沙包(方扁形),一个空筐,蚂蚁头饰。

建议:宝宝熟悉游戏后,家长可与宝宝一起进行,激发宝宝的兴趣,也可找1~2个同龄的宝宝一起玩。

摘香蕉

主要目标:发展孩子爬上爬下的动作,训练动作的协调能力及做事的胆量。

活动材料:香蕉,气球,长方形软积木与地板块捆在一起成为脚垫(高度为20~30厘米)。

指导要点:①教师在活动室内拉一条绳子,在绳子上挂香蕉,吸引孩子去摘取。孩子摘不到时,教师可提示孩子爬到垫子上去摘。如果孩子害怕,家长可适当扶一下,孩子抓到香蕉时,家长可以帮孩子把香蕉从绳上取下。②孩子摘到香蕉后,可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吃。③第二次活动,老师挂上气球,要求宝宝用相同的方法去拿。家长只在旁边保护并鼓励孩子自己爬上垫子摘气球。

建议:家长用孩子喜欢的物品(如气球或玩具),把它拿在手中,让宝宝去够取。

听听找找爬爬’

主要目标:①训练手和膝着地爬行。②学习听辨声音,发展宝宝的听觉。

活动材料:铃鼓或串铃、孩子熟悉的各种绒毛动物玩具。

指导要点:①在活动场地上,教师引导孩子手膝并用地爬行,同时寻找发出不同声音的动物,如猫、狗、鸡。②根据孩子游戏情况,逐渐增加玩具的数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亲子活动与游戏教案5篇

幼儿游戏亲子游戏教案6篇

亲子活动设计教案6篇

端午亲子活动方案精选8篇

毕业亲子活动方案8篇

亲子游戏活动方案范文8篇

亲子团主题活动方案8篇

冬季亲子活动总结8篇

亲子共运动活动总结8篇

亲子活动策划最新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32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